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現代教育技術、尤其是多媒體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進入日新月異的時代,使得各種媒體所擁有的信息資源大幅度增加。 現代教育技術進入教學過程之後,使教學手段在傳統的書本、粉筆和黑板的基礎上,發展到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網絡化教學。隨著個人、家庭電腦的普及和網絡化發展,將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聯系更加緊密,逐步形成壹個網絡化教育體系和開放式教育環境。 由於現代教育技術的介入,音樂教育教學方式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面對著這樣的變化,我們如何將其運用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呢?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促使其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有助於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機能,創設豐富的課堂情境;還有助於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音樂的綜合文化素質。在這幾年的教學中,我逐漸掌握了音樂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之間的整合,讓現代教育技術更好地為音樂教學服務。因此,我也越來越喜愛和信賴多媒體技術。 [關鍵詞]: 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音樂教學、服務。 什麽是現代教育技術呢?現代教育技術是把現代教育理論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的現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體系。包括以下三個方面:教育教學中應用的現代技術手段,即現代教育媒體;運用現代教育媒體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方法,即媒體教學法;優化教育、教學過程的系統方法,即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實質上是信息的產生、選擇、存儲、傳輸、轉換和分配的過程。多媒體教學指的是信息載體,可以使文字、圖片、聲音、動畫等多種載體的集合。多媒體技術是對多媒體進行交互式整合的技術,集計算機技術、音像技術和通信技術為壹體,具有良好的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它增強了信息對於人刺激的程度和廣度,充分調動起人的視覺感官,使他們同時工作,從而擴大了人對信息的攝入量。簡單的講,就是運用錄音、錄像、投影、幻燈、電影、多媒體電腦等視聽設備鋪助教學。信息技術正是指用於上述壹系列過程的各種先進技術的應用,包括微電子技術、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技術、 計算機網絡技術 和遠距離通訊技術等方面。把這些技術引入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大大提高信息處理的能力,即大大提高教與學的效率。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音樂教學理念的改變,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有了長足的發展。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支持音樂教學設計、互動、分析與評價,進而支持教學過程。 壹、借力科技,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 音樂教學的壹個重要目標就是要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這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傳統的教學形式註重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講的津津有味,學生聽的昏昏欲睡。而多媒體教學系統通過聲、光、電的結合,為學生展示文字、圖片,播放音樂、聲音、動畫,用更直觀、形象、生動的方法,代替教師傳統板書和掛圖展示等手段,為學生傳授音樂知識。多媒體資源要根據本節教學內容應用選擇最佳的時機,這樣能夠增加教學內容的吸引力,調動學生的學習願望和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多媒體為音樂教學提供強大的表現力和多姿多彩的教學形式,為學生設置適當的情境,使他們身臨其境的感受古今中外的風土人情和世間萬物,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活潑生動的教學形式,為音樂的情感和審美提供條件和環境,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例如:在教學人音版16冊第六單元的《紅色娘子軍》壹課時,運用多媒體播放舞劇《紅色娘子軍》。大屏幕出現了翩翩起舞的娘子軍畫面,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芭蕾舞劇,更直接更直觀的欣賞作品,感受音樂的美和表現的情,激發學習的興趣。我發現學生這時候個個都瞪大眼睛看著多媒體的屏幕,生怕漏掉壹個細節。這時候我也乘熱打鐵,運用多媒體播放芭蕾舞的基本步驟,而他們自然而然就想學學了,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和動機,為音樂教學做了很好的服務。又如:在教學人音版15冊第三單元的《唱臉譜》壹課時,運用多媒體播放京劇的行當生、旦、凈、末、醜角色的臉譜,向學生展示了生動活潑、色彩鮮艷、聲情並茂的京劇臉譜和臉譜所刻畫的人物性格特征,使抽象變得具體,復雜變得明了,不見變得可見,學生再也不會似懂非懂、朦朦朧朧了。讓學生了解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中的壹種獨特的化妝藝術,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音樂的教學活動提供了有利的服務。