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高二課文《漢家寨》教案

高二課文《漢家寨》教案

 作為壹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麽優秀的教案是什麽樣的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高二課文《漢家寨》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二課文《漢家寨》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壹、理清文章結構層次,並概括層次內容。

 二、引導學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初步感受其莊重、嚴肅、冷峻的語言風格基礎上體悟、思考生命的意義,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難點]

 壹、分析課文層次及各層次的具體內容。

 二、引導學生充分探討、理解文章“堅守”這種精神對人生的意義,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從而進壹步感受張承誌散文的精神魅力。

 課前:檢查預習,疏通生字詞。

 褶(zhé)皺 曝(pù)曬 腳踝(huái)暈眩(yùn)(xuán)

 俯瞰(kàn) 咀嚼(jǔ)(jué) 白熾(chì)

 六合:指上下和東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佇立:長時間地站立。 薈集:聚集。

 崢嶸:高峻。 嶙峋:形容山石突兀、重疊。

 俯瞰:俯視,從高處往下看。 決絕:非常堅決。

 [ 教學過程 ]

 壹、導入:

 詩歌 《內陸高迥》 昌耀

 內陸高迥 昌耀

 內陸。壹則垂立的身影。在河源。

 誰與我同享暮色的金黃然後壹起退入月亮寶石?

 孤獨的內陸高迥沈寂空曠恒大

 使壹切可能的轟動自肇始就將潮解而失去彈性。

 而永遠渺小。

 孤獨的內陸。

 無聲的火曜。

 無聲的崩毀。

 壹個蓬頭垢面的旅行者西行在曠遠的公路,壹只燎黑了的鋁制飯鍋倒扣在他的背囊,壹根充作手杖的棍棒橫抱在腰際。他的鬢角紮起。兔毛似的灰白有如黴變。他的頸彎前翹如牛負軛。他睜大的瞳仁也似因窒息而在喘息。我直覺他的饑渴也是我的饑渴。我直覺組成他的肉體的壹部分也曾是組成我的肉體的壹部分。使他苦悶的原因也是使我同樣苦悶的原因,而我感受到的歡樂卻未必是他的歡樂。

 而愈益沈重的卻只是靈魂的寂寞。

 誰與我同享暮色的金黃然後壹起退入月亮寶石?

 壹個蓬頭的旅行者背負行囊穿行在高迥內陸。

 不見村莊。不見田壟。不見井垣。

 遠山粗陋如同防水布繃緊在巨型動物骨架。

 沼澤散布如同鮮綠的蛙皮。

 壹個挑戰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盤。

 河源

 壹群旅行者手執酒瓶佇立望天豪飲,隨後

 將空瓶猛力拋擲在腳底高迥的路。

 壹次準宗教祭儀。

 壹地碎片如同鱗甲而令男兒動容。

 內陸漂起。

 1988.12.12

 二、閱讀全文,理清思路。

 第壹部分:走近漢家寨,沿途所見、所聞、所感。突出其地理環境的惡劣。

 第二部分:走進漢家寨的所見所思,體現壹老壹少無言的堅守。

 第三部分、離開漢家寨後的反思,帶來的心靈的振蕩。

 三、具體賞析

 第壹部分:走近漢家寨

 所見:鐵色戈壁 巖石 紅石焦土 酷熱幹旱 不毛之地

 所聞:單調的馬蹄聲

 所感:“我覺得自己渺小得連悲哀都是徒勞”

 作用:向讀者傳達了壹種蒼涼、空寂、荒蕪、廣袤、慷慨悲涼的情緒。突出漢家寨生存環境的惡劣

 總結:寧寂、恐怖、蒼涼、茫然

 第二部分:走進漢家寨

 所見:

 景物:幾間破泥屋 (人煙稀少,貧窮)、巨大空茫的戈壁灘(險惡荒涼)

 人物:老漢、小女孩癡癡盯著我 漢服

 老漢 “微微搖了壹下頭”

 女孩 不眨眼地盯著我 、穿壹件破紅花棉襖

 所思:漢家寨是漢人堅守壹千多年的地方在絕境中,人壹定能找到壹種生存下去的手段

 總結:殘酷、荒涼、神秘、隔絕、堅忍

 1、如何認識這兩個人物在文章中的意義?

