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扶淇河的影響

扶淇河的影響

淇河向北流經壽塔村北,其南岸有古銀杏樹壹株,雌性,樹齡1500年以上,是諸城境內最古老的銀杏樹王,至今生長旺盛。樹址處舊有普照寺,寺側有古塔,名“壽塔”,為古代諸城四塔之壹。據考證,塔建於北魏時期,壽塔村名就是由此而來。壽塔村東約3公裏即常山。

常山,海拔297米,獨立成山,東西向,連綿三峰。常山古稱臥虎山,因形如臥虎而名。山上怪石林立,姿態紛呈,蒼松翠柏,擁綠堆翠,為諸城名山之壹,北距市區12公裏,為諸城市區的天然屏障。常山的東北麓,則是因蘇軾《雩泉記》而聞名的雩泉。淇河自發源地起,納流域內10余座山,至龍都街道兩河村西北流入三裏莊水庫西南端。清乾隆《諸城縣誌》記載“朱盤河,經兩河村東北納塌山水”。自三裏莊水庫建成後,作為原來淇河支流的塌山河,已單獨從兩河村東流入水庫南端已不再從屬於淇河,因此將塌山河作為扶淇河的壹個源流來敘述。

塌山河,源出皇華鎮楊村東南塌山,故名。塌山因山形低塌而名。清乾隆《諸城縣誌》載:“塌山河有三源,其二出塌山陰,其壹出解家河村西南嶺”。三源合流後,東納黃茅岡西麓水和常山南、東麓水。黃茅岡,今皇華鎮駐地之西嶺,南北向,崗巒起伏,荒草淒淒,蘇軾曾獵於此。

在黃茅岡和常山間,塌山河東岸,有呈子古文化遺址,面積2萬多平方米,上、中、下三層分屬嶽石、商周及龍山和大汶口文化。在此出土的蛋殼黑陶高柄杯,黑亮如漆,薄如蟬翼,造型美觀,工藝精美,為制陶工藝中的精品,屬珍貴文物,被譽為“四千年地球文明最精致的代表”。塌山河不算長,流域面積也不大,但有這樣壹個人類文明的發祥之地,足以使它熠熠生輝。

東源的扶河,舊有多名。明嘉靖《青州府誌》稱柳林河。“柳林河出石門山,流經(諸城)縣西北,入於()淇”。清乾隆《諸城縣誌》和《山東通誌》都稱註輔河。清乾隆《山東通誌》載:“()淇河曰註輔河,出縣南五十裏柳樹店,北流經註輔店南,又西北流七裏,與朱盤河會流,入()淇河”。從中可以看出,明、清時扶淇河的名謂,以確指東、西二源匯流後而命名。

清乾隆《諸城縣誌》載:“註輔河發源南巖山東磨臺溝。”南巖,今稱黃牛山。該《誌》將黃牛山東確指為扶河的主源,而將相谷河指為扶河的支流,是不對的。據《誌》中所載,相谷水比磨臺溝水還長三裏半,而且,流域面積和水流量也不輸於磨臺溝水。據此,將扶河分為東、西兩源來說。

西源相谷河,因流經皇華鎮相家溝村而名。清乾隆《諸城縣誌》載:“橡谷水出猿猴峪。”猿猴峪,山名,又稱猴子峪,在皇華鎮大寨村東南,高峻陡峭,林木蔥郁,人跡罕至。其西南是鳳凰山,又北為望海樓山。此地是山山相連,峰峰競秀,山高林密,谷深清幽,溪流淙淙,河匯眾山之水而北,經相家溝村。相家溝村,初為明末侍禦丁惟寧置地產而居,後由其子丁耀亢經營,因地處山溝,且多橡樹,初得名“橡溝”,後演稱今名。丁惟寧,字汝安,號少濱,明嘉靖進士,侍禦。遭讒禍被貶,歸後避居九仙山之陽丁家樓子村,“東武西社”的倡導者之壹。丁耀亢,字西生,號野鶴,丁惟寧之第五子。壹生命運多舛,卻筆耕不輟,著述宏富,詩詞、小說、雜著無不涉獵,傳世著作頗多。村東有石砌單孔拱橋壹座,為丁耀亢親修,名“野鶴橋”,至今370余年,仍完好。

