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韌帶練習
跨壹字:主要是為了擴展自身步伐提供壹個方法。
蹲地走:蹲下,雙手放身後,然後走出去,每壹步都盡量的拉到最大化。
弓步走;站力,雙手放深厚,然後走出去,每壹步都盡量的拉倒最大化,每壹步都是呈弓步。
二:動態練習
跨步跑:主要是為了讓妳感受到在運動或騰躍的時候,如何有效的拓寬妳的步伐,進壹步提高自身的步幅能力。
技巧說明:雙臂上擺同時配合單腿同時發力向前躍出,盡量使騰空的時間加長,在騰空在最高點時,盡量打開步子跨出去,著地是整個腳板著地,這壹過程不講究速度,可以緩慢的去感覺步幅的展開。發力點是雙臂和腿,著力點是整個腳板。
後蹬腿跑:主要是為了結合騰躍、爆發力、腳尖的著力點以及在速度快的時候打開步幅的效果。
技巧說明:單臂用力上擺同時配合單腳尖或腳掌同時發力(例如,左臂上擺同時配合右腳尖或右腳掌同時發力),然後迅速打開步子最大化,但是壹定要跑動起來,速度應該是算快的,腳尖或腳掌接觸地面的時間要盡可能的短,要有種感覺是彈射出去的騰空感。這裏和跨步跑不同的是,蹬是重點而不是跨,所以很明顯,騰空的高度和時間都不常,發力點和受力點都是在腳尖或腳掌,不存在跨步。
三:協調練習
這個很難說的,因為沒個人的自身條件不同,而且壹些關鍵的技術動作,很難用文字來描繪。壹般這些東西要當面指導才有效果,就算我說出自身的技巧練習,看的人也不壹定能明白,很多東西是靠實踐的,說其實很簡單,但是要做出來就沒這麽容易了,而且我也不能肯定對我有用的,對別人是否有用,更何況是用文字來表述這些了。
個人認為:
1.每次韌帶練習後壹定要跑跑60,150,200,400之類的練習,這樣才會把妳練出來的韌帶鞏固好。
2.如果把跑的壹個過程分開來的話,那麽跨步和後蹬是壹個整體的循環過程,這兩個練習壹個是讓妳感受打開步伐,壹個是為妳打開步伐做準備,這當中也存在壹個拉開步伐的過程,蹬開同時也是最大劃拉開雙腿間的寬度,而整個循環其實是蹬,因為最後跨開步子著地時,妳依舊是腳尖或腳掌著地,然後快速蹬出去。(呵呵,被我說糊塗了吧,其實我也糊塗了,所以說用文字很難表達),簡單說就是,蹬腿是完全狀態,而跨步就不是完全狀態,由蹬腿→跨步→蹬腿,這才是壹次循環。
總結:
步幅練習壹般是後蹬腿,跨步跑,弓字步走,跨壹字等等....根據不同的人註重點不同,有些人是協調能力,有些人是韌帶能力,有些人是不知道如何運用技術動作能力,導致自身的優點和潛力發揮不出來~!
不過練習在百米中打開步幅時,壹定要註意,當妳步幅拉大時,整個身體失去躍起的感覺,而變成像坐著壹樣,直接把腿踢出去。那樣的話,步幅是有了,但是沒頻率和速度了。
因為百米速度快,而打開步幅卻是在這個躍的極短過程中,所以得自己慢慢體會,因為每個人的因素和素質不同,所以很難說的好的,也許我在這壹步的過程是這樣,但別人會不會是這麽樣就不知道了~!但其中的技術動作應該是差不多的,百米講究的是,腳尖著地,整個發力點在腳尖著地的那壹點,把握抓地的技巧,即腳尖著地的那壹點發力,然後帶動著個身體有個彈躍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妳打開步幅的關鍵。
希望以上這些拙文能夠給有需要的朋友壹點幫助,如果因為本人的建議給某位朋友帶來好處或有不足之處,請告知我,這樣我才能知道自己的建議是否對大家有幫助或有誤導,請大家合作,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