相傳風箏的原型是墨子用木頭制作出來的“木鵲”,而後墨子將此工藝傳給了他的徒弟魯班,魯班經過實驗改造,用極薄的木片、竹片制出了“鳶”。
到了東漢時期,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人們漸漸用紙代替了木頭,也就成了“紙鳶”。公元前190年,楚漢相爭,垓下之戰,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圍困,韓信派人用牛皮作風箏,上敷竹笛,迎風作響,漢軍配合笛聲,唱起楚歌,渙散了楚軍士氣,這也是成語“四面楚歌”的由來。
風箏最開始雖然是為軍事所用,但後來慢慢普遍被人們作為壹種娛樂形式。放風箏通常需要兩個人配合,壹個拉好連接風箏的線,壹個高舉風箏過頭頂,兩人配合助跑,待風力合適時高舉風箏的人松手,拉線的人根據手感慢慢運線。
擴展資料
伴隨著風箏的發展,風箏文化也逐漸形成。與孔明燈類似,唐代以前風箏主要用於軍事目的,唐代以後逐漸成為娛樂活動,並由宮廷向民間傳播。
與此同時,風箏文化也伴隨著文化交流,傳入朝鮮、日本等周邊國家。宋代以後,風箏從單壹的放高、放遠的自娛自樂發展為兩三只、甚至更多風箏之間的競鬥比賽,還出現了壹些不同級別的官方或民間的風箏賽事。
與此相適應,還出現了風箏藝人和風箏產業。明清兩代,風箏文化更是發達,曹雪芹還編撰出版了風箏文化理論專著《南鷂北鳶考工誌》,為研究風箏制作理論、工藝和圖譜提供了豐富史料。
20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著改革開放,風箏文化的經濟價值日益顯露,各地紛紛成立了風箏協會,舉辦各種風箏節,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古老的風箏文化重新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也為推動地方經濟發揮了獨特作用。
百度百科-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