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山東琴書的藝術特色有哪些

山東琴書的藝術特色有哪些

摘要:山東琴書是山東地區傳統曲藝品種之壹,又稱“小曲子”、“唱揚琴”、“山東洋琴”、“改良琴書”等。發源於魯西南的菏澤(古曹州)地區,產生於清代乾隆初年。原為農民自娛的莊家耍(又叫玩局)。清末呈現興盛局面,名家輩出,流傳地區日益廣泛。那麽山東琴書相比膠東大鼓還有山東快書,山東琴書又有什麽藝術特色呢?本文介紹了山東琴書的歷史起源以及藝術特色。下面我們就壹起來看看吧!山東琴書的歷史起源大約在壹百多年前,廣饒縣(就稱樂安)北部壹帶的農民,為活所迫,四處逃荒要飯。有不少人,隨身攜帶墜琴、節子板等樂器,以唱琴書小段為主,或隨口編些有趣的故事,邊演邊唱。在長期的流浪生涯中,他們還不斷吸收戲曲唱腔和民間小調來豐富自己。約在壹八九六年前,東寨村的張蘭田、張誌田兄弟倆,曾去安徽鳳陽拜師學藝,當地流行的(鳳陽歌)有力的推進了演唱藝書的發展。藝人在演唱中,為了更多的招徠聽眾,增加收入,便不斷地探求新的藝術形式。擅唱工的藝人,在長期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點。如廣饒縣西商村的藝人商業興和妻子關雲霞,長期在煙臺、青島壹代演唱,成了東路琴書的代表;而擅長人物表演的藝人,便致力於新的表現形式的探索。時殿元、崔心悅、譚明倫等,把《王小趕腳》改成化裝演唱,便是這種探索的結果。

最早被稱為驢戲的《王小趕腳》,由藝人時殿元試演成功,距今已近百年。時殿元(1963-1948),又名時鴨蘭,廣饒縣人,是化妝揚琴的奠基者,驢戲的創始人之壹。他自幼學唱揚琴,擅演小醜。開始演驢戲《王小趕腳》,時殿元飾演王小,崔心悅飾演二姑娘,驢子是用紙糊(後改用布紮)彩繪,分別截用帶子系在崔的腰間,扮作騎驢的二姑娘;時殿元頭戴破氈帽,腰紮白圍裙,手拿馬鞭、鼻眼之間用白灰壹_,化妝成小三花臉,扮作揮鞭趕驢的王小。用墜琴、揚琴、三弦、笛子、板鼓等樂器拌奏。二人邊走邊唱,使多年來的坐唱的《王小趕腳》,壹下子活起來了,很受群眾的歡迎,驢戲便很快傳播開來。以上證明,驢戲的產生,是群眾藝術活動與琴書說唱有機的結合,也是由琴書向呂劇發展的壹個轉折點。

山東琴書的藝術特色1、曲調種類山東琴書采用山東方音表演,因脫胎於民間的“小曲子”聯唱,所用唱腔曲調十分豐富,約有曲牌二百多支。發展為琴書說唱之後,使用的曲調逐漸集中,以所謂“老六門主曲”即上合調、鳳陽歌、疊斷橋、漢口垛、垛子板、梅花落最為常用,清末民初以來又進壹步發展為以鳳陽歌和垛子板為主要曲調,穿插少量小曲進行說唱的音樂體制,節目也以中長篇書為主,兼唱小段兒。

2、演出形式山東琴書的演出形式壹般為二至五人,演唱者分趕角色,也兼樂器伴奏。分趕角色者壹般二至三人,余者為伴奏兼伴唱。傳統的演唱講究穩重大方,演唱者正襟危坐,儀態端莊,目不斜視,全靠富於變化的唱腔和有機的伴奏配合來完成故事情節的表達和人物形角的刻畫。隨著歷史的演變和藝術本身的發展,山東琴書的演唱逐漸打破了舊的演唱陳規。如演唱者可根據故事內容情節的發展和人物感情的變化,面目呈現傳神的表情,有時亦可略加手勢以助表演,演員之間在演唱中可進行感情交流,還可與觀眾直接交流感情,但其演唱風格依然保持了穩重大方的基本特點。

