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龍鳳呈祥的解釋

龍鳳呈祥的解釋

在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中,《龍鳳呈祥》是很好看的壹種。畫面上,龍、鳳各居壹半。龍是升龍,張口旋身,回首望鳳;鳳是翔鳳,展翅翹尾,舉目眺龍。周圍瑞雲朵朵,壹派祥和之氣。

龍和鳳為什麽要配合著、對應著出現呢?

陜西寶雞北首嶺仰韶文化遺址曾出土壹件"龍鳳紋"彩陶細頸瓶。這件珍貴文物說明,龍和鳳都起源於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期,而且是同步的。

作為源遠流長、蘊含豐富的文化現象,龍和鳳都是中華民族的圖章、徽記、標誌和象征。如果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符號按其功能效應的大小排個座次的話,龍無疑是要坐第壹把交椅的,那麽,第二位就該是鳳了。

龍是古人對魚、鱷、蛇、豬、馬、牛等動物,和雲、雷電、虹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產生的壹種神物。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是龍的主要集合對象,因此,龍常常被稱為"鱗族之長"、"眾獸之君"。

鳳是古人對多種鳥禽和某些遊走動物模糊集合而產生的壹種神物。長翅膀的鳥禽是鳳的主要集合對象,因此,鳳便登上了"羽族之長"的寶座,有"百鳥之王"之稱。

龍有喜水、好飛、通天、善變、靈異、征瑞、兆禍、示威等神性。

鳳有喜火、向陽、秉德、兆瑞、崇高、尚潔、示美、喻情等神性。

神性的互補和對應,使龍和鳳走到了壹起:壹個是眾獸之君,壹個是百鳥之王;壹個變化飛騰而靈異,壹個高雅美善而祥瑞;兩者之間的美好的互助合作關系建立起來,便"龍飛鳳舞"、"龍鳳呈祥"了。

鳳的取材對象主要是鳥禽,而鳥禽絕大多數都是喜歡溫暖,喜愛陽光的,因此,鳳凰又稱"太陽鳥"、"陽禽"、"火精",所謂"丹鳳朝陽"、"鳳鳴朝陽"、"火鳳凰"。

這樣,從新石器時代到盛行陰陽五行學說的春秋戰國時期,鳳大都是以"陽物"的面貌出現。

而龍,因其取材對象多為"水物"、"水獸"和"水象",從而在其形成的初期,基本上是屬"陰"的。

龍和鳳的配合、結合、對應,反映著古人的陰陽觀。

出土的商代和戰國時期的玉飾、玉佩,有的龍銜鳳,有的鳳馱龍,有的龍在鳳下,有的龍鳳同體,說明當時人們已認識到:陰陽是不同的、相對的,又是相關的,誰也離不開誰的。

屬於殷商時期的"龍鳳冠人形"玉佩比較典型。龍在右,鳳在左,龍張口低頭,鳳曲頸揚首。龍鳳連體,且同時被人戴在頭上,既反映著陰陽諧和的觀念,也可見當時龍鳳受人們尊重的程度。

如果說"龍鳳冠人形"玉佩反映的是古人對龍和鳳的尊重,那麽,反映在"龍鳳人物"帛畫上面的就不僅僅是尊重了。

此帛畫出土於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楚墓。畫面上的龍,豎身卷尾,頭臉朝天,肢爪劃動,躍躍欲上。旁邊是它的合作夥伴--昂首展翅,颯然飛舉的鳳。龍鳳之下,站壹位雙手合掌、祈求升天的裙服女子。

顯然,龍和鳳在這裏密切合作,***同承擔著導引人們脫離俗塵,升達天堂的重任,--是人們崇拜、祈禱的對象了。

戰國時期,還出現了壹批龍和鳳交纏、糾結在壹起的圖形。

出土於河北省平山縣中山國墓葬的"四龍四鳳"方案器座就很有名。木質案面已朽損不存,案座為四龍四鳳纏繞盤結,四條臥鹿為案足,分列底盤四周沿下。龍為雙身三尾,尾梢反掛龍角;龍肩生出雙翼,龍翼彼此連接。鳳頭鳳爪從龍尾的連環中探出。龍的鱗片和鳳的羽毛清晰可辨。

湖北省江陵馬山壹號楚墓曾出土壹批絲織品,上面的刺繡紋樣都是絢麗秀美的龍和鳳。有"蟠龍飛鳳紋"、"舞鳳逐龍紋"、"舞鳳飛龍紋"、"龍鳳合體紋"等等。這些紋樣上的龍和鳳,或翩翩對舞,或逗嬉成趣,或交纏糾結,或顧盼生姿。

有這樣壹個故事:當年孔子曾專程赴洛邑拜見老子。回來後,孔子三天不講話,弟子們問他見老子時說了些什麽,孔子感嘆道:我竟然見到了龍!龍,"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雲氣而翔乎陰陽",我"口張而不能合,舌舉而不能訊",又怎麽能規諫人家呢!

