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我想知道東方有哪些傳統的節日: 最好是中英對應 特急

我想知道東方有哪些傳統的節日: 最好是中英對應 特急

◎春節(正月初壹):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 部》:“年,谷熟 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壹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壹年的開始,也叫年,年 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壹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壹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 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壹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壹稱春節。

◎路神生日(元月初五):

元月初五,“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壹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路頭”又稱“五路神”。據說元末有壹何五路,為抵禦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或又以 “五路神”實為“五聖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後,民間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壹般以此“路頭”為 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 求平安,此為“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是因商業的發展,財貨流通的加劇。財貨往來於陸水之間,人們直觀地認為,路在 冥冥之中主宰了財貨。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至於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於此日祭“五窮”也是壹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壹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並進。

◎元宵節(正月十五):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 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壹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 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壹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壹:主宰宇宙壹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壹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壹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壹直到 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填倉節(正月二十五):

正月二十五,俗稱填倉節,這是漢族民間壹個象征新年五谷豐登的節日。

“填倉節”因“填”與“天”諧音亦稱為“天倉節”,民間有老天倉與小天倉之分。農歷正月二十為小天倉,正月二十五為老天倉,是民間的傳統節日。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為祭土地或祭磨神。

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谷倉。這壹天黎明,家家戶戶都在自己的院子裏或打谷場上,用篩過的炊灰,撤出壹個個大小不等的糧囤形狀,並在裏面放壹些五谷雜糧,象征五谷豐登。按照民間傳說,正月二十五填倉,是為了紀念壹位好心的無名氏倉官。

◎正月晦:

農歷每月的最後壹天稱為晦日,此日無月,正月的晦日受到先民格外的重視,被當做壹個節日來過,稱為“晦節”或“正月晦”。唐代,正月晦日還曾與三月三日、 九月九日並稱“三令節”,成為壹個盛大的節日。三令節時,士女泛舟遊樂,在水濱舉行盛大飲宴,皇帝也賞賜群臣、與百官同樂。

正月晦也與“送窮”這壹風俗密切相關。送窮習俗源於有關“窮神”(即窮鬼)的傳說。《四時寶鑒》記載:“高陽氏子好衣弊食糜,正月晦日巷死。世作糜,棄破 衣,是日祝於巷,曰除貧也。”高陽氏,即傳說中炎黃聯盟的首領顓頊.《文宗備問》雲:“昔顓帝時,宮中生壹子,性不著完衣,作新衣與之。即裂破以火燒穿 著,宮中號為窮子。其後以正月晦日死,宮人葬之。相謂曰‘今日送窮子也’。”

◎中和節(二月初壹):

二月初壹為中和節,這是有確切記載的在唐代確立的節日,後來不復存在。但民間仍以二月朔為節,那就是太陽的生日。民間認為,農歷二月初壹是太陽星君誕辰,太陽星君即太陽神,與月亮神太陰星君相對,亦稱炎火帝君。人們出 於對太陽神的崇拜和農業生產的需求,祭祀太陽星君。這種習俗源於上古,當時曾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國家典禮。祭祀太陽星君壹般用太陽糕,也叫“太陽雞 糕”,因為俗傳太陽中有雄雞(或說烏鴉)。清代祭太陽習俗特別盛行,太陽糕也成為壹種節物。

◎春社日: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無定日,先秦、漢、魏、晉各代擇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社日。

春社日時在農歷二月初壹,祭祀土神,祈求豐收,有飲中和酒、宜春酒的習俗,說是可以醫治耳疾,因而人們又稱之為“治聾酒”。宋代李在詩中寫道:“社翁今日沒心情,為乏治聾酒壹瓶。惱亂玉堂將欲通,依稀巡到等三廳”。

◎春龍節(二月初二):

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擡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花朝節:

花朝節又稱“挑菜節”。漢族傳統節日。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農歷二月初二舉行,也有十月十二、十月十五元宵節的。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各地還有“裝獅花”、“放花神燈”等風俗。

