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小學語文作文課的評課方法

小學語文作文課的評課方法

 1小學語文作文課評課方法

  壹、端正評課態度,充分做好評課準備

 評課之前,評課者應該對授課者所講內容及其評課班級的學生特點進行全面了解並做好評課計劃,做到有備而戰。評課者應該充分了解授課內容,在熟悉授課內容的基礎上,還應該提前設計壹個預案,進而確定自己評課的重點。評課的研究課題範圍很廣泛,評課者只有換位思考,把自己當作授課者,才能確定自己要關註的課題的重點。假如這節課讓“我”講,我會怎樣講,“我”的關註點在哪裏,這節課最容易碰到的問題是什麽,如何講解重難點內容,用什麽方法講解重難點內容……總之,課前要設計壹個具體的預案,聽課時有選擇有針對性地聽課,這樣聽課時就會有明確的方向,還會讓自己的研究有壹個具體的參照物,從而為分析評價授課者的優劣得失做好了鋪墊。

  二、把握評課角度,倡導科學評課方法

 評價語文教學方法時,我們應該遵循評課標準從下面幾個角度進行評價。

 1、評課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

 評課時,處理好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關系。把重點放在學生學習的方面,關註學生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投入到語文學習狀態中去,學生是否能夠獨立學習、思考學習、探究學習、欣賞學習。真正的教學目的就是看學生學得怎麽樣,真正評課的標準也是看學生學得如何。

 2、評課要處理好感性和理性的關系

 評課者評課時應處理好感性和理性的關系。語文教學中,如果感性、形象多,理性、邏輯少,那麽語文課就很空洞,不能培養出出色的公民;如果理性、邏輯多,感性、形象少,那麽語文課就不會生動有趣,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評課者評課時應註重這兩對關系,從客觀的角度運用語文教學理論及其事實對課堂進行評價。

 3、評課要處理好“簡單”“復雜”的關系

 評課者,應該正確處理“簡單”和“復雜”的關系。評課時,要依據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扮演的“角色”進行評價。如果學生直接面對教材,進入教材,圍繞教材多讀多思,挖掘出知識,挖掘出文學,挖掘出問題,授課者就能夠在恰當的時機給予引導,提出具體的問題,在需要學生閱讀和思考的時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獨立思考;需要點撥時,授課者就能夠適時進行點撥,使語文課成為壹堂精彩的語文課。運用科學的評課方法進行評課,會大大提高評課效率。

  三、明確評課內容,建立多層評課標準

 觀課評教的最低目的,就是對壹節語文課進行質的評價。在語文教學內容角度,我們提出了壹堂語文“好課”的較低標準、較高標準和理想標準。按照這樣的標準進行評課,能夠深入把握教學內容,進行評課就有理有據。

 1、較低標準:教學內容正確

 評語文課時,在語文教學內容方面點評,要評語文教師是否完成了壹節語文課的較低標準。這主要在兩個方面進行點評:

 (1)教學內容和聽說讀寫的常態壹致(語文課聽說讀寫的取向、姿態、方式,要和生活、工作、學習中所需要的、所運用的壹致起來)。常態的對立面是變態,如果所教的“語文”只有在試卷上才體現它的用處,甚至語文考試的改進連在試卷上也用不上,那就是變態的“語文”。

 (2)教學內容與學術界認識壹致。目前大多數語文教師都是高師院校中文系的畢業生,具備壹定的專業知識,他們大都能說出這些知識。評課者評語文課時,首先註意的就應該是授課教師是否把握了語文內容的較低標準,把語文教學內容明確化。

 2、較高標準:教學內容現實化

 評課者點評語文教學內容時,就要看授課者是否完成了語文教學內容的較高標準。這也應該在兩個方面去把握。

 (1)想要教的內容和教的內容壹致。語文教師在想教什麽與實際教什麽之間,普遍的存在隔閡、矛盾乃至對立、沖突。

 (2)教的內容和學的內容趨向壹致。教師教學是為了幫助學生學,最終也落實到學生學,教與學雖然不是單純的傳遞關系,但兩者趨向壹致,教師的教與學生所留駐的經驗具有明顯的關聯性,這對壹節好課無疑是最基本的要求。

 3、理想標準:語文課程目標的有效達成

 最理想的語文課,應該是語文教學達到了我們的理想標準。評課者評課時也應該在兩個方面去把握。

 (1)教學內容與課文課程目標相結合。語文課程之所以是語文課程,是因為課程與教學內容受目標規限、指引。評課者評課時,就要註意語文教師的教學內容是否與課程目標壹致。

 (2)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需要相結合。即語文教學內容在符合課程目標的基礎上,也符合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的實際需要,這就要求授課者註重“實踐性知識”。

