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幼兒園傳統文化室制度

幼兒園傳統文化室制度

幼兒園中的傳統文化 壹、以豐富的視聽環境營造傳統文化氛圍 《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環境可謂幼兒的第三任教師,在傳統文化的環境熏染下,幼兒通過與環境互動,能夠直觀感受傳統文化的不同表現形式。 (壹)利用傳統文化要素進行園所文化建設 幼兒園在園所建設上可采取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如,把戶外休閑區建成中式園林,讓幼兒置身其中領略中國傳統園林的特色。室內裝修也可借鑒中式風格,如,幼兒活動區域的天花板用中式窗欞格吊頂,既美觀,又能懸掛師幼美工作品。幼兒活動區域可配備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設施設備,如,彩色瓷盆養金魚、小藤椅、風箏、茶具、竹木屏風、中式儲物櫃、小盆景、竹馬搖椅、筆墨紙硯、折扇等,這些物品既能傳遞民族文化信息,又能供幼兒在生活或遊戲中使用。當然,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需請專業人員進行整體設計,註意對傳統建築風格的巧妙借用或改造,使之更符合兒童的心理;還需註意傳統與現代、中式與西式風格的協調和轉換,避免為突出傳統而破壞園所文化的和諧。 (二)選用反映傳統文化特點的材料布置公***環境 幼兒園可以選用壹些能夠集中反映傳統文化特點的材料圖片和實物陳列於公***環境。例如,在幼兒園公***區域如樓梯、過道、走廊,將印有國畫、書法、古代人文景觀、民間器物、民俗活動等反映傳統文化的掛歷、畫報、照片、扇面等,張貼或懸掛在墻面;將具有中國特色的工藝品、器皿等只可觀賞的實物擺放在走廊或樓梯的墻角、窗臺、博古架上。師幼、家長走過時,可以隨機欣賞。這些圖片與實物每個月更換壹批,不僅營造了傳統文化的氛圍,也給師幼、家長提供了認識傳統文化的教材。幾年下來,幼兒通過對這些畫面、實物的觀賞,能了解大量傳統文化常識,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形成初步的感性認知。 (三)利用語音材料創設聽覺環境 傳統文化教育除了借助可視的畫面與實物外,還可以借助可聽的音樂與語言。我們在幼兒壹日生活中安排多個時段播放民間歌謠或民族樂曲,創設聽覺環境。如,在幼兒晨運和戶外活動時,播放歡快而富有節奏感的、或唱或說的童聲民謠以及歡樂、喜慶、有趣的民樂;幼兒進餐、自選活動、入睡前和午睡起床時,播放抒緩、優美的民樂。這些音樂壹般兩個月更換壹套,每套約20個曲目。需要註意的是,在這種環節,音樂或語言只是背景,旨在通過聽覺環境的營造,使幼兒置身於更為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中。無論是音樂還是童謠,都不能強求幼兒學會什麽,尤其不要求他們會背誦若幹首童謠。例如,有的幼兒對有節奏的朗誦感興趣,可以停下主體活動,守在音箱旁全神貫註地聽;而有的幼兒對這些聲音從來沒有刻意關註過,但這並不阻礙相同的聲音通過兩個月多次的重復在他大腦中留下痕跡。這種做法就是通過環境給幼兒形成類似“印刻”的效應。 (四)利用社區資源開展傳統文化教育 在豐富、活潑的幼兒教育課程的要求下,幼兒教育必須走向社區,傳統文化教育尤其如此,許多傳統文化還以各種形態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如,廣州市天河實驗幼兒園毗鄰的天河公園裏,有曾在世界園林博覽會上奪冠的粵暉園、在日本獲獎的嶺南園林精品粵秀園、莊嚴的鄧世昌衣冠冢等,該幼兒園就利用這些資源對幼兒進行園林、建築、書法、楹聯、雕刻、盆景等藝術和祭奠、慶豐收儀式等民俗文化的教育。壹般而言,幼兒園所處的街區、城鎮往往有地方特色小吃店或小吃街、民間工藝店、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祠堂等,這些都是師幼參觀、學習傳統文化的場所。此外,有的社區或商家在傳統節日前,安排多種有民間特色的娛樂、紀念活動,成人可帶幼兒參與其中適合的項目。有的家長所從事的工作與傳統文化有關,比如國畫畫師、傳統手工藝者、傳統樂器演奏員、粵菜廚師等,幼兒園可組織師幼到他們的工作場所參觀,也可請家長進園開展相關活動。總之,社區資源為傳統文化教育拓展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要重視並善加利用。 二、以傳統節日為載體開展有層次的主題活動 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傳統節日,這些內涵豐富的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逢年過節,傳統民俗氛圍濃厚,活動豐富,深受幼兒喜愛。這為幼兒園開展以節日為載體的主題活動提供了有利的社會條件。因此,基於節日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已成為幼教工作者的***識。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結