東源的黃牛山,海拔402.5米,山上植被以松為主。水經山東西北流至皇華鎮殷家林村東,納盧山南麓水。盧山,因盧敖得名。古稱故山,又稱橫山。位於諸城市城區東南約15公裏,海拔382.9米,與其南朵石山、寢頭山,東南的橫山等連為壹脈,連綿起伏,山勢峻峭,怪石嶙峋,雲靄其間。山上植被良好,勝景頗多,傳說也很多。清乾隆《山東通誌·仙釋傳》載:“盧敖,始皇時為博士,詔采藥海中,東至合丘(漢之橫縣,今盧山北壹帶,王莽篡政後改稱合丘),見壹石洞,洞口如鬥,遂匿不出,辟谷導引,世謂之休糧洞。”蘇軾知密州時,常遊盧山。有《盧山五詠》詩。盧山腳下有壹座水庫,碧水澄瀅,青山倒映於碧水之中,更增添了盧山的旖旎、神秘和靈性。

截兩大支流匯流處,建成了總庫容4163萬立方米的青墩水庫。水庫大壩東端的涼甲山,傳三國時,曹操東征海寇,被海水打濕了戰袍,因在此山上晾曬盔甲,山因之得名。

扶河經此又先後納大土山、箕山、烽火山等山水後,經朱扶河村西入三裏莊水庫東南端。至此,扶淇河東源納流域內20多座名山的水,水量濟濟,使扶淇河水益大。

扶淇河輾轉數次後,最後匯入三裏莊水庫。三裏莊水庫位於諸城市區南首,因壩址在原城南三裏莊村北的紅土灣下而得名。它匯聚了來自上遊的11座水庫、約300平方公裏的水,是諸城市區的主要水源,蓄水量達5434萬立方米。經過諸城人們多年的努力,如今的三裏莊水庫已經水清柳綠,南有常山相依,北與市區相接,成了市民休閑娛樂的理想去處。

蘇軾知密州時,曾在扶淇河上築壩修堤。他在《滿江紅》中寫到:“東武南城,新堤就,淇初溢。 官裏事,何時畢。風雨外,無多日,相將泛曲水,滿城爭出……。”它在序中雲:“東武會流杯亭,上巳日作。城南有坡,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淇水入城。”

那時,扶淇河邊有流杯亭。百姓每年農歷三月三日這天,按古代風俗,互邀親朋,於曲水之濱,做流杯遊戲,歡聚飲宴,借以消災免禍,祓除不祥。稱“曲水流杯”。每到此時,蘇軾往往也暫時放下纏身的公務,來此與同僚、百姓壹起做“流杯”娛樂之歡。據明嘉靖《青州府誌》記載:“柳林河(扶河),流經縣西,北入()淇。按,柳林河,密(密州)人以為上巳祓除之所。是日,城中輕俊攜酒,挾歌伎,遊賞竟日。”扶淇河自三裏莊水庫而北進入古老的諸城市區。

諸城,古稱東武,是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壹。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清乾隆《諸城縣誌》雲:“其為縣,著於漢而實肇於周秦之間。東武之名,因境內有東武山,故名。”

諸城自呂後七年(前181)置東武縣,又自公元80年“移岡下築城”,至今已1900余年,所以,諸城是壹座歷史悠久、名副其實的古城。

自三裏莊水庫北約500米處,扶淇河東岸有明代古城墻遺跡。城墻下,舊有小溪從東來註,源出城東南古城子嶺,有泉水溢出成溪。上世紀70年代前,居民汲此泉水為炊飲。古城子嶺,今海拔103.1米,面積15平方公裏,四周低塌,獨顯為山,今人證為“東武山”。古城子嶺,因古城子村而名。古城子村,歷史悠久。有詩曰:“此地由來久,名城不可知”。《諸城市誌》載:“漢高祖六年(前201),封郭蒙為東武侯,呂後七年(前181),置東武縣,因岡為城,即此地。”

新中國成立後,諸城人民在歷屆黨委、政府領導下,多次對扶淇河進行修治。尤其近年來,諸城市委、市政府針對河道淤塞、舊堤破損、水流不暢等環境臟亂的現象,對扶淇河進行了開挖疏浚河道,整修堤岸,河道石砌,修建攔水壩和橋梁等大規模綜合治理。堤岸廣植垂柳、芙蓉。兩岸堤頂路面硬化,河床植以草皮,設有供市民健身遊樂的器械。真是滿河碧水,“風細柳斜斜”,芙蓉映碧波,鷹啼楊柳岸,釣叟蔭下閑,成為風景優美的敞開式沿河公園。

山水靈氣所鐘,必是才人輩出之地。鐘靈毓秀的扶淇河賦予了諸城更多的靈氣,成就了諸城眾多的歷史文化名人,造就了內涵豐富的諸城文化。如今的扶淇河兩岸,已是高樓林立,別墅成群,商賈雲集,宛如壹幅新時代的“清明上河圖”,流淌了千萬年的扶淇河又煥發出新的青春。

  • 上一篇:手工棉被是怎麽制作的?
  • 下一篇:拜年的習俗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