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演變 佛教創立後,在印度幾經演變。佛陀及其直傳弟子所宣揚的佛教,稱為根本佛教。佛陀逝世後,弟子們奉行四諦、八正道等基本教義,在教團生活中維持著他在世時的施設和慣例。由於佛陀生前在世時於不同場合對不同的對象有著不同的說法,弟子們對此便產生不同的理解。約在佛滅後100年,佛教分裂為上座部、大眾部兩大派,稱根本二部。此後100余年間續有分裂,先後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稱枝末部派。關於部派分裂的次第、年代、名稱、地區均有不同的說法。當時佛教傳播的範圍,北至喜馬拉雅山麓,南至基斯那特河(克裏希那河)。壹般認為由上座部直接分出的最大壹部是說壹切有部。上座部(以說壹切有部為代表)和大眾部在教義上有較大差別。兩大部的主要差別是:①對法(事物、存在)的認識。大眾部認為“過去未來,非實有體”、“現有體用,可名實有”,即認為壹切現實都依因緣生滅,過去的已經滅了,沒有實體,未來的沒有生起,也沒有實體,僅僅現在壹剎那中才有法體和作用;說壹切有部主張法體是永恒存在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三世也都是實有的,即所謂“法體恒有”、“三世實有”,被稱為我空法有論。②對佛陀的認識。大眾部認為生滅於人間的釋迦牟尼佛是化身而非實身,佛陀的實身是積累極長期的修行而成,他有著無際的壽命和威力,所說壹切言語為隨機說法,並以壹音說壹切法;說壹切有部不承認釋迦牟尼是化身,認為佛說言語並非都是經教,也並不是壹音說壹切法。③對聲聞和菩薩的認識。大眾部強調菩薩廣度眾生的慈悲願力,輕聲聞而貴菩薩;說壹切有部雖承認聲聞、緣覺、菩薩能修行根性和所修行道路有差別,但認為佛與聲聞、緣覺所得解脫沒有差異。 公歷紀元前後,在佛教徒中流行著對佛塔的崇拜,從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團──菩薩眾。他們中間壹部分人根據《大般若經》、《維摩經》、《妙法蓮華經》等闡述大乘思想和實踐的經籍,進行修持和傳教,形成了中觀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兩大系統,而將早期佛教貶稱為小乘。 佛陀逝世後約500年,大乘中觀派興起。此派創始人龍樹,闡發“空”、“中道”、“二諦”的思想,其弟子提婆繼續弘揚龍樹的學說,使大乘佛教得以進壹步發展。以後還有清辨和佛護、月稱等從不同的角度闡發中觀的思想,形成自續派和應成派。同時,小乘佛教中的說壹切有部、經量部等,仍繼續發展。 佛陀逝世後約900年,瑜伽行派興起。此派奠基人是無著和世親。無著原是說壹切有部僧人,因對說壹切有部教理感到不足,而闡發大乘教義。其弟世親,原是說壹切有部學者,後從無著改宗大乘,稱“千部論師”。無著世親弘揚“萬法唯識”、“三界唯心”的唯識論,此後傳承主要有難陀、安慧、陳那、護法,之後還有戒賢、親光等。 7世紀以後,印度密教開始流行,到8世紀以後,與印度教相接近。波羅王朝在那爛陀寺以外另建超戒寺,作為研習和宣傳密教的中心;9世紀後,密教更盛,相繼形成金剛乘、俱生乘和時輪乘。11世紀起,伊斯蘭教的勢力逐漸進入東印度各地,到13世紀初,超戒寺等許多重要寺院被毀,僧徒星散,佛教終於在南亞次大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