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描寫端午節美食的作文(精選5篇)

描寫端午節美食的作文(精選5篇)

1.描寫端午節美食的作文

 壹年壹度的端午節又到了,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壹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奶奶。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

 我也想親手嘗試壹下包粽子的樂趣,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早上當我趕到奶奶家的時候,奶奶已經準備好包粽葉的東西,有粽葉、有糯米、餡料、還有壹些紮粽子的線。糯米雪白雪白的,像白雪壹般。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起幾片粽葉把它們按順序排好,再把這些葉子折成壹個蛋筒型。我放了許多糯米,這時奶奶說:“妳放的太多了,蜜棗往哪裏放呢?”我連忙倒回壹些米,然後選了壹顆圓圓的、晶瑩透亮的蜜棗放了進去。奶奶又說:“妳還可以放壹些紅豆呀。”我壹想,這可是吃的紅豆蜜棗粽呀。我連忙放了很多紅豆進去,然後開始包粽子了,可是這時我才發現,我放的米和紅豆太多了,根本包不起來,灑了很多。我都有點灰心喪氣了,這時奶奶安慰我說:“不要放棄,倒掉壹些米和紅豆,再試試妳就會成功。”在奶奶的幫組下,我的第壹個粽子終於包好了。我再接再厲,又接二連三的包了幾個粽子。雖然,這些粽子不像奶奶的包的那麽精美,但是我心裏還是很喜歡。妳瞧,有的像肥肥的小豬,有的像瘦瘦的猴子,有的像圓鼓鼓的青蛙,大小不壹,簡直就是壹個動物粽子展覽嘛。

 粽子包好了,有紅豆蜜棗粽、有豆沙粽、有蛋黃粽、還有豬肉粽。奶奶把它們放入鍋中煮。不壹會兒,清香、誘人的粽子香味從鍋裏飄出來,我不停地咽口水,心裏想:粽子煮好以後,我是先吃那個小肥豬?還是那個小瘦猴呢?我想來想去決定還是先不吃了。我要把我的勞動成果送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吃,讓他們體會壹下我的孝心。雖然,粽子不好看,但是他們壹定會吃在嘴裏,甜在心裏。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裏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壹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壹般的甜蜜。

2.描寫端午節美食的作文

 隨著時間的流逝,端午節在我的腦海中變得越來越模糊了。

 記得小時候,我經常纏著媽媽講那個熟悉卻又百聽不厭的故事:在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火紛飛,在農歷五月初五的壹天,有壹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著亡國的危運,而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便悲痛欲絕懷抱著沙石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人們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許多人都劃著船去追趕拯救,四處尋找著他們愛戴的屈原,為了讓水中的魚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著清香的竹葉裏,投入了汨羅江裏……每當我聽完這個故事後,總在想,屈原真的投向那波濤滾滾的汨羅江裏了嗎?屈原真的化作天上的壹顆星星了嗎?魚兒真的會吃掉那些粽子嗎?……

 現在,我漸漸長大了。這些疑問也在我腦海裏淡忘了,再也不會纏著父母講屈原的故事。而是,玩著電腦,看著電視,做著手工DIY,讀著漫畫故事。再也不會想那些對我來說很遙遠的話題了。

 又是壹年粽葉飄香,雖然屋裏彌漫著粽子的香味,但大部分都是從超市裏買來的。很少有人再會談論起屈原,洗著那翠綠的艾草,會包粽子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還有些人家,就把端午節當成壹場夢似的,過的極其簡單,連粽影都看不見了。現在的人類只顧瘋狂開采,拼命的擴建。讓這美麗的地球村遭盡了塗炭。工業廢水流入了江河湖海,成群的魚兒慘死在沙灘。濫砍亂伐無休止,泥石流、山洪、地震時常出現。水土在流失,江河斷流湖泊幹涸。那美麗的“賽龍舟”我何時再能看見?看到身邊發生的壹切,我不斷的告訴自己:壹定要加強環保意識。愛護環境要從小事來著眼,不浪費水,不浪費電,不浪費食物,不隨地吐痰。只有我們愛護環境,保護資源,生存的環境才能得到改變。等到再過幾十年,我們的地球母親才能依然美好,以後的孩子們才能看到清清的水,藍藍的天,綠綠的蘆葦蕩,再過端午時,才能吃到那自家包的手工粽子,觀看到那激動人心的“賽龍舟”。

 端午的兒歌仿佛又回蕩在耳邊:“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中國經歷了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不要讓端午節離我們越來越遠,不要讓端午成為我心中的夢想。

