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大鬧五臺山》概括:
魯智深隨趙員外上山落發為僧,在山中十分無禮。壹日在半山亭見壹人挑酒上山,截住喝了壹桶,爛醉上山,鬧了壹回,長老止住,扶他睡了。幾個月後,又下山,訂做了壹條62斤禪杖和壹口戒刀,又在酒店中謊稱是行腳僧。
魯智深大喝壹頓之後,揣了條狗腿上山,門子不讓進,打壞兩金剛,眾人怕他燒了寺,才放進他。在床上逼眾僧吃肉,僧人不吃,就打起來,工人們拿了棍棒來打,他就折倆桌腿打起來,被長老叫住,寫書薦往智清長老處,只好把他打發到大相國寺去了。
《魯智深大鬧五臺山》裏體現了魯智深直率、不受拘束、敢作敢當的性格特點,塑造了魯智深天不怕地不怕,豪爽魯莽的人物形象。
擴展資料魯達在趙員外莊中住了七八日,得知官府緝捕甚緊,便打算離去。趙員外早先在附近五臺山文殊院買有壹道五花度牒,便趁機建議魯達到文殊院出家,以躲避官府的緝捕。
魯達自思無處可去,遂同意出家,與趙員外壹同前往五臺山。趙員外出資重修文殊院,請求住持智真長老為自己的“表弟”魯達剃度。他瞞下了魯達殺人之事,只稱其是“因見塵世艱辛,情願棄俗出家”。?
文殊院的首座、維那等職事僧因魯達“形容醜惡,貌相兇頑”,認為他不像個出家人模樣,擔心日後會累及山門,紛紛建議智真長老不要收留魯達。智真長老卻認為魯達心地剛直,稱其“雖然時下兇頑,命中駁雜,久後卻得清凈,正果非凡”。
他力排眾議,堅持為魯達剃度,並賜其法名“智深”。從此,魯達便在文殊院做了和尚,改叫魯智深。
百度百科-魯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