這是孔子稱老子為龍。

另壹則故事說:老子見孔子帶著五位弟子在前面走,就問道:前邊都是誰?回答說:子路勇敢、力氣大,子貢有智謀,曾子孝順父母,顏回註重仁義,子張有武功。老子聽後感嘆道:我聽說南方有鳥,其名為鳳,"鳳鳥之文,戴聖嬰仁,右智左賢"。

這是老子比孔子為鳳。

龍鳳是天生的壹對,孔老也是天生的壹對。如何解釋這種"天生巧對"現象呢?

我們說,孔子用龍比老子,是取了龍升天潛淵、靈異善變的神性,來比老子的靜動自如的神采,和縱橫天地不拘壹格的思辯才能的。老子用鳳比孔子,則是取了鳳的親德嘉仁的神性,來比孔子的智善和悅的品性,和仁愛為本、律己惠人的聖德的。

這大概是文獻中最早的有關龍鳳配合、對應的記載了。

大約從秦漢開始,龍和鳳的關系有了變化。

壹方面是繼續對應、結合,如秦代的"鎏金龍鳳紋銀盤";漢代的"四神紋"瓦當、陜北榆林出土的漢墓石門上的龍鳳紋;北魏的墓誌邊緣裝飾畫:仙人乘龍跨鳳石刻;隋代的青瓷鳳頭龍柄壺;唐代的龍鳳紋銅鏡;宋代的鳳紋龍把玉碗;元代的龍泉窯貼花龍鳳紋蓋罐;明代的天壇祈年殿的龍鳳圖、龍鳳石;清代的琺瑯彩龍鳳紋雙連瓶、刺繡龍鳳呈祥圖案、彩繡龍鳳雙喜紗簾,等等。

這樣的對應與結合,壹直延續到當代。

另壹方面,龍的身上開始有了象征君主帝王的神性--君主帝王們都說自己是"真龍天子",如秦始皇稱"祖龍",漢高祖是其母感蛟龍而生,而且生得"隆準而龍顏",王莽要"當仙成龍",漢光武帝"夢赤龍",等等。

既然帝王們稱龍比龍,作為對應,帝後妃嬪們就開始稱鳳比鳳了。帝王服"龍袞",帝後便戴"鳳冠";帝王住"龍邸",帝後便居"鳳樓";帝王有"龍火衣",帝後便有"鳳頭鞋",等等。

這樣壹對應,鳳便有了壹個大的變化:即由"陽"轉"陰",整體上趨於"雌性化"。因為,帝王們絕大多數都是男的,手中又掌握著至高無上、威力無邊的權力,加上龍由於集合對象的廣泛,身上已集納和具備了眾多"陽物"的特性,其呼風喚雨的威力、飛舉變化的能量,也和屬"陽"的男性相吻合;而鳳由於其外表美麗,更和喜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屬"陰"的女性相接近。

還有,鳳,本是鳳凰的簡稱,鳳凰是分雌雄的:雄為鳳,雌為凰。所謂"鳳求凰"。但在和作為帝王的龍對應之後,就雌雄不分,整個地"雌"化了。

湖南衡陽的牌樓鄉,有壹個名為"遊龍戲鳳"的牌樓沖。相傳早年有個皇帝巡遊到此,結識了聰明漂亮的賣酒女子李鳳姣,於是演繹出壹段"遊龍戲鳳"的故事。有人還據此編了壹出戲上演。

後來李鳳姣不幸去世,皇帝聞訊,下詔在當地的鳳凰山麓建了這座石質牌樓以示懷念。

相傳唐朝初年,精通星相學的袁天綱從京師長安南下入蜀,於端陽節這天到達利州城,即現在的廣元市。當時,嘉陵江裏正在舉行龍舟競賽,利州都督武士約壹家也坐在官船上觀看。突然,從江水深處竄出壹條烏龍,搖頭擺尾地向西山飛去;幾乎是同時,壹只鳳凰也伴著彩霞飛來,在東山頂上長鳴壹聲,然後向北方飛去。眾人和武都督夫妻都被眼前的景象嚇呆了,惟有袁天綱爽聲大笑,說:"這叫龍鳳呈祥,此地必出貴人。"第二年正月間,武都督的妻子生下壹個女孩,就是後來中國唯壹的女皇帝--武則天。

據說武則天兩歲的時候,武都督還請袁天綱看過相。當時武則天身穿男孩的服裝,由奶媽抱著。袁天綱端詳壹會兒後,驚嘆道:"日角龍顏,龍睛鳳項,伏羲之相,貴人之極也。"當得知是個女孩時,仍斷言:"是女,亦當主天下。"