◎寒食節:

冬至後壹百零五日,清明節的前壹、二天。傳說,這個節日,是紀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清明: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 史。清明最開始是壹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壹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 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壹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壹個習俗,清明之日 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上巳節(三月初三):

上巳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歷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周禮》鄭玄註: “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在流行。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論語》:“暮春者,春服既 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是寫的當時的情形。

古代上巳節活動:

祓除畔浴,修禊之事。

流觴曲水,是文人臨水宴飲、吟詩做賦的節日,最著名的是王羲之蘭亭之會。

祭祀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

春遊踏青,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大好時機,此時野合,有所不禁。近世仍未絕跡,《善化縣治》中就有記載。

宋代以後,上巳節風俗漸漸衰微。

◎立夏節:

立夏節在立夏日。古代有“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祝融”的儀式。近代民間,有嘗新和秤人之習,此日人們把將熟之小 麥、大麥穗在火上烤熟吃,以享新麥之鮮;或用秤秤人之輕重以祈福。立夏節民間嚴禁家人坐在門檻上。許多人還習以立夏日的陰睛測壹年的豐歉,認為立夏時下場 雨最好,不然便會“立夏不下,旱到麥罷”、“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

◎端午(五月初五):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 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壹。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 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 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塗雄 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 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夏至節:

在農歷芒種後十五天為夏至,該日日照最長至終極,北半球白晝從此漸短。農歷夏至是白天最長的壹天。夏至時河南民間多以食涼面條為慶,俗稱“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節在漢代已有,宋代官員還放假三天。

◎雨節(五月十三):

五月十三日為雨節,又稱下雨節、竹醉日,傳說是黃帝誕辰。山東民間又傳說是關老爺磨刀的日子。鄄城傳說,這天還是關公單刀赴會之日,赴會之前要磨刀。梁山傳說此日“關公磨刀斬小妖”。臨沂傳說,這壹天壹般都有雷聲,乃是關老爺的霍霍磨刀聲。淄川傳說,“五月十三,關老爺磨刀殺許三。”磨刀要用水,所以要下雨。這天往往下雨,所以民謠唱道:“大旱不過五月十三。”

民間以為,如果五月十三這天不下雨,而且驕陽似火,說明這壹年壹定是大旱之年。舊時,壹些地區往往舉行祈雨儀式,以鄆城最為隆重。鄆城上至知縣,下至百姓,都要參加祈雨儀式。縣誌記載,從明代以來,有幾十個知縣祈過雨。民間祈雨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是請大王、佛爺和關老爺顯靈。民間把宋代因不滿賈似道當政投水而死的謝緒尊為大王。據說,他生時關心人民疾苦,死後,百姓有求必應。請大王顯靈的儀式十分別致,人們把壹條小蛇放在鋪著黃表紙的盤子裏,供在神棚裏,然後焚香燒紙,叩頭祈禱。請關老爺顯靈的儀式比較復雜,也比較常見,把關帝塑像搬到烈日下曝曬壹段時間,然後用水澆濕塑像。如果塑像太大,不易搬動,就代之以“掃佛”等活動。

◎分龍節(五月二十):

夏歷五月二十是分龍節。現在通常的看法都認為這是毛南族和畬族的節日,其實華夏民族的分龍日才是正源。據考證,分龍節最早來源於遠古的祈雨方式--雩舞。《周禮?司巫》:“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論語?先進》:“風乎舞雩”。古人認為,翡翠鳥能預知雨水。頭戴翡翠鳥羽毛做成的羽冠,即是用壹種巫術的方式,呼由東方七宿組成的龍喚雷雨的到來。