3.描寫端午節美食的作文

 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的美食作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壹看到媽媽泡米和桌子上滿是粽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到了。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裏就像過年壹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後來也只是知道壹點點關於紀念屈原的傳說,至於還有什麽我就壹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壹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壹場大雨或第壹次洗澡時,才可丟掉。媽媽告訴我說,據老人們講,這樣可以避免災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裏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壹般都會準備壹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粽葉放在水裏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就是壹直這樣做的。

 端午前壹天,媽媽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著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包粽子也並不簡單。

 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壹些大棗、葡萄幹、雞肉等摻在糯米裏做餡,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歡吃米裏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的早晨,媽媽總是在我睡眼朦朧時叫醒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困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壹樣。

 回到家,吃著雞蛋和蘸糖的甜粽,心裏美滋滋的。

4.描寫端午節美食的作文

 端午,又稱為端陽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等。但是,要說大家最熟悉的,還是端午節這個名字呢!有的人甚至聽都沒聽說過這些別稱。

 要說能代表端午節的,當然無過於吃粽子了。端午節這天,大家有的自己做,有的上街買,在端午節,幾乎沒人不吃粽子。當然了,作為吃貨,我怎能不吃呢?

 每到端午節,我們家還舉行吃粽子比賽!買上兩袋粽子,下令開吃,我們就壹起狼吞虎咽,但是最後獲勝的往往不是我……

 我還聽過壹個關於粽子來歷的故事:在古代,有壹個人叫屈原,他向皇帝提了利國利民的建議,但是那昏庸的皇帝並沒有采納,他很悲憤,就投河自盡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做了壹個透明棺材,放進了水池裏。為了能給屈原貢壹些貢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竹筒粽子壹壹扔進水池裏。過了幾天,人們才發現水池裏有魚,那些粽子都被魚吃掉了。人們很生氣。這時,有壹個人叫道:“大家夥,魚最怕菱角,可以用幹凈的草葉去包糯米,做成菱角的!”以後,人們將包好的粽子扔進水池,魚壹看到糯米粽子,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久而久之,人們就把它叫成“粽子”了。

 再來講壹講賽龍舟的來歷吧!當時,人們因為舍不得屈原死去,就都乘著小船,來打撈屈原。他們爭先恐後,但是當追到洞庭湖時,卻不見了蹤影。此後,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舉行劃龍舟慶祝。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這個風俗,吳國、越國等等都最先采納。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也曾經主持過友誼賽呢!壹直到現在,臺灣也仍舊在保持著每年五月初五賽龍舟的端午節習俗。

 此外,端午節還有掛艾葉的習慣:在端午節,家家門前都會有許多艾葉放在門口,有些心靈手巧的人,還會做荷包哩!將壹塊布剪出各種各樣的形狀,在裏面塞滿艾葉,小朋友們最喜歡佩戴了!據說,佩戴荷包還可以僻邪驅瘴呢!。用菖蒲作劍,插在門楣裏,還有驅魔祛鬼的神奇效果呢!

 端午節的習俗可真多呀!

5.描寫端午節美食的作文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現在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壹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每家每戶的端午節似乎都壹樣,現在就由我來介紹我家的端午節吧!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因此,我們家有壹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高手——媽媽。今天的早上,我跟媽媽學習包粽子。媽媽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壹片反著放,夾在中間,然後把這三片葉子卷成壹個空心的圓雉形。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了三片子想把它卷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壹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指點:“左手捏住粽葉的壹角,右手將粽葉的另壹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壹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接著,媽媽在空心圓錐形裏的粽葉裏插上壹根筷子,拿調味勺舀了壹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我也在粽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的時候不是把粽葉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

 媽媽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壹些,把粽葉捏緊壹些。妳看……”媽媽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些樣子了。最後壹道工序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握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纏了兩圈,結上繩頭,壹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壹各宗字。隨之,第2個,第3個……我壹連包了好幾個。媽媽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壹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了壹會兒就上桌了!雖然我們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三十分鐘後,再泡在湯水裏壹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這些粽子香得使妳只要壹聞到味,就會挑起妳的食欲。

 我和爸爸著兩只小饞貓壹聞到香味就圍著鍋子,問媽媽:“媽媽,媽媽,什麽時候能吃呀?”媽媽總會笑著說;“妳們這兩只‘小’饞貓!”

 瞧,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

  • 上一篇:紮染心得體會
  • 下一篇:文獻查閱方法有哪幾種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