這樣的傳說,難脫附會編造之嫌。但神話思維和造神活動,本來就是人的壹種生存方式,因此,有意味的傳說壹般都久傳不衰,且越傳越奇,成為壹種可以開發利用的文化資源。比如,利州人就根據"龍鳳呈祥出貴人"的傳說,將當年的西山、東山改稱烏龍山和鳳凰山。還在烏龍山修了皇澤寺,在鳳凰山建了鳳凰樓,--兩座建築物已成為廣元城的標誌。

晚清時期,名義上有皇帝,實際權力卻掌握在慈禧太後手中。皇帝是"龍",後妃為"鳳",龍為主,鳳為從。這是"傳統文化",慈禧心中不悅,卻不能徹底變更,折衷的辦法是龍鳳並舉。於是,清朝的皇家宮苑裏就有了壹些被稱作"龍鳳呈祥"的景致。

頤和園仁壽殿前露臺上就陳列著銅龍和銅鳳,當年慈禧太後就是在這龍鳳噴出的裊裊香煙中,接受群臣的朝拜,進行她的"垂簾聽政"的。

殿前還有三棵大松樹,傳說某年慈禧過生日,李蓮英為了討好主子,在三棵松樹上掛滿了彩燈。壹棵樹飾作龍形,另兩棵樹緊靠在壹起,壹棵飾成鳳凰頭,壹棵飾成鳳翅鳳尾。合在壹起稱作"龍鳳呈祥"。這樣的壽禮使慈禧心花怒放,重賞了李蓮英,還傳旨在全園各大殿都裝上電燈。——這差不多是中國最早使用電燈的記錄。

頤和園昆明湖中,南湖島最大,俗稱龍王廟,位於湖的東南部,島上有龍王廟壹座。這座圓形小島叫鳳凰墩,原來的名字叫遊龍閣,是為龍王準備的行宮。相傳,慈禧有次遊湖,問及此島的名字及來歷,太監如實稟告,慈禧很不高興。——專權的西太後,當然不喜歡處處是"龍"。李蓮英見狀,就出主意改名,於是,"遊龍閣"就變成了"鳳凰墩"。

這個鳳凰墩與龍王廟相對稱,構成了頤和園中的另壹處"龍鳳呈祥"。

在龍鳳對比中,突出鳳,可以說是慈禧壹生的追求。她在德和園看戲時的座位,就不稱"龍位"或"龍椅",而稱"金漆琺瑯百鳥朝鳳寶座"。據說,她起初常讓光緒皇帝陪她看戲,卻不給這位"兒皇帝"座位。可憐的光緒只能站在她身後。後來,名醜劉趕三心中不平,在演出時有意加了這樣壹句臺詞:"妳們瞧,我是個假皇帝,還有座可坐,可那位真皇帝,卻連個座也沒有。"也許是慈禧看戲時心情還算好吧,她沒有怪罪劉趕三,倒讓人給皇帝搬了把椅子。

清東陵的定東陵是慈禧和慈安的陵寢。這慈禧陵三殿,其耗金之巨,工藝之精,使明清二十四位皇帝的宮殿為之遜色。尤其是隆恩殿正中的丹陛石雕更是別出心裁。這塊石雕寬壹米六,長三米多,圖案為"鳳引龍":壹只高高在上的大鳳,淩空展翅,穿雲俯首;壹條出水小龍,曲身揚首,仰望大鳳。同樣寓意的圖案還出現在隆恩殿周圍的漢白玉欄桿上。而在月臺的抱喜石上,幹脆就"鳳在上,龍在下"了。這些團鳳,聳冠瞠目,翅翼微張,顯得誌得意滿,簡直是不可壹世的驕鳳!而身居下位的行龍,小頭細身,唯驕鳳的神采是瞻,實在是壹副可憐相!

慈禧這種將鳳擡高到龍之上的做法,在漫長的龍鳳文化發展史上並不多見。壹般情況下,都是龍為主鳳為從,龍第壹位,鳳第二位;同時出現的時候,多是龍高鳳低,龍大鳳小,龍多鳳少,顯明地反映著中國男權社會的現實。

定陵出土的萬歷皇帝金冠,是用很細的金絲編織而成的,上飾造型生動的"二龍戲珠",堪稱"龍冠"。而皇後戴的"鳳冠"有三頂,壹頂是"三龍三鳳冠",壹頂是"九龍九鳳冠",壹頂是"六龍三鳳冠"。上面的裝飾的金龍,均在翠鳳之上。

龍鳳是勞動人民創造的神物,體現著人民群眾的美好願望,帝王、帝後自然不能全部壟斷。

龍與鳳配合、對應的情形,廣泛地流行於民眾之間,反映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習俗之中。其寓意,多是陰陽合諧,婚戀美滿,求吉祈福。

