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紅、黃
婦女著百褶裙、戴頭帕,生育後,可戴帽或纏帕,喜佩耳飾、手飾,戴銀領牌。傳統衣料以自織自染的毛麻織品為主,傳統色彩為黑、紅、黃三色。圖案紋飾多為雞冠、羊角、火鐮、蕨草、窗格等動植物和生活物品。
男子頭纏中髻,不同次方言區的樣式不同,左耳戴蜜臘珠、銀耳環等飾物。男褲在北部方言區根據不同的次方言有“大褲腳”、“中褲腳”、“小褲腳”之別。
擴展資料
服飾文化
1、依若式
流行於四川美姑、雷波、甘洛、馬邊、峨邊等縣和昭覺以及雲南巧家、永美等縣的部分地區,即操“依諾”土語,俗稱大褲腳的彜族地區。
2、所底式
主要流行於四川布拖、普格縣及金陽、寧南、會理、會東、德昌、西昌、昭覺、鹽源、米易等縣和雲南元謀、華坪等縣的部分地區,即操“所底”土語,俗稱小褲腳彜族地區。
3、烏蒙山型服飾
烏蒙山自古以來就是西南彜族文化的發祥地,過去山地彜族服飾與涼山服飾大同小異,明、清以來,服裝款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烏蒙型服飾過去多以毛、麻織品為主,現多用布料,色尚黑,多為青、藍色。其基本款式為大襟右衽長衫、長褲。女服盤肩,領口、襟邊、裙沿有花飾。烏蒙型服飾分威寧式和盤龍式。
4、紅河型服飾
主要流行於沿哀牢山流徑滇南的紅河水系區域。本型男裝各地基本上致,多為立領對襟短衣、寬襠褲;女裝則多姿多彩,其款式既有長衫,也有長衣和短裝,大多衣外套坎肩,普通著長褲,系圍裙。頭飾琳瑯滿目,尤喜以銀泡或絨線作裝飾。紅河型服飾為元陽式、建水式及石屏式。元陽式主要流行於雲南元陽、新平、紅河、金平、綠春,江城、黑江等縣山區。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彜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