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怎樣培養低年級學生國學經典誦讀情趣

怎樣培養低年級學生國學經典誦讀情趣

什麽是國學?為什麽要學習國學?國學,壹國所固有之學術也。國學和文學數學的意思不同,並非是國家之學或者治國之學。壹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以國學大師章太炎《國學講演錄》所分,則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由此可知,國學是壹個國家固有的文化,是壹種文化的傳承。怎樣在低年級小學生中進行國學經典的誦讀與欣賞我就這方面做壹個淺嘗式的論述。

壹、興趣的培養

國學博大精深是終其壹生也學不完的經典,而興趣卻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對於國學的最初認識我個人認為是建立在誦讀與欣賞的角度,很多人認為“古文艱深難懂、枯燥乏味”怕孩子們很難接受。其實,任何壹門知識的學習都存在樣的矛盾和問題。在給孩子講解國學時,要根據他們的理解能力,解釋的深度和廣度也是不壹樣。比如“凡是人,皆須愛”,五六歲的孩子可以跟他講懂得愛就是替他人著想,而十歲左右的孩子應明白尊重和理解壹個人也是愛的表現。國學的誦讀不同於課文的誦讀,意在讓孩子們了解和體會,體會詞匯語句的韻律之美與語言文字的精巧與貼切,朗朗上口卻又言簡意賅。壹篇《千字文》通過誦讀與講解,既讓孩子們了解了自然,了解了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又特別提高了孩子們識字量,讓我從中體會到了國學誦讀帶來的收獲和喜悅。

二、國學與心智

當下,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各類信息大量的湧入,很多人對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不知道在這風起雲湧的時代變革之下何去何從,整日裏哀嘆生不逢時,懷才不遇,時代的不公,卻從未從自身去尋找根源。這就是心智的不成熟與孱弱,無法正確的理解和分析眼前與當下的環境需要怎樣的人生目標與眼光。而國學的學習卻能打開這道潤澤心智之門,國學誦讀不是為了教國學而誦,重要的是的是發揮其‘立德、啟智、育美’的功能,在生活中切切實實地用國學規範孩子的言行,或者說用國學裏的格言指導孩子做事。因此,讓孩子誦讀、聽老師講解、背誦國學不是最終目的,關鍵是通過日常生活中具體的場景,讓孩子感同身受,理解其中的意思。

比如,《弟子規》中所說的“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汙穢”式教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回家後脫下的衣物要放在固定位置,不要亂扔亂放,以免汙損褶皺,用的時候找半天。再比如,當孩子說話不算數時,答應自己收拾玩具,或者看完壹集動畫片後不再看第二集,結果又反悔、耍賴。這時候的“言必信,行必果”來教育孩子,孩子在記誦的過程中能潛移默化地接納它們,逐漸養成美德,讓孩子明白更多的做人道理。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勞、勤儉持家、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所有這些,都對維系家庭、社會、國家的和諧穩定起到了巨大的調節作用。從博大精深的國學經典中汲取營養,從小在孩子的心靈深處紮下善根,培育孩子敦厚善良的心性,必將對孩子壹生的幸福產生積極影響。

三、小學生誦讀國學經典的優長處

古人雲:蒙以養正聖功也”。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年養誌,成人養德。好的環境孩子耳濡目染,不健康的東西對孩子也是潛移默化。放眼當今社會,信仰缺失、道德失範的問題屢見不鮮,“我爸是李剛”、“李雙江之子撞人”等事件屢屢見諸報端,也從另壹個角度說明當今教育存在“重智輕德”的現象。壹些學生不懂感恩、自私自利、貪圖享受,令人憂慮。人的素質養成關鍵在青少年時代,加強未成年人的德行教育,不失為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的良策。同時,這也是應是貫徹“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小學生誦讀國學經典有哪些優長之處呢?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學習方面:記憶力的鍛煉;在小學的教育階段反復誦讀是兒童的自然喜好,十三歲之前孩子記憶旺盛期背書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如果在其記憶力正發展的時候加以訓練,其記憶能力會達到較高的程度。專註力提升,看似不經意的誦讀,只是左腦的訓練而已,然而,就因為在背經的過程當中,完全松懈、有趣,也就是說,在讀經背經的過程孩子們壹而再,再而三地有機會舒解身心壓力,並能在潛意識下互動的過程中加強了創造力、靈感、註意力、判斷力及記憶力的訓練使左右腦協調平衡,開發大腦潛能。

品德方面:不論是心理學的研究或是壹般人成長的經驗,我們了解:四歲到十三歲這壹階段的兒童,因其知識未開,理解能力薄弱,仰賴父母之處尚多。然也因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純凈。古聖先賢們高瞻遠矚,不約而同地選擇四書五經及老莊等重要經典為主要教材,並以歷代公認的優美古文詩詞為輔佐教材,來教導兒童反復熟讀,進而鼓勵背誦。如此充分發揮其記憶力好的特長,背誦最有價值的經典,趁他心性純凈時,常常耳濡目染於對賢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潛移默化其氣質。經典的價值亦將伴隨其人生經驗的成長而茹吐芬芳、綻放光明,能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難題。而長期的誦讀熏習,可以養成他閱讀古文的能力,那麽,中華文化的智慧寶藏,將任其悠遊探取,深信必可陶冶他的性靈、開闊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

由國學經典的誦讀使我對自己的語文教學也有了相應的思考,語文的學習也壹樣,可分技能性、實用性的壹面和文化性、永恒性的壹面。技能性大體是認字寫字的問題,實用性則照顧他現實上所需用的語文技術和生活觀念。如此到了初中、高中,他除了認得壹些字外,其他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便不夠用,他必須再打基礎,這時他已經太忙,基礎打不起來了,他已不可能從語文教育學到深入的永恒性的東西了。若不是大學中文系的人,壹生便只能保有高中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他永遠成為壹個語文程度低落和人文素養蒼白的人。現在對小學生進行國學經典誦讀的培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在建立和完善語文學習的文化性和永恒性的壹面,使之即使成年也具備壹定的文化與文學素養,而不僅僅是識字。

  • 上一篇:年糕的味道是怎樣的?
  • 下一篇:手抄小報 中華民族的節日習俗文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