居住在東北的朝鮮族,有"龍鳳匹配"的傳說:龍子先化作蛇郎再化作英俊小夥兒向三姑娘求愛,婚後即去應考,三姑娘的姐姐偷燒了龍子留下的蛇皮,使考中狀元的蛇郎只能以龍身飛回。三姑娘見狀自殺,變成了壹只火紅的鳳凰。於是龍鳳和鳴,雙雙飛向天堂。

北京孔廟內出售壹種石刻拓片,圖案以上龍下鳳為主,配以松、鶴、麒麟,構成壹個大大的"壽"字,取名"龍鳳呈祥"。

在孔聖人的家鄉山東曲阜,隨著尼山朱砂石的發現和開掘,興起了刻送龍鳳印章的習俗:小孩出生,是男娃就選龍,寓意"望子成龍";是女孩就選鳳,寓意"望女成鳳"。或小夥子選鳳送姑娘,姑娘選龍送小夥,寓意"龍鳳"良緣,幸福綿長。

如果那位喜得有男有女的雙胞胎、三胞胎、四胞胎,人們就要以"龍鳳胎"相稱了。

表現在語言上,有"龍飛鳳舞"、"龍章鳳姿"、"龍盤鳳逸"、"龍眉鳳目"、"龍肝鳳髓"和"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龍識珠,鳳識寶,牛馬只會識稻草",等等。

龍鳳還進入了廣告用語。如陜西西鳳酒的壹則廣告詞就是:"西鳳酒,西鳳酒,伴我龍族到永久"。

喜歡收藏的朋友都知道有壹種銅錢比較珍貴,叫龍鳳通寶。龍鳳通寶是元朝"紅巾軍"農民起義迎立韓林兒為帝,建元"龍鳳"時鑄行的貨幣。此幣正面有楷書陽文"龍鳳通寶"四字,字體端莊。但正、背面都沒有龍鳳圖紋。

有龍鳳圖紋的錢幣是太平天國特大花錢。這種大花錢不是用來流通的,而是壹種具有開爐性質或是為慶祝成功特別鑄造的紀念幣。現已發現的大花錢有大小不同的六七種。最大的重九斤左右,大小和重量堪稱有史以來的錢幣之最。大花錢正面有二龍搶珠圖案,背面有雙鳳圖案。

龍鳳金牌是中國人民銀行於1983年首次發行的高純度金質紀念章,壹套兩枚。其正面圖案為騰飛的龍鳳。

雙喜龍鳳銅章也是壹種有收藏價值的紀念章。上海造幣廠制造,1984年發行。全套兩枚。正面圖案為喜字和雙喜鵲,背面圖案為飛龍和飛鳳,寓意喜慶和吉祥。

龍和鳳還相依相伴地飛出國門。

可以說,中華文化波及到那兒,那兒就有龍和鳳驕健華美的英姿;華夏兒女的腳步走到那裏,那裏就有"龍鳳呈祥"。

這些龍鳳圖案,雖以各個國家文化的不同而有所變異,但其基本形態都來源於、取材於華夏龍鳳;其寓意也和中國本土龍鳳相壹致:陰陽和諧、婚姻美滿、吉祥福瑞。

漢代流行壹種龍,叫應龍。應龍是長翅膀的龍。翅膀該是鳳的特征了。清代還出現了鳳尾龍,曲折彎轉的龍軀,甩壹條鳳凰的翎狀花尾。

鳳的翅膀和花尾,出現在龍的身上,這龍就有了鳳的成分,龍性中就有了鳳性。

商代有壹種鶚卣,其底部的變形鳳紋,長著龍角,甩著龍尾。《說文》講鳳時,說鳳身具"龍文"。鳳身上當然是羽紋了,這羽紋和龍身上的鱗紋在古人眼裏竟然是壹回事。這些都說明鳳身上也吸取了龍的東西,鳳性中也有龍性。

龍和鳳的互相吸取,反映著龍鳳崇拜的交融互滲。就像世間男女,妳中有我,我中有妳壹樣(所謂"男人的壹半是女人"),龍和鳳也是妳中有我,我中有妳。

龍有種種神性,這些神性要用壹個字來概括的話,就是"力",力量的"力"力度的"力"。

鳳也有種種神性,這些神性也可以歸結成壹個字:"美",美好的"美",美麗的"美"。

龍是力量的象征,鳳是美麗的象征。龍和鳳的結合,是力和美的結合;龍和鳳的對應,是力和美的對應。

沒有鳳,龍就是孤單的龍;沒有龍,鳳就是淒清的鳳。龍因力而生,鳳因美而活。龍的力為鳳的美提供著支撐和歸宿,鳳的美為龍的力提供了目標,增添著特別迷人的風情。

  • 上一篇:香爐內燃有什麽預兆
  • 下一篇:山東日照習俗,老人去世孫女婿要不要披麻戴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