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貿出口存在的問題大致可以總結為: 1.我國國有外貿企業壟斷經營權的逐步取消。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擁有外貿經營權的國有外貿企業享受獨有的配額和許可證優惠,這是其他所有制企業所不能享有的。當前我國國有外貿企業依然享有這壹優惠。然而,我國經濟體制正在經歷著由傳統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而市場經濟壹個最根本的特征是平等競爭,任何經濟主體都不能享有壟斷特權。這樣,國有外貿企業配額和許可證壟斷的逐步取消便勢在必行。而且,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國有外貿企業壟斷經營權的取消是其中重要條件之壹。因為世貿組織要求其成員不應由於所有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否則就構成了歧視。這樣,我國國有外貿企業所享有的配額和許可證優惠的逐步取消便在所難免,因而將面臨著更大的外部競爭壓力。 2.我國外貿經營權的逐步放開,使國有外貿企業面臨著更多的競爭對手。當前我國外貿經營體制正在向著縱深的方向發展,進出口企業正在經歷著從審批制向登記制的轉變過程。這壹轉變允許有能力經營外貿業務的其他所有制企業開展這項業務。不僅如此,我國已允許國外企業在我國開展進出口業務。這樣,我國國有外貿企業便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其中還有來自國外的跨國公司。可以想見,我國國有外貿企業在新世紀將面臨著更多的競爭對手和更大的競爭壓力,其生存環境是越來越困難了。 3.我國國有外貿企業的傳統經營模式面臨變化著的外部環境的挑戰。在傳統的計劃經濟時期,我國國有外貿企業並無自己的產品生產基地,實行的是“買斷制”和“收購制”的經營模式。然而,隨著我國外貿經營權的放開,其他所有制的外貿經營企業和工貿聯營企業的不斷湧現,國有外貿企業的貨物來源便日益成為壹個問題,國有外貿企業“買斷制”和“收購制”的傳統經營模式已出現了危機。可以斷言,如果我國國有外貿企業不進行根本性的變革,未來能否生存都成為問題。 4.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也對我國國有外貿企業形成了巨大的挑戰。當前世界經濟的壹個顯著特點是普遍性的生產過剩,特別是工業制成品的過剩。世界工業制成品的生產過剩給意欲拓展國際市場的我國國有外貿企業經營無疑增加了難度。而且,在有限的世界工業品銷售市場上,各國各地又都千方百計地進行爭奪。這壹爭奪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開展而更加激烈。世界範圍內的貨幣金融動蕩尚未徹底消除,許多國家的幣值仍然低估。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世界經濟金融的穩定,我國政府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勢必給國有外貿企業拓展出口市場造成更大的壓力。我認為,這種局面迄今為止並未有壹個根本性的轉變。盡管自1999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出口貿易已出現了反彈,但增長的基礎並不穩固。因而,我國國有外貿企業面臨的外部挑戰是巨大的。而當前我國國有外貿出口所碰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又可總結為: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對外貿易已發展成為國民經濟壹個新的增長點。近兩年來隨著外貿體制的改革,又進壹步調動了外貿企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出現了壹些新情況和新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和探討。 1.外貿體制改革後,要強化宏觀調控措施。1994年,國家對外貿體制進行了改革,實行統壹政策,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平等競爭的新機制。實踐證明,新機制的推行,調動了企業的積極性,促使企業放開經營,到市場經濟海洋中去求生存、求發展。但從目前情況看,外貿方面微觀搞活的欲望很強烈,而宏觀調控措施還不夠有力,有待加強,特別是要在宏觀指導下發展規模企業。現在外貿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難度不小,壹是規模小,無固定貨源基地;二是各自為政,擡價搶購,削價競銷;三是對外經營秩序有待規範。因此,當務之急是在宏觀指導下發展規模經營,即按照不同地域、不同層次或大小相當的企業組成外貿企業集團。聯合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以省專業公司為“龍頭”和市、縣公司組成“專業外貿集團公司”;或跨行業組成貿工、貿農、貿技、貿貿集團公司。集團成員在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時可以相互協作,增強實力、壹致對外,***同發展,並為今後發展跨國公司,走向國際市場創造更好條件。 2.外貿企業要改變過去的經營模式。 外貿體制改革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壹項重大舉措。改革後的外貿體制要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外貿企業則要改變過去體制沿襲下來的經營模式,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求得發展。 當前省內外貿企業可分為三個層次或者三種類型:即省級專業外貿公司、市級專業外貿公司和縣外貿公司。外貿體制改革後,省級專業外貿公司仍處在龍頭地位,不同的是由原來的定向組織貨源變成按價值規律組織貨源。市級專業公司在經營中原來處於上下銜接的位置,外貿體制改革後,具有更大的靈活性。目前,縣外貿公司經營最為艱難,原來只為省、市級專業外貿公司提供貨源,外貿體制改革後,要單獨開展對外貿易,難以尋找客戶。從以上問題看,外貿企業在新舊體制的過渡期,經營方式也應作相應的轉變。壹是將原來計劃經濟的經營方式轉變到市場經濟經營方式上來,即按價值規律辦事,根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供求關系確定企業的經營方向。二是將原來外貿公司壹級依靠壹級的經營路子,轉變到“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自我約束,平等競爭”方面上來,變被動為主動,變“坐商”為“行商”、積極主動地到市場上尋找信息、尋求客戶、敢於和強手競爭。三是由過去壹個市場轉移到兩個市場上來,即過去開展對外貿易,只在國內市場組織貨源,現在既要利用國內市場又要到國際市場上去,通過考察,並參與舉辦各種展銷會、洽談會,尋找外商。既要在國內市場組織貨源,還要到國際市場上組織貨源,開展對外貿易。 3.隨著匯率、利率、稅率改制,外貿企業要增強相適應的能力。 外匯匯率,國家原來實行的雙軌制;外貿出口貸款,享受的是優惠貸款利率;稅率,實行的是退稅制,即國家拿錢退給出口企業。匯率、利率、稅率“三率”對外貿企業的優惠和實施,都是為了鼓勵外貿企業多出口、多創匯,屬政府行為。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這“三率”也必然要市場化。1994年,國家推出的金融、財稅、計劃、投資、外貿等各項改革,是推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對外貿企業來說,壹定要順應這壹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充分利用改革後的匯率,財稅政策和規定指導外貿工作。要預測匯率變動,抓住有利貿易機會。改革後的匯率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單壹的,有管理浮動的匯率,銀行按當日匯價實行結匯,售匯制。實行這壹新匯率制以來,外匯匯率基本是穩定的。當然,基本穩定,並不是沒有變動。影響匯率變化的因素很多諸如供求關系,各國幣值的變化等。
上一篇:成都5家業界口碑卓越的裝修公司推薦下一篇:手工棉鞋怎麽做,要什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