山東琴書的表演形式從形式上看,琴書屬於坐唱形式的漢族曲藝。演唱時坐成八字形,揚琴居中,其他樂器分列兩旁。演員各持樂器,自拉自唱。在故事的發展中,演唱者多以角色出現,並有生、旦、醜的分工。塑造的人物,立體感很強。它本身就為向戲曲化演變,孕育著內在的因素。因而時殿元等人從群眾喜愛《王小趕腳》的化妝上演得到啟發,逐漸把琴書中的三小(小生、小旦、小醜)為主的小節目,如《站花墻》、《蘭橋會》、《登雲休妻》、《鴻鸞喜》、《丁僧掃雪》、《拾玉鐲》、《王定保借當》、《三打四勸》、《後娘打孩子》、《王天保下蘇州》、《王汗喜借年》等,改為化妝登臺,從唱琴書發展成了演小戲。[鳳陽歌]也逐漸演化成了呂劇的基本板式──[四平調]。由於劇目大都是反映小姐、公子、兒媳、公婆等男女愛情、家庭論理的戲,而且情節逼真,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很受群眾歡迎,因此不少唱坐腔(山東琴書)的藝人,先後改演小戲,在膠東、魯北壹帶流傳開來,如蓬萊、掖縣的蹦蹦戲,濟陽壹帶的迷戲,都屬於流傳後派生的。流傳越廣,叫法越多。有的說叫捋戲,因為伴奏主樂器是墜琴,拉時是用四個指頭上下不斷的捋弦;有的說叫閭戲,意思是屬於街坊鄰裏的家鄉戲;有的還說由於藝人外出搭班,都是壹村,同姓同族,甚至是壹家子或兩口子,所以叫呂戲。

山東琴書的相關節目山東琴書的傳統代表性節目很多,長篇有《白蛇傳》、《秋江》及移植來的《楊家將》、《包公案》、《大紅袍》等多部,中篇有《王定保借當》、《三上壽》、《梁祝姻緣記》等七八十部,短段兒多為早期小曲子節目中傳承下來的經典之作。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山東琴書得到新的發展,流行範圍擴大至山東省以外,經過加工整理的優秀傳統節目《梁祝下山》等及新創作的中篇《奪印》,短篇《十女誇夫》、《姑娘的心願》、《鋦瓷盆》都有重要影響。

山東琴書的發展現狀二十壹世紀的重生期即“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時期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山東琴書等其它民間藝術受到影視、現代媒體、人類經濟意識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正逐步被邊緣化,每況愈下,前景堪憂,甚至達到頻臨滅絕的危險境地。菏澤學院在“弘揚民間音樂文化,傳承民族藝術瑰寶”等重要理念指導下,確立了以菏澤市民族民間音樂為辦學特色的目標。於2004年春,將山東琴書納入到音樂系特色課程建設項目,選拔院系優秀學生去學習山東琴書,比2007年山東琴書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早了三年的時間。使這門壹直流傳於民間的古老曲種走進了大學課堂。特聘李巧蓮教授(原菏澤市群眾藝術館副館長、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市曲協副主席)和孫明祥(菏澤藝校專職琴書教員、民間曲藝專家)老師來校執教。在院系各級領導的關心與扶持下,在專家學者與音樂系理論研究室的***同努力下,使山東琴書煥發了新的生機,有了新的發展。他們不拘泥固有的琴書流派風格,融會貫通,推陳出新,使用新的演唱風格,以小型民族樂隊形式伴奏,采取了編曲、配器等手段,改編並創作了壹批新的琴書唱段。2006年由龔雲平、徐炳群和馮曉群執筆創作的新編琴書小段《送金匾》,在首屆“趵突泉杯”山東省曲藝大賽中,獲創作、演唱優秀節目獎;由琴書班學生蘇海建、仝夢瑤、劉兵、李美英演唱的《親上親》獲三等獎。2008年,在山東省第二屆大學生文藝匯演中由武曉東、王萌、桑世華等演唱的山東琴書《新村新事》獲壹等獎,並於2009年3月獲全國第二屆大學生文藝匯演三等獎。2010年4月,由桑世華、張亞軍、李龍、李莎等演唱的《喜事多多》獲菏澤市第三屆農村文化藝術節最佳表演獎。

  • 上一篇:奧匈帝國的軍事
  • 下一篇:帶妳了解,京劇服裝分類都是怎樣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