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
1、春節(正月初壹);
春節,即農歷新年,是壹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
2、元宵節(正月十五);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3、龍擡頭(二月二);
龍擡頭(農歷二月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擡頭”。
4、寒食節(清明前兩天)
寒食節歷史悠久,是源傳於我國北方的傳統節日,寒食節習俗有寒食、禁火、祭祖。由於北方寒冷,春三月氣溫上升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
5、清明節(公歷4月5日前後);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6、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
7、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乞巧節、雙七、牛公牛婆日、七姐誕等,是壹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8、中元節(農歷七月十四/十五);
中元節,原為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
9、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10、重陽節(農歷九月九);
《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壹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11、冬至節(公歷12月21~23日);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壹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12、除夕(年尾最後壹天);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壹天夜晚。歲末的最後壹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壹個晚上。除夕作為年尾的節日,源自上古時代歲末除舊布新、祭祀祖先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