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時節,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潤的時節。但春雨貴如油,春天下雨,豈不是“好雨”?!壹個“好”字,把作者的見春飄然而下的喜悅心情表現得頗為充分。三、四句言春雨伴隨著微風夜來,悄無聲息地滋潤萬物,寫春雨的作用,筆墨細膩。末兩句寫清晨看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潤下,紅潤壹片,花因飽含雨水而重、而濃,寫的情深意切。全詩通篇無壹“喜”字,但喜悅之情卻溢於言表。 韓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以飽滿的激情盛贊小雨,於小中見大,於景中寓理寓情。的“小雨“比喻為酥酒之初熟,味甘滑、潤澤,連小草也沾上了雨露,細雨中草色微綠,近看不覺而遠視泛青。最後歸結為”壹年春好處“,連帝王宮苑的景色也比不過了。初春的景色被描繪的細膩真切。 曾幾《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壹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千裏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久旱遇雨,欣喜若狂,連衣服、床鋪濕了也顧不得,表達了詩人的喜雨之情和對民生的關註。 蘇軾《有美堂暴雨》:“遊人腳底壹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十分瀲灩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全詩生動地寫出了暴風驟雨來臨前後的景象:雷聲轟鳴,烏雲密布,黑風從天外刮來,大海為之豎立,足見其兇猛;大雨隨風飛騰,由浙東橫過大江,足見其急驟。湖海水漲,雷聲鏗鏘,詩人的才思也在暴風雨的催促下迸發出來。 秦觀《春日》:“壹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寫輕雷響過,春雨淅瀝而下。雨後初晴,陽光好象在剛剛被雨洗過的碧瓦間浮動。春雨過後,芍藥含淚,情意脈脈;薔薇橫臥,嬌態可掬。雖主要寫雨後的景致,卻透露出對春雨滋潤之功的稱頌。 王夫之《清平樂.詠雨》“歸禽響暝,隔斷南枝徑。不管垂楊朱小迸,滴碎荷聲千頃。隨波賺殺魚兒,浮萍乍滿清池。誰信碧雲深處,斜陽仍在天涯。” 周邦彥《大浦》“對宿煙收,春禽靜,飛雨時鳴高屋。墻頭青玉旆,洗鉛霜都盡,嫩梢相觸。潤逼琴絲,寒侵枕障,蟲網吹粘簾竹。郵亭無人處,聽檐聲不斷,困眠初熟。奈愁極頻驚,夢輕難記,自憐幽獨。 行人歸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車轂。怎奈向蘭成憔悴,衛玠清羸,等閑時、易傷心目。未怪平陽客,雙淚流、笛中哀曲。況蕭索、青蕪國,紅糝鋪地,門外荊桃如菽。夜遊***誰秉燭。”“對宿雨”六句,展示了壹個急雨錚錚、氣勢不凡的雨世界。在這背景上,作者還細致地繪出了青竹的動態、聲色。“潤逼”三句寫屋內的情景,體物入微。“郵亭”四句,著重敘述了淒寂無聊、神魂不寧的情狀,而這壹切總是因“雨”生發,歸結到“自憐幽獨”的主題。下片開頭用奇而入理的設想抒寫因大雨滂沱使車馬難行而欲歸不能的愁悶,更用歷史人物的故事渲染觸景傷心的情緒。“況蕭索”以下再現雨景,並寓惜春之情。 除了專門寫雨的詩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詩作中多有描寫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騰雲似湧煙,密雨如散絲。”(晉?張協《雜詩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絲線壹般密集。 “殘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陳?張正見《後湖泛舟》》寫夏日驟雨初停,斷虹出現在天邊,上漲的湖水從缺口流出,形成壹股新的水流。 “沾衣欲濕桃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唐?僧誌南《絕句》)杏花綻開時節的細雨,親切地將要打濕衣服;揚著柳枝的微風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詩人即景寓情,給人以禪的意境。 “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雨飄灑,籠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橫生;好風吹來,襟袖都生溫馨之意。 “雨急山溪漲,雲迷嶺樹低。”(唐?戴叔倫《宿靈巖寺》)描寫了詩人在靈巖寺(坐落於濟南市郊長清縣方山之陽泰山西北麓)山道上所見的雨中山間景色。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唐?劉長卿《別嚴士元》)細雨濕衣,不顯其形;閑花落地,不聞其聲,可謂描寫入微。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唐?杜甫《水檻遣心二首》之壹)唯“細雨”,魚方上浮,若大雨則伏而不出;唯“微風”,燕子方斜,若大風亦伏而不翔。對微風細雨中的景物體察入微,描繪的情趣盎然。 “澗底松搖千尺雨,庭中竹撼壹窗秋。”(唐?杜荀鶴《夏日留題張山人林亭》)以颯颯的雨聲比喻高松搖晃之聲,使得景物饒有意趣。 “柳枝經雨重,松色帶煙深。”(唐?張謂《郡南亭子宴》)柳枝帶雨,枝葉增重,煙雨之中,松色深重。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唐?韋應物《滁州西澗》)春潮怒漲,暮雨急驟,行人斷蹤,野渡舟橫,動靜相映,更顯出野渡的清幽。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花。”(宋?趙師秀《有約》)描繪了江南黃梅天多雨、處處蛙鳴的鄉村景致。 “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宋?歐陽修《田家》)遠處鳩聲悅耳,近處杏花映日,動靜相宜,聲色互襯,展現出江南農家雨後新晴的明媚春光。 “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壹餉開。”(宋?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之壹)春風春雨,滋潤大地,草木萌發,百花開放,織成壹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寫烏雲翻滾如墨,夏日的陣雨雲尚未來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動的珍珠般的雨點也撲天蓋地地打向了船艙。 “風如拔山努,雨如決河傾。”(宋?陸遊《大風雨中作》)寫出了風狂雨猛的態勢。 “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峰來。”(明?李攀龍《廣陽山道中》)雷聲轟鳴,如千座高峰倒塌;暴雨傾註,煙雲滾滾,似萬座山峰迎面撲來,寫出了大雷雨的氣勢。 “壹雁下投天盡處,萬山浮動雨來初。”(清?查慎行《登寶婺樓》)上句寫暴雨來臨,大雁疾飛避雨;下句寫暴雨來勢迅猛,萬山似在雨中浮動。 另外,借雨起興抒情的詩也不少。如:“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詩?鄭風?風雨》)原是寫風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雞亂叫的情景,現用以喻指政治昏暗、人民渴望社會清明的狀況。 “秋風萬裏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唐?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漫漫的湘江之濱,秋風勁吹,荷花競發,景色頗佳;而千村萬戶,野蔓滿墻,籠罩在沈沈暮雨之中,壹片蕭索。兩句相對,以佳景更襯生民艱難憔悴之意。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唐?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人望著窗外綿綿不斷的秋雨,不禁心神飛馳,想象著歸家後與妻子在西窗下剪燭夜話,訴說自己在巴山夜雨時長夜難眠的相思。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塵雨打萍。”(南宋?文天祥《過零丁洋》)元兵侵宋,國家遭難,山河破碎如風吹柳絮,個人的身家性命如雨打浮萍,隨時有沈沒的危險。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宋?陳與義《春寒》)借在蒙蒙細雨中傲獨立的海裳花,寄寓作者與強暴勢力不妥協的精神。 “溪雲初起日沈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唐?許渾《鹹陽城東樓》)真切地寫出了山雨來臨前城樓風狂的情景,後來喻指重大事件即將發生前的緊張氣氛。 “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遊《臨安春雨初霽》)春夜幽居小樓,整夜聽著風雨之聲,想到杏花得雨綻蕾,明晨雨霽,叫賣杏花之聲傳來,心境不禁這之開朗。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宋?徐俯《春遊湖》)春雨中遊湖,橋斷被阻,何其悵惘;忽然間,柳陰下小舟悠悠而來令人喜出望外!未言情,而情卻微妙地表達於曲折的細節描述之中。 “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元?虞集《聽雨》)詩人在京城住了多年,不再像當年那樣那樣對故鄉有強烈的思念,但思鄉之情壹直郁結在心頭,那壹陣淅淅瀝瀝的春雨,不由得勾起了作者對江南春色的思戀。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誌和《漁歌子》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夜雨寄北》 寫雨態、雨景的詞 “半壕春水壹城花,煙雨暗千家。”(宋·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水漾半壕,花簇全城,煙雨掩映,千家萬戶都在朦朧之中,寫出了密州(州治在今山東諸城縣)壹帶春雨朦朧的景色。 “春雨足,染就壹溪新綠。”(五代前蜀·韋莊《謁金門》)用“染”字連綴“春雨”與“新綠”,對春雨之下小溪的描繪,生動貼切。 “春路雨添花,花動壹山春色。”(宋·秦觀《好事近·夢中作》)春天行於山路,細雨飄灑,使花平添嫵媚;花為雨所拂動和滋潤,更使滿山春色動人。 “月朧朧,壹樹梨花細雨中。”(宋·陳克《豆葉黃》)春天的夜晚,陰雲罩月,灑下壹陣細雨,壹樹梨花沾滿雨露,顯得詩意盎然。 “小樓忽灑夜窗聲,臥聽瀟瀟還淅淅,濕了清明。”(清·鄭燮《浪淘沙·暮春》)寫清明時節,夜間窗前被雨打而發聲,淅淅瀝瀝的春雨,讓作者心境難平,浮想聯翩。 “忽聞疏雨打新荷,有夢都驚破。”(元·盍西村《越調小桃紅·臨川八景·荷塘雨聲》)雨打新荷,聲聲入聞,驚破作者好夢,豈能不報怨? 借雨寫離愁別緒,堪稱詞的壹大特色。如五代南唐李璟的《浣溪沙》下闕:“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接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莫,接天流。”以丁香花蕾在雨中愁苦不堪,喻指作者憂愁結心,無法解脫。宋李清照的《聲聲慢》下闕:“……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以黃昏的細雨擊打梧桐,極力渲染愁思之深、相思之苦。宋賀鑄《青玉案》下闕:“……試問閑愁都幾許?壹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以煙草、風絮、梅雨等壹連串落漠迷離的景物,形容多得難以捉摸的滿腹閑愁。宋李重元《憶王孫·春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寫出了黃昏之時,院落中雨打梨花的傷感之情。宋呂渭老《壹落索》:“秋風有意染黃花,下幾點淒涼雨。”秋風蕭瑟,黃花滿地,秋雨淒淒,怎能不生悲涼之情。元人貫雲石的《水仙子·夜雨》:“壹聲梧葉壹聲秋,壹點芭蕉壹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秋雨打梧桐、芭蕉,壹聲聲,壹點點,都似敲打在遊子的心頭,足見愁思之深沈。 借雨表達情懷的詞句也不都是離愁別恨,也有寄托豁達開朗性格和堅定情感的。如宋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呤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壹蓑煙雨任平生。”“壹蓑煙雨任平生”,不避風雨,壹任自然,含蓄地表現出不計榮枯得失,經得起挫折磨難的豁達心境。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參橫鬥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著壹“解”字,賦予苦雨終風以生命,它如此憐憫詩人的淒苦處境,了解詩人渴望晴天的心意,竟戛然而止,讓陽光普照。宋王灼《減字木蘭花》:“飛霞半縷,收盡天風和雨。”寫雨霽天晴,火紅的晚霞把壹天的淒風苦雨都收盡,心境也為之明亮爽朗
上一篇:手工鋸條有哪些規格? 手工鋸種類有哪些?下一篇:文學的分期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