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派認為以儒、釋、道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佛家代表人物釋迦摩尼、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認為幼兒越早接受傳統文化教育越好,如:經典誦讀、伏羲教育幼兒園、私塾、社區學堂等等。
反對派則趨之若鶩,認為幼兒園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是開歷史的倒車。
我們來看看,古今中外是怎樣評價和開展傳統文化。
古代,老子和孔子有過壹次會面。老子對孔子說,第壹,妳所鉆研的,多半是古人的東西。可是古人已經死了,連骨頭都爛了,不過剩下那麽幾句話。妳不能把這些話看得太死。第二,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生的是時候呢,固然應該出門坐坐車,闊綽壹下;如果生的不是時候,只要過得去,也就算了。第三,我聽說有句老話,會做買賣的都不把東西擺在外面,有極高的道德的人都是樸實的。妳應該去掉驕傲,去掉很多的貪念,去掉壹些架子,去掉壹些妄想,這對妳都是沒有好處的。壹切事情不要太任自己的性,這樣在家庭也不合適,在朝廷也不合適。我要告訴妳的,就是這些話了。
由此可見,我們的古聖先賢對於傳統文化是非常客觀的,並不是教條式的沿襲,而是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因人而異。
有許多經驗至今都有極高的使用價值。比如:《朱子家訓》中的“堂前教子,枕邊教妻,對癥下藥,量體裁衣。”還有,對呵護孩子身心健康有重要的意義古人教子“七不責” 對眾不責,愧悔不責,暮夜不責,飲食不責,歡慶不責,悲憂不責,疾病不責。
在近代,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是佛門弟子,皈依了虛雲長老。有壹次在武漢,毛澤東問周恩來:“為什麽妳辦事總是那麽圓滿?”周答:“主席,我除了馬列,還有佛法。” “妳皈依了哪壹個?”“虛雲老和尚。”“這虛雲老和尚何許人也?”“虛雲老和尚是當代高僧,他父親是泉州知府,父親和叔叔就他壹個男兒,給他討了兩個老婆,可他出了家,拾樹葉充饑,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毛澤東被周恩來說的心動,要周將虛老叫來武漢,虛老不肯:“自古法王大於人王,毛澤東要皈依,叫他到南華來。”結果是,毛不來,虛不去。皈依就此告吹。最能夠體現周恩來的佛學造詣的還有他著名的“上馬殺賊,下馬學佛”的題詞。
在國外,1988年1月在巴黎召開的主題為“面向二十壹世紀”的第壹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國際大會上,參會者經過四天的討論所得出的結論之壹:人類要想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要從2500年前的孔子那裏去汲取智慧。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便在所寫《不戰而勝》壹書中寫道:“東歐進行積極的和平變革的時機成熟了”,“東歐***產主義者中間巳經出現了信仰的完全失落”,“我們的目標是使東歐國家‘芬蘭化’”
當有壹天,中國的年輕人已經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教導和他們的傳統文化,就不戰而勝了……
今天,全日制私塾,八成網友支持。成都5名3~12歲的孩子在出租房內進行全日制學習,語文教材是四書五經,英文教材是《聖經》和《莎士比亞文集》。對於這間家庭作坊式的私塾,教育部門表示有違義務教育法,應該叫停。而這壹叫停令卻引發很多網友的反對。支持者認為傳統教育體制存在弊端,在目前社會需求越來越多元化的環境下,我們應該寬容壹些,容許壹些差異化的教育方式存在。反對者認為家長不應拿孩子做試驗則用了壹個故事來對私塾表示反對:“莊子講過壹個故事,有年輕人想學‘屠龍術’,花費了千兩黃金,耗費三年光陰,最後落得個‘技成而無所用其巧’的結果。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類似的‘屠龍人士’,他們自以為高超的本領實際上只是非常不切實際的花招。”
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對待傳統文化,讓傳統與時代同行,繼承性的發揚光大。根據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特征和年齡特點,既不強化訓練,也不機械記憶,通過多種活動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當中國人都穿西服的時候,再過五百年,我們中國人會不會再向西方人學習他們身上的孔學文明?
當韓國人把端午節申請成他們的非物質的世界文遺產。韓服、韓劇、韓食等“韓流”來襲時,我們剩下的還有什麽?現在,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開設了中文課,有很多地方還設孔府學堂。中華文明,已經漸漸地得到世界的認識。這得益於中國的強大 。
宇宙浩瀚、星漢燦爛,人類熱愛美、追求美的心願都是相同的,如何揚棄的運用中華傳統文化,讓美好的傳統常駐人間,是時代對每壹人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