《左傳》雲:“龍見而雨”。這裏的“龍”,即東方七宿組成的“龍”。《左傳》:“建巳之月,蒼龍宿之體,昏見東方,萬物始盛,待雨而 大,故祭天,遠為百谷祈膏雨。”龍星從出現至消失,至少經歷了三個多月的時間,這段時間正是播種前後地裏急需雨水的季節,分龍節很可能與古代“龍”星出現 前後的“舞雩”習俗有關。民間認為,在這壹天,原來生活在壹起的五條龍都要分開,各主壹方晴雨。如果這壹天還不下雨,人們就會考慮是否需要祈雨。宋代已有 此節,民間認為分龍日次日如雨,則多大水。民諺雲,二十分龍廿壹雨,石頭縫裏都是米。江南地區有以此日演習救火之俗。

分龍節復興,最有意義的是雩舞等巫儀民俗舞蹈的整理和保存。“冠者五六人,童者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中的這段記述展示了往日華夏巫儀民俗的興盛和豐富多彩,建議政府積極為民眾發掘、整理雩舞、商羊舞等經典的華夏儺舞,作為分龍節的民俗展示活動。

◎天貺節(六月初六):

天貺節起源於宋真宗趙恒。某年的六月六日,他聲稱上天賜給他天書,遂定是天為天貺節,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壹座宏大的天貺殿。

天貺節的民俗活動,雖然已漸漸被人們遺忘,但有些地方還有殘余。江蘇東臺縣人,在這壹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並吃壹種用面粉攙和糖油制成的糕屑,有 “六月六,吃了糕屑長了肉”的說法。還有“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的俗諺。“紅綠”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此諺的後壹句,又作“家家曬龍袍”,在揚州有個解 釋,說乾隆皇帝在揚州巡遊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濕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換,只好等待雨過天晴,將濕衣曬幹再穿,這壹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有“曬龍 袍”之說。江南地區,經過了黃梅天,藏在箱底的衣物容易上黴,取出來曬壹曬,可免黴爛。此外還有給貓狗洗澡的趣事,叫做“六月六,貓兒狗兒同洗浴”。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壹個節日,叫做“翻經節”。傳說唐僧到西天取經回來,不慎將所有經書丟落到海中,撈起來曬幹了,方才保存下來。因此寺院藏經也在這壹天翻檢曝曬。

“六月六,請姑姑”。過去,每逢農歷六月初六,農村的風俗都要請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壹番再送回去,所以這壹天也是“姑姑節”。

◎觀蓮節(六月二十四):

夏歷每年六月二十四是觀蓮節(2006.07.19),民間以此日為荷誕,即荷花生日。水鄉澤國的江南壹帶,此日是舉家賞荷觀蓮的盛大民俗節日,泛舟賞荷,笙歌如沸,流傳數代,遍染荷香,成為漢民族最優美浪漫的節日之壹。

◎七夕(七月初七):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 “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 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壹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壹日, 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裏,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 七月初壹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壹。

◎中元節(七月十五):

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為 “中元節”,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

“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為十三或十四)。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送祖時,紙錢冥財燒得很多,以便 “祖先享用”。同時,在寫有享用人姓名的紙封中裝入錢紙,祭祀時焚燒,稱“燒包”。年內過世者燒新包,多大操大辦,過世壹年以上者燒老包。

◎地藏節(七月三十):

農歷七月三十是壹個宗教節日,名為“地藏節”。

地藏是在釋迦既滅以後,彌勒佛未生以前,世間眾生賴以救苦的壹尊菩薩,地藏王曾經發誓要在普渡眾生以後始願成佛,因此常常現身於人、天、地獄之中,救助苦難。有的佛書上說地藏王就是閻羅王的化身,是以慈祥面目出現的陰司主宰。

在過去,各地均有供奉地藏王的廟宇,每年七月三十,善男信女必往敬拜。特別是南京的清涼山相傳為地藏菩薩修煉之所,從月初起燒香膜拜者就絡繹不絕,到二十五 日以後尤為興旺,清涼山上下遊人很多,到處設有茶棚。茶棚的布置,各種各樣,壹直到月底過了,方才停止香火,叫做“蓋山門”。

◎天醫節(八月初壹):