 文章並非著意刻畫兩個人物形象而是通過這年齡懸殊的兩個人來表現漢民族的壹種默默堅守精神。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無言地繼續前人的事業,以壹種執著與環境抗衡,固守著先人的土地而決不放棄,並且代代相傳。這種精神是作者著意謳歌的。

 第三部分、離開漢家寨

 “千年以來,人為著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我只是隱隱感到了人的堅守,感到了那堅守如這風景壹般蒼涼廣闊。”

 “從那壹日起,無論我走到哪裏都在不知不覺之間,堅守著什麽。”

 總結:遺憾、不舍、回憶、堅守

 1、作者說“我強忍住心中的激蕩”、根據文意想壹想,是什麽使作者“心中激蕩”?

 在這殘酷的絕地裏,漢家寨的人自從祖先遷移到這裏,就這樣世世代代地固守了下來,他們以堅守對抗著恐怖的大自然,對抗著被拋棄的寂寞,這種堅定的信念和品格使作者心中激蕩不已。

 四、品味鑒賞

 1、漢家寨的人們堅守的是什麽?

 堅守壹種傳統,堅守祖先留給後人的土地,堅守著生存,堅守著理想。

 2、作者要“堅守”的可能是什麽?

 堅守的是在荒涼悲絕的境地中衍生出來的壹種堅忍不拔的生命力,壹種原始古樸的氣概和情感。

 五、張承誌散文關於“堅守”的類型主旨 (穿插)

 (1)作者簡介

 張承誌,1948年生於北京。原籍山東濟南市。回族。曾供職於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海軍創作室、日本愛知大學等處。現為自由職業作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理想主義氣質”著稱。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北方的河》 《金牧場》 《心靈史》。短篇小說《雪路》《頂峰》《美麗瞬間》等。

 其中1991年出版的《心靈史》,描寫西北哲合忍耶人苦難的信仰歷程,有評論認為是當代文壇少見的“尋找精神價值,向世俗挑戰的旗幟”。

 張承誌以壹種獨立不羈 ,莊嚴深邃,冷峻熱烈的審美品格。張承誌以壹種獨白的方式表達著他的精神哲學,以壹種自信堅定的姿態捍衛著壹種神聖價值觀,壹種熔鑄詩歌、音樂、繪畫、歷史和哲學的復雜形態創造著“美文”。他那種具有燃燒性和震撼力的新語言和新思想,顯示了中國當代文學的獨創性魅力。

 張承誌真正為所稱道的,不僅僅是他的小說的獨有的藝術魅力,而是熔鑄其中的壹種強大的精神力量,表現出了強烈的生命意識、不斷進取的開拓精神和堅強的民族骨氣,是八十年代理想主義的壹面高高飄揚的旗幟。

 (2)關於“堅守”的類型主旨

 不管是《北方的河》、《荒蕪英雄路》,還是《心靈史》,張承誌的文章幾乎都流露出了驚人相似的類型主旨:用粗硬觸目的線條近乎冷峻地展現了人心中的堅忍。

 張承誌以壹種非理性的方式、誇張的感情張揚了他的絕對信仰,在他看來有信仰總比沒有信仰要好。

 六、深入探究

 就像人有個性品質壹樣,漢家寨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壹是它“年歲”長久

 漢人屯田 唐人設縣 宋人稱寨 閱盡人間滄桑

 二是神秘

 他們究竟怎樣生存下來,種什麽,吃什麽,至今仍是壹謎

 三是堅韌、固守

 守住自己的特點而沒有被同化。是源於對本民族的認同,這種傳統不經時間的流逝而被顛覆改換。

 四是保守、封閉

 這是堅守的的反面意義,它遠離塵囂,也遠離時代進步的步伐,直到進入現代社會還生活在簡陋、樸素之中。

 七、寫作特點

 1、獨具特色的語言。

 沈郁、凝重的語言給文章帶來了壹股蒼涼之氣,作者用了壹連串奇異的比喻來描繪對於天山腳下獨特地貌的新奇感受,如:“風蝕的痕跡像刀割過壹樣清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傷的壹塊皮膚”;“無植被的枯山像鐵渣堆壹樣”;“三道裸山之間,是三條巨流般的黑戈壁”;“漢家寨,如壹枚被人丟棄的棋子,如壹粒生銹的彈丸”;“三個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等等。

 2、變幻交錯的時空結構。

 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壹書的首句首創了壹種特殊的時空結構:“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伍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運用從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的倒敘手法,容納了未來、過去、現在三個時間層面,而作家顯然隱匿在“現在”的敘事角度。

 本文有兩處運用了這種結構方式。第8自然段:“這個地點在以後我的生涯中總是被我反復回憶,咀嚼吟味,我總是無法忘記它。”第2自然段:“無論後來我走到哪裏,……四顧無援。”第28自然段:“好多年以後,我總覺得那便是我女兒的眼睛。”

