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口自然增長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
(2)工業革命之後人口增長明顯加快原因:生產力發展,近壹百年尤其近五十年增長速度最快。
(3)目前,發達國家人口增長緩慢,俄羅斯、德國、日本等國家還出現了人口減少的現象。二戰後,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很快,原因是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濟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使得人口死亡率下降,20世紀70年代以後,很多發展中國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世界人口增長趨緩。
(4)不同階段人口增長模式的類型變化原始型(高高低)—傳統型(高低高)—現代型(低低低)。現在,歐洲北美為代表的發達地區已進入現代型,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屬於傳統型,世界人口增長模式處於傳統型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但我國已進入現代型。(參考課本P6圖1.6)
2、(1)國際人口遷移:19世紀以前,遷移的總特點是以集團性、大批的移民為主;二戰後的新特點是人口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多。
(2)我國人口遷移:從新中國成立到80年代中期,國內人口遷移主要是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主要方向是由東部遷向西北、東北、內地。
80年代中期以後,人口流動主要是人們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自發遷移的。主要方向是由較貧困地區遷往發達地區,出現了“民工潮”。
(3)古代人口遷移主要由戰亂、自然災害等因素引起的。
3、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資源、科技發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它們跟環境人口容量的關系是正比、正比、反比。)
環境人口容量是最大值、人口合理容量是合理值。
4、人口遷移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影響[理解記憶]
對人口遷出地:好的影響有減少遷出地人口密度、緩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
不好的影響有人才、勞動力的流失。
對人口遷入地:好的影響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價勞動力,有利於經濟發展
不好的影響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對環境的壓力增加。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1、(1)我國的成都、合肥城市形態呈團塊狀,蘭州、洛陽呈條帶狀,重慶呈組團狀。
(2)城市中的壹般功能區有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
(3)土地利用方式最廣泛的功能區是住宅區,壹般占據城市空間的40%~60%
高級住宅區多建在城市的外緣,那裏環境優美,有配套的公***設施。
(4)商業區多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幹線的兩側或街角路口,主要為點狀或線狀分布。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還形成中心商務區,它不但是商業活動中心還是服務中心。
(5)工業生產有大量運輸要求,應尋求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帶。
(6)城市地域結構的形態有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7)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每壹寸土地用於那種活動主要取決於各種活動願意付出租金的高低,而影響地租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離市中心遠近兩個方面。(參考課本P23圖2.8)
2、城市能夠發展到壹定的規模或達到壹定的等級,與城市所處的地理位置密切相關。
不同等級的城市提供服務不同:如小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範圍小。
等級越高的城市數目越少,距離越遠。(參考課本P28圖2.13)
3、(1)由於生產力發展不平衡,產生了城市化發展的拉力和推力。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標是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化作為壹種全球性現象,主要發生在工業革命以後。
(2)各國城市化水平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呈稍被拉平的“S”型,(參考課本P33圖2.20)
初期階段(25%~30%以下):城市化水平較低,發展較慢。
加速階段:城市化推進很快,城市環境問題嚴重,出現郊區城市化。
後期階段(60%~70%以上):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長慢,,有些地區還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發達國家大都進入了後期成熟階段,發展中國家大部分處在初期階段和中期階段。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環境,過快的城市化就會使城市環境質量下降,甚至出現環境汙染等問題。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1、(1)農業區位選擇的實質就是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水稻生產分布於季風區,而不包括地中海氣候區說明了氣候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江西泰和縣的千煙洲的立體農業說明了地形、土壤對農業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沿海“水稻田-甘蔗地-魚塘-花卉”變遷說明市場和政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2)農業地域形成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合理利用農業土地的結果。
(3)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分布在該國的東南和西南,東南部被稱為墨累—達令盆地。 該國是世界小麥市場的主要供應國,也是世界畜產品的主要產地,世界最大的羊毛生產國出口國。
2、(1)季風水田農業:該種植業作物主要是水稻,是壹種勞動力密集型農業,主要分布區東亞、南亞、東南亞。區位條件:季風區雨熱同期、地勢平坦、勞動力豐富、人均耕地少,糧食需求大、水稻單產高。特點:小農經營,單產高、商品率低,機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參考課本P47圖3.10)
(2)商品谷物農業:是壹種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農作物以小麥和玉米為主。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這些國家壹般是家庭經營。我國東北和西北也有這類農業,農場壹般是國營的。
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商品谷物生產國,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參考課本P50圖3.14)
區位條件: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豐富);交通運輸便利;市場廣闊;地廣人稀;機械化水平高;農業科學技術先進。
特點:生產規模大;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
3、(1)大牧場放牧業:是壹種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主要分布在美國、阿根廷(牧牛為主)和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養羊為主)等國的幹旱、半幹旱氣候區。 具有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的特點。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場放牧業。(參考課本P51圖3.15)
區位條件:氣候溫和、草類茂盛;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
其他努力:改善交通、種植飼料、開辟水源、劃區輪牧、培育良種牛。
(2)乳畜業:隨著城市發展而面向城市市場的商品化、集約化農業地域類型。生產對象主要是奶牛,產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 乳畜業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五大湖地區、西歐、中歐、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
特點:機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圍。
西歐乳畜業形成的因素:①自然因素:具有廣闊的平原和涼爽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有利於多汁牧草的生長。 ②社會經濟因素:歐洲人以乳畜產品為主食,需求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