 2小學語文作文課教學方法

  壹、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有效授課的重要保障,而多媒體是壹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可以在壹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語文作文授課過程中要充分進行運用。如,對四年級第壹單元對大自然美麗景色進行描寫的作文進行授課的過程中,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實施教學。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學生比較熟悉的地方的景色做成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出來,先讓學生進行概括性的描述,並進行所有景色按照學生自己的喜好有邏輯地連接起來,最後讓學生進行總結,這樣就形成了壹篇簡單的作文,這樣的授課方法既可以通過多媒體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

  二、運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融入課堂

 小學生作文寫作的主要問題就是,作文題目離生活太遠,學生無法進行掌握,而進行情境教學就可以提高學生對寫作內容的認識和了解,提高教學的效率。如,在對小學四年級觀察日記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運用情境教學的方法讓學生融入課堂之中。老師可以選擇學生比較熟悉的事物,讓學生進行觀察和創作,對小動物進行觀察就是壹個很好出發點,老師進行情境教學讓學生回家後自己進行觀察,再到課上進行總結,最後形成壹篇完整的作文,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加直接的融入課堂中,可以達到壹定的授課目的。

  三、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提升作文創作能力

 學生對優美的語言和詞語的掌握量,直接關系到學生作文的質量,所以在進行語文授課的過程中要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如,在對《祖國》這篇作文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就要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和美的`句子以及詞組的掌握量,通過這壹系列知識的掌握讓學生可以更好地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對祖國遼闊疆土的表達,進而使作文寫得更加優美和成功。

 3小學語文作文課指導方法

  壹、寫作興趣是小學生寫好作文的基礎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句話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如果想要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壹般情況下,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作文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小學生的作文壹般要求較簡單,只要把事情全部寫出來,恰當運用詞語,會有壹兩句的修辭手法運用和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就基本上可以達標了。

  二、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寫作水平

 蘇霍姆林斯基說:“觀察對於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於植物之必不可少壹樣。在這裏,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可見,觀察對於學生寫作的重要性。同壹個事物,每個人觀察的角度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就會有不壹樣的東西展現出來[1]。正如古語所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小學生的觀察能力非常差,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根本不具有觀察能力。所以必須要教會小學生學會觀察,只有學會觀察,可以口述作文,才能寫出作文。

 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所以小學生很喜歡上體育課,因為體育課上有很多遊戲可以玩。這就是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的好時機。例如我們有壹篇作文叫做《記壹次有趣的活動》,我指導學生觀察老鷹捉小雞這個遊戲全過程,包括學生的語言、動作、表情等等。我們利用課余時間玩了這個遊戲,學生都很高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眉飛色舞,有的跌跌撞撞……課堂上,我讓學生說出他們觀察到了什麽?學生們熱烈地討論起來,氣氛十分活躍。在遊戲的氛圍中,孩子們願意觀察,願意用話語表達出來,也願意用文字的方式寫出來。教師可以知道孩子按照壹定的順序,用文字表現出來,這不僅有利於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也有利於學生未來的成長。

  三、培養閱讀課外書的好習慣,註重知識的積累

 養成閱讀課外書的好習慣,對於積累詞匯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都是很有必要的,小學語文課本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如果不額外增加閱讀量,那麽學生的詞匯是很少的,不利於語文作文的寫作。所以,必須要把閱讀和寫作練習起來,通過增加閱讀來幫助提高寫作水平。小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籍越多,獲取的好詞好句就越多,視野更加開闊,就可以進行知識的轉移,應用到作文中,提高寫作水平。通過教課書本中基本訓練,對作文寫作的要求和知識進行掌握,把學生課外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轉化為寫作的素材和寫作能力。

 鼓勵學生進行仿寫或者模擬訓練。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的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強,特別對於新事物,無法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時就可以按照範文的格式、語言、修辭等方面進行模仿,對這些寫作技巧進行總結歸納,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來。例如,作文的開頭有很多種方式。最常見的三種方式,第壹種開門見山式,直接點明主題;第二種引用式,在開頭引用壹些名人名言或者典故來點明主旨。第三種是設問的方式,提出問題,引起讀者的思考,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