 3、深刻的民族文化反省。

 從漢家寨的存在,從漢家寨人千年來的生存狀態,作者“隱隱感到了人的堅守”,並由這種堅守進而開始了民族文化的深層反思:那就是,堅守精神與漢家寨、與漢民族天衣無縫的契合,與民族精神的交融。

 4、寓情於景的表達方式。

 作者從漸行漸近漢家寨到零距離接觸漢家寨,壹路走來,滿眼看到的是大地從繁盛到荒僻,寫的是荒涼的景,抒的是寂寥的情;再到漸行漸遠地離開漢家寨,卻再也無法忘記漢家寨。永別了漢家寨悲涼嚴峻的風景,卻深味了漢家寨人堅守的精神。自始至終作者都將筆力凝聚於漢家寨的描寫,而感情的抒發是寓於其中的,是潤物細無聲的表達。

 八、課題拓展

 結合現實,談談妳對堅守的看法。

 有人在物欲橫流中堅守著清貧,有人在庸俗泛濫中堅守著高雅,有人在寂寞孤獨中堅守著理想,有人在爾虞我詐中堅守著誠信,有人在“眾人皆醉”中堅守著“獨醒”……

高二課文《漢家寨》教案 篇2

 知識目標:

 1.品味語言,體味景之荒涼、死寂。

 2.把握人物形象的意義。

 3.理解文本中“堅守”的內涵。

 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及對文本重要信息的捕捉能力。

 2.培養學生品悟情感的能力。

 情感目標:

 領悟作者所頌揚的“堅守”精神。

 德育目標:

 滲透人文精神,思考“堅守”的意義,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探討文本“堅守”的內涵。

 教學難點:

 難點之壹:對漢家寨人在荒涼中“堅守”的理解。

 難點之二:對作者的“堅守”的理解。

 教學時數設計為1課時

 教具準備:自制課件(多媒體教學)

 課前布置預習作業:1.了解作者,查找相關資料。

 2.熟讀全文,把握文章中景與人的特點。

 壹.導語:在西域的大漠戈壁中有壹種樹堅強挺立,茫茫風沙它不屈茁壯,根紮沙漠深處,尋找含水的土壤,頭頂熾熱的太陽,活出生命堅強,壹千年不死,壹千年不倒,壹千年不朽這就是西域胡楊;在塞北的戈壁灘上同樣有壹種人傲視風沙吹襲,他們同狂風對抗,同黃沙較量,逆境中堅強生存,沒有鮮花嬌艷,沒有綠樹青蒼,註定與寂寞長相伴,但他們卻在那兒固守了千年,代代相傳,生生不息,他們就是漢家寨人。今日就讓我們隨同張承誌先生壹起走進這塞北的漢家寨吧!

 二、理清課文思路。

 昨天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現在請同學們以作者的行蹤為線索,看壹看這篇文章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明確:題目是“漢家寨”,所以文章是緊緊圍繞漢家寨展開的,第壹部分作者向讀者展示了漢家寨所處的大的環境背景。第二部分寫進入漢家寨的所見所聞,第三部分寫離開漢家寨時作者的感受以及漢家寨對他以後生活所產生的影響。(用幻燈片顯示文章結構圖)

 三、課文分析

 1、第壹步:讀景

 ⑴在走近漢家寨的路途中,作者看到了怎樣的風景?(請找出這部分中能很好地表現自然景觀特點的詞語)

 特點:空曠、空寂、貧瘠、蒼涼、荒蕪、恐怖……

 (2)通過大家的分析和品位,在我們的面前仿佛已經出現了壹片貧瘠、蒼涼、空寂、恐怖的千裏戈壁。作者好像正在畫壹幅巨大的風景畫,畫的背景是貧瘠的天山南麓,是空曠孤寂的千裏戈壁,在這樣蒼涼的背景中,作者將會給我們勾勒出怎樣壹個漢家寨呢?我們壹起來看壹下文章的第二部分。在這壹部分中,請同學們找出壹個詞語,能夠補充完整幻燈片上的這個句子:“漢家寨是壹塊()”,大家要註意,這個詞要能夠概括漢家寨生存環境的特點。

 生:漢家寨是壹塊絕地。

 師:哪些內容可以表現出漢家寨是壹塊絕地?