又如:在教學人音版13冊第壹單元的《七子之歌澳門》壹課時,運用多媒體請同學們看中央電視臺播放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澳門歲月》中的主題曲《七子之歌澳門》。片中擔任領唱的年僅七歲的澳門小姑娘容韻林的那雙充滿童真的眼中仿佛註視著400年的澳門滄桑,蕩漾著澳門同胞的炙淚深情,她的演唱深深打動了億萬炎黃子孫的心,牽動著全世界正直善良的人的心。聞壹多先生創作的七子之歌抒發了愛祖國、愛人民的主題。運用多媒體,學生更能很好的理解如今愛的內容更寬泛,意義更深遠。壹個正直的公民,不僅要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而且要愛世界,愛人類,愛地球。學生能更好地感受其含義,而不是對三百年前的想象,是非常直觀的感受到歌曲的含義,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為音樂教學提供了最真摯的服務。 二、借力科技,運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機能,豐富課堂情境。 多媒體技術是視頻圖像、音響、圖形和文本借助於計算機硬件和軟件而實現的有機結合。教學中,通過語言、圖象和聲音的同時作用於學生的多種感官,讓他們左右腦並用,從而使學生的聽、唱、看等綜合能力得到進壹步提高。音樂形象是比較抽象的,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中學生,他們的生理、心理特點是好奇、好動、模仿力強,有自己的見解和理解,是屬於多種感官綜合運用的時期,他們的思維方式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如果還繼續停留在傳統以聽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對音樂形象的初步聯想就難以得到深化和發展,學生對學習音樂就容易失去興趣,音樂教學質量也難以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學中根據教學的需要,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創設壹個形象逼真、色彩繽紛、能動能靜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註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器官,並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人教版15冊第五單元的《五指山歌》壹課時,利用多媒體的視頻圖像播放本校學生本民族(黎族)已經失傳黎族紋身圖案,讓學生有所了解和認識,再播放黎錦圖片,學生感興趣,因為學生家裏都有壹些黎錦。這時再拿出黎錦,學生壹下就興致勃勃的參加討論了,再穿上黎錦,壹邊唱著五指山歌,壹邊做黎族舞蹈動作,學生自然樂在其中。多媒體課件恰恰就是集多種優秀的教學手段於壹身,前面的多媒體圖片做好了鋪墊,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角色,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都很好的調動起來了,豐富了課堂情境,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為音樂教學服務。又如: 在教唱人音版14冊第四單元《搖籃曲》歌曲壹課時,首先讓學生說說媽媽是怎樣哄小寶寶睡覺的,使學生對音樂形象和情緒有了初步的認識,再利用多媒體播放媽媽哄小寶寶睡覺的畫面,配上搖籃曲的音樂,學生的聽覺、視覺都用上,最後還不自覺地動起來、唱起來了,使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興趣盎然,並且童心大發,邊輕聲演唱歌曲邊模仿媽媽哄小寶寶睡覺的動作,感受催眠的風格特點,使原來單壹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充滿了趣味性,豐富了課堂情境,更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為音樂教學服務。 三、借力科技,運用多媒體,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音樂的綜合文化素質。 隨著個人、家庭電腦的普及和網絡化發展將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聯系更加緊密,逐步形成壹個網絡化教育體系和開放式教育環境。以往音樂教材的視角只是單純從音樂到音樂,很少從文化的角度去思考。新課標實施以來,已重視從音樂文化上去開拓,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系,還強調與文學、歷史、地理、民族、宗教、哲學等其它學科的聯系,現在教學活動要求網絡化。在教學活動中,改變過去教學內容主要來自於教科書的單壹狀況,強調培養學生從網絡資源中獲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組、創造教學內容的能力,養成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獲取信息、資源的能力和習慣,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綜合文化素質。例如:在學習音教版15冊第二單元《走進西藏》這首中國民歌時,就要求學生利用互聯網進行課前預習,把藏民族的風情、語言、建築、服飾、歌舞等素材進行理解、歸納,並能在課堂上對它進行講解,教師再用多媒體課件,把學生講解到的知識點展示出來,這樣學生學習到了西藏許多知識。音樂中有許多文化,許多文化也都在音樂中滲透。如果教學中只是老師用圖片、語言等方式教授,是難以達到教學目的的。學生巧用互聯網把藏族的各種文化資料進行理解歸納,而教師運用多媒體把藏族的各種文化資料做成課件,直觀具體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去感受、體會,既自然又真實,學生既學會了歌曲又了解了這個民族,更重要的是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綜合文化素質,為音樂教學服務。 綜上所述,現代教育技術和音樂教學的整合,現代教育技術給音樂教學帶來的新形勢和重大變革,豐富、開闊了學生的音樂生活的範圍和音樂視野,大大擴展了音樂教學的容量和空間,極大的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支持音樂教學設計、互動、分析與評價,進而支持教學過程。教師要利用好現代教育技術,為音樂教學服務。
上一篇:慈溪旅遊必去十大景點下一篇:我國民間傳統彩塑藝術源遠流長,更具地方的特色,妳還了解哪些地方的彩塑,能簡單介紹它們的特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