  四、培養作文修改能力

 作文修改是小學語文老師日常工作中必須要關註的壹個環節。作文修改有兩種方式,壹種是傳統意義上教師的修改。還有壹種方式就學生之間的互改或者自改。小學生的寫作時間相對其他作業可能要長些,所以很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所以評語壹般要求以鼓勵學生為主,對於需要改正的缺點也以溫婉的方式表達,鼓勵學生多練習,多寫日記,提高作文水平。當然對於壹些錯別字和標點符號,還有壹些錯誤的語句,需要及時糾正,以利於寫作水平的提高。

 鼓勵學生自由地寫話,小學生的思維是天馬行空的,具有很強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不可以強制性要求所有學生針對作文題目只寫同壹件事情,而是要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只要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即可,可能語言不是很成熟,或者語句不通順。這些都是正常的,特別是壹二年級的學生。

 鼓勵學生自改互改作文。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通過教師對壹些作文要求的講解,鼓勵學生發現自己作文中的問題,並且自己改正過來,自己修改過後還要讓同學再次修改,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而且有利於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修改的具體內容來說,筆者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第壹,是否離題。學生寫話的內容是不是關於標題的,對文章的大意要有個初步的判斷。第二,對具體的語句進行推敲。有沒有壹些錯詞和錯誤的標點符號,都需要進行訂正。第三,可以對壹些出色的文章進行賞析,歸納總結。

 4小學語文課素材收集方法

  壹、從語文教材中積累作文素材

 語文教材是教育專家經過多番研究甄選出來的經典素材,是開展語文教學的重要依據,可見語文教材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教師只有圍繞語文教材開展教學,才能不斷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成績,當然作文教學也不例外。語文教材裏面包含很多中外古典名著,自然具有豐富的出色作文素材。如果學生可以充分重視語文教材,並在學習教材的過程中不斷積累作文素材,就可以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方便有效地積累眾多實用的出色作文素材。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提升對語文教材的重視程度,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學習語文教材的過程中積累作文素材,不斷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授《匆匆》時,可以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章,讓學生們從文章中選取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或句子,並結合自身的喜好及日常生活,分析喜歡的原因,幫助學生找到文章的精髓,並引導學生將出色的素材靈活運用於自己的寫作中。如“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學生在寫作時便可以學習其排比的寫作手法,這樣有助於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二、從課外閱讀中積累素材

 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課外閱讀,只有增加閱讀量,才能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從而提升作文寫作能力。因此,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展開課外閱讀,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外閱讀任務,讓學生們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積累寫作素材,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只有閱讀豐富的課外讀物,才能開闊自己的視野,為寫作積累足夠的素材,從而在寫作時有物可寫,慢慢喜歡上寫作,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例如,為了豐富學生們的課外閱讀,教師可以為學生指定課外讀物,也可以在教室內設置讀書角,為學生提供各類課外讀物,如經典名著、童話故事、科技讀本等,滿足同學的各類閱讀愛好,吸引同學們競相閱讀,讓學生們擴大課外閱讀量。教師還可以利用班會或課余時間組織課外讀物分享會,讓學生們分享自己的閱讀收獲,並與同學們***同探討在閱讀中積累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們壹同增加對好詞好句及出色段落等素材的積累,開闊學生們的視野,不斷提升班級整體的素材積累量。在學生們分享完成後,教師要給予積極的評價和表揚,幫助學生們總結經驗,彌補不足,在以後的日子中更好地積累素材。

  三、從日常生活和自然中積累素材

 學生在寫作時無物可寫,主要是因為素材積累不足,不能結合自身生活實際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慢慢對寫作失去了興趣。因此,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除了教授學生們寫作技巧外,還應當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於從身邊環境積累素材,讓學生從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界景象出發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第壹,教師要引導學生細心品味生活,用心觀察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在寫作時結合自身的日常生活展開描述,在文章中註入真情實感,從而寫出出色的文章。第二,自然界豐富多彩而充滿神奇,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親近大自然,並註意觀察,發現大自然的奇妙,從體驗大自然的過程中積累寫作素材。

 例如,教師可以在六壹兒童節組織完活動後,讓學生結合自身的體驗和感受寫壹篇“我的節日”的文章,在學生過完假期之後讓學生寫壹篇關於假期生活的文章等,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經歷,下筆寫出自己身邊的故事和自身的深刻體會,不僅可以讓學生有素材可寫,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能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此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親近大自然活動,比如登山、看日出、郊遊等,增加學生觀察自然的機會,讓學生體會大山的宏偉、日出的壯觀、田園景色的恬靜,從而有所感悟和聯想,提升自身對大自然的熱愛,讓學生在體驗和觀察中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 上一篇:射魚單卡用多大皮筋
  • 下一篇:小麥剝開是什麽圖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