合本地風俗,選定可開展主題活動的節日,包括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最隆重的春節在幼兒的寒假中,而開學時的元宵節可作為春節的延伸,因此我們往往將這兩個節日聯接在壹起開展主題活動。 (壹)突出節日活動的層次性 幼兒在園幾年,就要過幾次相同的節日,如何讓這些節日體現特色,激發幼兒的興趣?教師對不同年齡段幼兒過節的總體目標設置不同,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所選擇的主題活動的內容與形式也各不相同,要使幼兒每次過節都感到有新意並樂於參與。例如,小班幼兒側重於對節日氛圍的感受和典型性節日活動的參與,中班幼兒側重於對節日內涵的體驗與初步的理解,大班幼兒側重於對節日發展過程的了解、對節日活動內容的展現與豐富。根據幼兒興趣、能力和生活經驗、班級資源等因素,每個班開展節日主題活動的時間可長可短。長的達兩個月之久,如大班幼兒在元旦後就進入春節的籌備階段,開學後展開為期壹個月的“過春節、鬧元宵”主題活動;短的可能只是節日前後壹周的小型主題活動,甚至只是節日當天的“應節性”活動。 (二)重視“節日”課程建設 “節日”課程可以作為全園性工作。我們的主要做法是:幼兒園業務園長在節日前半個月就搜集好相關資料放置在教師“辦公平臺”上,提醒教師設計節日主題活動計劃;節日前壹至兩周美術專科教師布置相應的公***環境,為整個園區營造節日氣氛;各班在節日前後壹段時間內進行主題活動,師幼***同以活動作品來布置班級環境;節日當天或前壹天廚房提供兩三次“應節”食物;園區或級組根據需要組織教師、幼兒甚至家長參與的大型節慶活動。在“節日”課程中,家長的參與和支持尤其重要。壹是需要家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幫助幼兒積累真實的過節經驗。主要的傳統節日最終是家長帶孩子在家過的,家庭怎樣過節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真實體驗和經驗的積累,以及對節日內涵的理解,而這些因素又會影響到主題活動的開展。二是需要家長在過節時收集圖文資料。三是需要家長參加親子活動。四是需要家長特別是祖輩擔任助教,為幼兒示範或講解關於節日的壹些傳統習俗。家長通過參與幼兒園組織的節日活動,被感染、帶動起來,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讓他們也感受到傳統文化教育對幼兒的意義與價值,對傳統文化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認同,進而轉化為行為上的支持。 三、在常規活動中有機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幼兒園壹日生活皆課程”,傳統文化教育也可以滲透到幼兒壹日活動的多個環節或常規活動中。 (壹)在幼兒壹日活動的多個環節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對仗工整、優美凝練、富有音樂感和畫面感的古詩是中國傳統語言藝術的傑出代表。幼兒普遍對有節奏、押韻的語言敏感、有興趣。因此,選擇與幼兒生活經驗相關的、四句的五言或七言古詩,引導幼兒去欣賞和理解,是可行的。比如我們設計了“每周壹詩”的活動:每周壹升旗儀式上,業務園長根據節氣、節日或季節變化、相應事件等,有針對性地選擇壹首古詩,由壹位朗誦水平較高的教師進行朗誦,帶領全體師幼誦讀壹到兩遍,並對詩歌的背景和表達的意思予以解釋;各班教師在幼兒活動室的閱讀區(或語言區)設置“每周壹詩”的角落,將與該古詩相關的圖片、文字、音像等材料投放其中;教師在壹周內多次利用幼兒在園壹日生活中的不同環節,結合多媒體教學軟件教孩子朗誦詩歌、整體認讀詩中的常見漢字、欣賞詩歌表達的意境與畫面、介紹與詩歌或詩人有關的故事;幼兒園通過家園聯系平臺公布“每周壹詩”,家長在家可根據孩子的興趣與註意力進行隨機交流,或給孩子補充相關的背景知識。需要強調的是,“每周壹詩”活動主要是讓幼兒感受古詩的審美和語言特點,了解相關的傳統文化信息,不要求任何幼兒必須背誦若幹首古詩或認讀多少漢字。 (二)以靈活、多變的形式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課程與教學例如,在餐前、離園前等某些過渡環節,教師可選擇壹些成語故事、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等講給幼兒聽,或者借助多媒體播放這類故事的動畫短片、傳統相聲與說書的錄像等;散步時,教師帶領幼兒觀賞園內的傳統文化環境;結合傳統節日,在戶外遊戲和區域遊戲中投放適合相應年齡幼兒玩耍的民間遊戲材料,幼兒也能興致盎然地參與其中;中班幼兒學習用筷子進餐前,教師可圍繞筷子解釋與進餐相關的傳統習俗;每年大班畢業典禮或其他重大的文藝表演會上,安排兩個“中國風”的節目,如教師的民樂演奏、親子民族服飾秀、傳統故事表演、家長戲曲表演、師幼古詩說唱或表演唱、武術表演等。 (三)選擇適宜的教材進行傳統文化教學

在傳統文化教育過程中,幼兒可能對某些題材感興趣並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在這種情況下,除了主題探究活動外,選擇適合的內容,在五大教育領域均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成為傳統文化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徑。語言教材包括古詩、童謠、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音樂教學主要是粵語民間兒童歌曲與搖籃曲的學習與欣賞、傳統音樂知名曲目賞析、少量的粵劇和京劇賞析;美術教學包括傳統美術作品與工藝品的賞析、傳統美工形式的創作嘗試;體育活動主要是學習傳統體育遊戲的玩法並靈活應用。在傳統文化活動中,各學科的內容可以相互滲透,界限並不特別清晰,這有別於嚴格意義上的分科教學。比如,在古詩欣賞後進行國畫創作,或是對題詩國畫的賞析,就是將語言教學與美術教學相結合,相互滲透。這種做法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古詩的意境美以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她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種類繁多,具有鮮明的自身特色。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中的某些內容無疑具有時代局限性,有些甚至是違背現代科學的。因此,並非所有的傳統文化都具有傳承意義。幼兒教師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時要懂得取舍與揚棄,在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上,要結合幼兒教育的特點和實際,善於運用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價值觀對傳統文化予以選擇,

  • 上一篇:女性如何突破社會對自己的束縛和限制?
  • 下一篇:廣西壹新娘回村,全村出動迎接新娘,妳如何看待村民的做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