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我們遺失了哪些中國傳統文化?

我們遺失了哪些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很多都已經被丟失,遺棄,被滿族篡改和刪除!!!

看罷中華歷史,只能感嘆,來自滿蒙的劣制文化的喧賓奪主,用醜陋的馬褂和旗袍替代了高貴典雅的漢服,用奴性的冷漠和無恥替代了中華傳統美德的壹切。而這種遺毒仍在繼續流淌。

次次剃發易服、圈地運動,份份“禁書令”、“禁海令”,場場動輒萬人“誅九族”的文字獄,殺盡了最後壹位有智能有骨氣的漢人,抄盡了最後壹本閃著星點思想火花的書籍。海瑞大膽直言的陣陣清風,顧憲成東林講學的縷縷回音,徐光啟渾天儀前躑躅的片片背影,都已從歷史的長河中被抹去。只留下禍患百年的愚昧與奴性。

《大清律例》也說:“造賣印刷者,系官革職,軍民杖壹百,流三千裏;買者杖壹百,徒三年;看者杖壹百。”

想來,倭人的“奴化教育”也只能望而興嘆,始皇的“焚書坑儒”也要自慚形穢。

然而,我們乖巧地穿上了所謂的“唐裝”和旗袍,萬馬齊喑著“文化輸血”。

應該澄清的是,魯迅批判“吃人的歷史”實乃批判滿清遺毒;五四先烈的文化革命本是要革“辮子文化”的命;真正的漢族文化早在三百年前便戛然而止了。魯迅後來所說的“這辮子,是砍了我們古人的許多頭,這才種定的”,中國歷史上大概沒有壹個王朝像清代這樣,反清的旗號從清初延續到清末余有二百多年。

有別有用心者正在篡改著先人的用意,以期更完美地埋葬我們的傳統。

我們乖巧地繼承著只有兩百年歷史的流氓文化,卻以“龍的傳人”自詡,不覺得羞恥?

當然,既然繼承著無賴氣質,又怎麽會覺得羞恥。

中國人不弄清文化閹割與文化融合的區別,硬是要說那是“學習”、“借鑒”、“融合”過來的,正如不知道熱情握手與互扇耳光的區別,不明了見義勇為與流竄強奸的區別,愚昧到了可悲的地步。

壹旦有人覺醒,想穿上仍然飄逸華美的漢服,想重現真實的歷史,重新找回那份久違的尊嚴與自豪時,壹些人便小醜似地為其壹壹戴上帽子:“大漢族主義”、“極端民族主義”、“民族分裂主義”、“國家安定團結局面的破壞者”,口誅筆伐。

於是,“中國人在背叛偉大的先輩”便出自壹個韓國女大學生之口。

“辮子戲”在上演。

屏幕上,珠光寶氣的皇上、貝勒、阿哥、格格們,面對著滿堂太監和奴才的翹臀,得意地接受著觀眾的朝拜。

《某某大帝》、《某某格格》、《某某王朝》、《某某風雲》和各種“戲說”乃至“正史”,流水線生產般新鮮出爐,重復著散發著腐臭的謊言。

本該澄清這壹切的文化精英們,卻又壹次選擇了背叛,爭先恐後地湊到鏡頭前,絞盡腦汁令這些遺毒圓滿

壹批批紀念館拔地而起,供奉著洪承疇,尚可喜和吳三桂。

壹群群意氣風發的專家學者歌舞升平,為漢奸人格、屠夫氣質、奴才原則樹碑立傳。

“辮子戲”的泛濫不再僅僅意味著審美的缺陷,而開始預示著文化的斷層,脊梁的夭折。

壹個不知道尊敬自己英雄,壹個歌頌自己屠夫,壹個缺乏誠信的民族只是韃靼文化繼承者,大陸沒有華夏,華夏不在中國。

有人說:唐宋在日本,明在韓國。大清在中國。信乎!

因為禮曰:“華夏重信義,而胡人無。”

今天的我們,絕對是炎黃的恥辱!

---------------------------------

魯迅曾經這樣評價:不能說話的毛病,在明朝時還沒有這樣厲害的;他們還比較地能夠說些要說的話。待到滿州人以異族入侵中國,講歷史的,尤其是講宋末的事情的人被殺害了,講時事的自然也被殺害了。所以,到乾隆年間,人民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來說話了。

崖山之後無中國,閻吏之後無漢人

  • 上一篇:戲曲學校有哪些
  • 下一篇:請問杜鵑花是什麽顏色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