 生:這壹部分的第二段,“漢家寨只是幾件破泥屋”,還有,也是這壹頁的倒數第二段“真是異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灘壹望無盡,前是無人煙的鹽堿低地,後是無植被的紅石高山;漢家寨,如壹枚被人丟棄的棋子,如壹粒生銹的彈丸,孤零零地存在於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這些都表現了這裏是非常荒涼貧瘠的土地。

 師:大家註意這些景物的壹些修飾詞語,前是無人煙的鹽堿低地,後是無植被的紅石高山,“無人煙的”“無植被的”,表現了環境的……

 生:寸草不生、貧瘠。

 師:這些是自然環境,還是人文環境?

 生:自然環境。

 2、第二步:讀人

 問題設計:

 (1)在這貧瘠的土地上是否有生命的存在?文中寫到了哪幾個人物,他們各有什麽特點?

 (2)作者看到他們之後產生了怎樣的想法

 老人:搖搖頭“微微”搖頭不動“無言”(飽經風霜木訥遲鈍不回答來者的提問)

 人物

 小女孩:“壹動不動”“黑亮的眼睛”“凝視”破紅花棉襖漢人服飾(天真好奇)

 師:沒有任何語言,沒有期待中的'熱情,作者的到來也沒有引起躁動和不安。

 所思:“這裏壹定還有壹口食可覓,人壹定還是能找到壹種生存下去的手段。

 第三步:讀精神“堅守

 ⑴漢家寨人的堅守

 師:在漢家寨,自然環境是貧瘠、荒蕪的,人的生活是貧窮的、與世隔絕的。所以,作者把這樣的地方稱為“絕地”。這樣壹塊絕地,鐵渣堆裏長不出壹粒莊稼,方圓數百裏內,也沒有任何人能夠給他們提供幫助,然而他們竟在這種貧窮、孤獨、無助中壹代代的延續著生命,我們壹方面要佩服他們頑強的生命力,同時我們也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漢家寨周圍有三條巨大的戈壁通向遠方,為什麽他們不選擇其中的壹條路,去開始新的生活,永遠離開這塊貧瘠的土地呢?他們留在這裏有什麽意義呢?

 生:有壹句話:“生於斯,長於斯”,漢家寨的人之所以想守住自己的家鄉,是因為他們對於自己故土的依戀以及對於的文化傳承的責任感。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這正是壹種綠葉對根的情誼。

 生:我們小組討論的結果有四點,第壹點是,這裏已經是他們的家園,所以他們有壹種守護家園的責任感。第二點是他們要讓他們的文化、他們特有的文明傳承下去。第三點是因為他們有堅強的意誌,所以能守住這片家園。第四點是,他們已經適應了這裏的生活,哪怕這裏的土地是這麽的貧瘠,這裏的生活是那麽的困難、與世隔絕,他們也安於現在的生活,不會過於奢求。

 師:大家說的都非常好,思路很開闊,其中提得最多的壹個概念就是“家”,漢家寨是他們的家,是他們的根,不管它是貧瘠還是富饒,不管它是美麗還是醜陋,都不忍舍棄。另外,還有很多原因,比如他們已經適應了這裏的生活,他們要堅守祖先的信念、傳統、生活方式。

 師:通過剛才我們的分析,請大家給堅守下壹個定義。漢家寨是多麽的貧瘠、荒涼啊,但是他們始終守在這裏,通過這種行動我們來分析,堅守是什麽意思?

 師:堅守在字典裏,是堅決守衛、不離開的意思。無論外界的環境怎樣的惡劣——外界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始終守護著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這就是堅守。

 師:文中作者兩次提到穿破紅棉襖的小女孩,這是為什麽?小女孩又是代表著什麽?

 明確:女孩雖然稚嫩,但終究給了這塊土地生生不息的繁衍的希望。漢家寨人堅守生存的理想、信念和行為給現代文明中的人予強烈的震撼和鼓舞。作者用紅色給文章深沈悲涼的氛圍營造壹點亮色,使全文的格調慷慨悲壯但不至於傷感。

 小女孩不僅是漢家寨在如此惡劣自然環境堅守生命存活,對生命尊重的證明,還是漢家寨未來生命延續的希望。

 師:我們讀懂了“堅守”,也就讀懂了“漢家寨”。

 ⑵作者的堅守

 師:有的地方即使我們去了百次千次,也對它毫無印象,有些地方去過壹次就會讓妳終身難忘,那麽對於作者,漢家寨屬於哪壹種呢?