八月初壹,宋代以為天醫節,祭黃帝、岐伯。傳說黃帝咨於岐伯,人間始有醫書,後因以為神。早在南北朝時期,民間即有收集露水做眼明囊和天炙的風俗,天醫節當因此而來。這壹天山東民間也有天炙的習俗,早期用露水和朱砂,後來用露水研墨,點兒童的額頭或胸腹,多行於魯北和膠東地區。有些老太太在黎明前到田野裏采取草尖上的露水,中午時分用上好墨研磨成汁,然後使筷子沾墨點兒童的心窩及四周,謂之“點百病”。臨朐壹帶,八月朔采豆棵上的露水儲存起來,據說這是龍的汗水,用來做飯可以醫治百病。當地還有用這露水和老桃葉作桃葉膏的習俗,淩晨(日出前),用壹塊潔凈的布,到豆地裏采露水,把露水和老桃葉壹起放到鍋裏,以破布鞋底為燃料,將桃葉熬成汁,撈出渣子,再將桃葉熬成稠糊,這就是桃葉膏。桃葉膏治療腹中郁積病,十分有效。沂南有采馬齒莧的習俗,據說這天采的馬齒莧,可以治痢疾。

濟南地區農村在這天吃黍米,叫作“來豐糕糜”,魯西北地區叫“來豐糕”,陽信壹帶還獻糕祭場,以祈豐年。天醫節忌雨喜晴,農諺說:“八月初壹下壹陣,

旱到來年五月盡。”意思是此日下雨,來年必定春旱。

◎中秋(八月十五):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壹樣,也是慢慢 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壹書中,已有“中秋”壹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 亮又圓壹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壹個傳統的活動,壹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 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壹。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重陽(九月初九):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裏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裏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 文帝曹丕《九日與鐘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裏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壹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誌,此風俗壹直流傳到清代。

◎祭祖節(十月初壹):

十月初壹,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們也在十月初壹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壹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壹祭新墳的習俗。

十月初壹,也是冬天的第壹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壹般供物外,還有壹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壹,又稱為“燒衣節”。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壹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壹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壹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下元節(十月十五):

農歷十月十五,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管赦罪, 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歷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 辰,俗謂是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中華風俗誌》也有記載:“十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宮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這壹天,道觀做道 場,民間則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宋吳自牧《夢粱錄》:“(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宮 觀士庶,設齋建醮,或解厄,或薦亡。”又河北《宣化縣新誌》:“俗傳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齋者。”此外,在民間,下元節這壹日,還有民間工匠祭爐神的習 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於道教用爐煉丹。

◎臘八節(臘月初八):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

臘八這壹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壹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壹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 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 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壹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冬至: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 “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 “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 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壹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壹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壹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尾牙節(臘月十六):

每年月的初壹、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東南沿海壹些地區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臘月十六日的做牙是 最後壹個做牙,所以叫“尾牙”。尾牙是商家壹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這壹天,百姓家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還要在門前設 長凳,供上五味碗,燒經衣、銀紙,以祭拜地基主(對房屋地基的崇拜)。各商家行號也要宴請員工,以犒賞過去壹年的辛勞。以前,如果老板在來年不準備續聘的 員工,便在筵席中以雞頭對準他,暗示解聘之意。不過,這種風俗已漸絕跡。除了近年來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傳統習俗,全家人都圍聚在壹起“食尾牙”。主 要的食物是潤餅和刈包。潤餅系以潤餅皮卷包豆芽菜、筍絲、豆於、蒜頭、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醬等多種食料。刈包裏包的食物則是三層肉、鹹菜、筍幹、香 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鄉土食品。

◎祭竈節(臘月二十三):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竈的日子。

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竈時,人們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 後三樣是為竈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裏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 習俗,因此祭竈王爺,只限於男子。

  • 上一篇:我國古人的祭祀形式有幾種?
  • 下一篇:所謂古箏傳統派是什麽意思?那些箏派像浙江河南派不是都屬於傳統派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