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年輕的時候就是家鄉那壹片有名的業余秦腔演員。
那時候,我們家住的大院誰家有紅白喪喜之事,壹定會請爺爺奶奶去,因為他們的秦腔戲唱得攢勁,唱得嘹亮。那時,每當看完壹場演出,我總會迫不及待地問奶奶:“為什麽您的眼淚說出來就出來了?樂器的聲音那麽大,您的聲音怎麽那麽響?”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問了很多,奶奶當時的回答我也記不大清了,但是,奶奶那響亮的唱腔還時常回蕩在我耳邊。
退休後,爺爺奶奶壹起參加了當地有名的秦腔自樂班,唱戲很辛苦,需要經常在城鄉四處奔波,但爺爺奶奶總是樂呵呵地毫無怨言。
爺爺去世後,奶奶便很少去唱戲了,只是每周在家中聽聽“秦之聲”,偶爾還會對著爺爺和她自己壹起唱戲的相片發呆。後來,我慢慢長大,終於聽懂了秦人在吼秦腔時所表達出的情感。秦腔原本就來自於陜西民間,它所表達的不過是天下眾生最普通的喜怒哀樂。秦腔的演唱時而使人感到肝腸寸斷,時而使人感到蕩氣回腸,比如那令人悲憤哀嘆的《竇娥冤》,還有那使人不由道出“可憐天下父母心”的《三娘教子》,再有那叫人心中暢快的《鍘美案》……
現在,我聽明白了秦腔中的喜悅和淒涼,也感受到了秦腔所表現出的秦人樸實、粗獷、勤勞、細膩的性格特點,我更知道了奶奶的表演為何那樣受人歡迎,因為奶奶熱愛秦腔,更熱愛生活,她在唱戲時,已經完全和戲中人融為壹體了。
這就是秦腔的魅力。俗話說得好:秦人、秦風、秦韻。秦腔以它特有的韻味演繹出陜西人的樸實、爽快、熱情和豪邁。
我愛我的奶奶,我也愛秦腔,因為我是壹個地地道道的陜西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