 當作者離開漢家寨之後,漢家寨對作者未來的人生之路產生了哪些影響呢?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的第三部分,並找出能夠表現作者對於漢家寨的感情的句子。

 生:“我強忍著心中的激烈,繼續著我的長旅。從那壹日起我永別了漢家寨。也就是從那壹日起,無論我走到哪裏,都在不知不覺之間,堅守著什麽。”“在美國,在日本,我總是倔強地回憶著漢家寨,仔細想著每壹個細節。”

 師:為什麽無論作者到哪裏,即使是在國外,還會倔強地回憶起漢家寨呢?

 生:他回憶的不只是這塊土地,更是這塊土地上的人所給他的壹種堅忍不拔的堅守的精神。

 師:說的很正確,漢家寨那種堅守的精神感染著作者,作者要從中吸取力量,要永遠把“堅守”放在心中。

 師:大家回過頭來看49頁第二部分的23兩段,作者說“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那麽作者面對人生的選擇時他的答案是什麽呢?

 明確:面對不能確定的人生選擇和形形色色的誘惑時,應該像漢家寨人壹樣選擇堅守。那麽作者的堅守是否和漢家寨人壹樣,也是對於家園和傳統的守護呢?請同學們看壹張幻燈片。(請壹位同學朗讀)

 生(朗讀):近年來,文學界受到商品經濟大潮的猛烈沖擊,許多作家的創作中都出現了“商品化傾向”。張承誌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未介入任何商業性創作的少數作家之壹。張承誌說:“我只是壹個作家。我永遠不是走紅的文字商品的販賣者,永遠不是流行思潮頂峰的泡沫。我獨立地表達而已。”“我希望自己的文學中,永遠有對於人心、人道和對於人本身的尊重;永遠有底層、窮人、正義的選擇;永遠有青春、反抗、自由的氣質。”“哪怕再難,也要堅持知識分子的良心和批判,這是我在自己的微渺作品中壹直堅持的。”“當妳們感到憤怒的時候,當妳們感到世俗日下沒有正義的時候,當妳們聽不見回音找不到理解的時候,當妳們仍想活得幹凈而覺得艱難的時候……請記住,世上還有我的文學。”

 師:從這段文字中,我們總結壹下,作者所堅守的是什麽?

 生:作者堅守的是知識分子的良心和批判。

 師:作者堅守著知識分子的良心,其實也是在堅守著純潔的文學,堅守著自己的理想。

 (四)課題延伸

 師:在漢家寨,作者找到了人生的答案,離開漢家寨,作者開始了他堅守的精神之旅,那麽我們呢?我們該堅守什麽?

 師:作者為了追求高潔的人格以及純潔的文學,放棄了優越的物質生活,漢家寨人為了堅守自己的家園和祖先的生活習慣,放棄了外面美好的世界,有人認為他們很傻,他們只要稍微改變壹下自己,就會換來舒適的生活,請大家討論壹下,在今天這樣壹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堅守”還有沒有價值?

 師:我們這個時代,經濟高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大家都信心百倍地向著現代化目標前進;但是在“高速發展的時代”中,又出現了壹些問題:比如有些人眼中只有金錢,拼命追求物質享受;有的人理想主義失落,沒有生活方向和目標;有的人媚權媚俗,或者眼中只有“西方”。因此,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的確需要在物欲橫流中堅守道德,在庸俗泛濫中堅守高潔,在寂寞孤獨中堅守理想,在爾虞我詐中堅守誠信,在“崇洋媚外”中堅守民族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守住我們做人的尊嚴,才能守住民族的靈魂。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作者倡揚的“堅守”在今天仍然有著積極的意義,它與“發展”的觀念不僅不存在矛盾,而且是當今高速發展的時代必不可少的壹種精神品質。那麽大家想壹下,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堅守壹些什麽東西呢?

 生(自由回答):學習、個性、理想、真誠、人格……

 師:這節課我們和作者壹起領略了天山南麓千裏戈壁的蒼涼,感受了漢家寨人在絕地中的堅守,當我們和作者壹起離開漢家寨時,那種堅守的精神已經在我們心中紮根了。

 生活在急劇變化的時代,我們要努力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改變自己,提高自己;但是同時,有壹些東西是要始終堅守的,比如正直、真誠、善良等美好的人格,比如誠信、尊嚴、理想。中華民族靠著堅守的精神走過了五千年的風雨,希望同學們也以同樣堅守的精神延續我們民族的血脈!下課。

  • 上一篇:餐飲文案高端大氣?
  • 下一篇:鶴壁桑園小鎮現在能去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