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文言文常識對人的稱呼

文言文常識對人的稱呼

1.用文言文對別人可以怎樣稱呼

因為妳提了這個問題,我也學習了,特摘抄並整理他人的答案給妳,如有不明或者其他問題歡迎追問

第壹人稱:

男:我,於,余,吾,臣(對君王),朕(皇帝自稱),在下,區區,末晉(對前輩),小生(男子對女子),其(很少見,壹般都是第三人稱),學生(對老師)

女:妾,妾身,賤妾,奴家,小女子,吾,臣妾(對君王)

第二人稱(壹般好像不分男女吧):

子,汝,女(通汝),足下,若,而,乃,爾,爾等(復數),先生(對老師),陛下(對君王),老爺(對主人),卿,愛卿(君王對臣子)

第三人稱:

先生,老爺,彼,之,其等代詞

對別人稱呼自己的:

父親:家父,家君,家嚴

母親:家母,家慈

兒子:犬子,小兒

女兒:小女

對別人稱呼他的:

父親:令尊,令嚴

母親:令堂,令慈

兒子:令郎,令公子

女兒:令嬡,令愛

壹、初見面之人問姓,曰貴姓,問名,曰臺甫。自說姓曰敝姓某,說名曰草字某某。

二、有親戚世交者,應各以其名分彼此相稱。普通稱人曰先生或某兄,自稱曰弟。老者長者,稱曰老先生,自稱曰後學,或稱自名。

三、稱人之父曰令尊,母曰令堂。向人稱自父母,曰家嚴,曰家慈。見朋友之父,稱老伯,母稱伯母,自稱晚或侄。

四、稱人之祖,曰令祖公,祖母曰令祖太夫人。向人稱自祖曰家祖。祖母曰家祖母。見人之祖父祖母,稱太老伯,太伯母。自稱己名即可。

五、稱人之兄弟,曰令兄,曰令弟。向人稱自兄弟,曰家兄舍弟。稱人之姊妹,曰令姊令妹。向人稱自姊妹,曰家姊舍妹。見人之兄弟,稱幾先生,或幾兄,自稱小弟。見人之姊妹,統稱幾姐,稱自曰小弟。(書款則稱侍)

六、稱人之妻,曰令正或尊夫人,向人稱自妻,曰拙荊或賤內。見人之妻稱嫂,自稱己名。(女子可自稱妹)

七、女子稱人之夫,曰尊府某先生,向人稱自夫,曰外子。見人之夫稱某先生,自以避免稱呼為佳,如必要時,只稱本人即可。

八、稱人之子,曰令郎或公子,稱人女曰令愛,或女公子。向人稱自子,曰小兒,女曰小女。見人子稱世兄,自稱弟,稱女曰世姐,自不稱。

九、稱人之孫及孫女,曰令孫曰令女孫。向人稱自孫,及女孫,曰小孫,曰小女孫。見人之孫及女孫,稱幾公子幾小姐。

十、稱人或稱自之已故上輩,統加壹先字。如稱人之故父母,曰令先尊令太夫人;稱自之故父母,曰先嚴先慈之類。稱人已故下輩不必另加字,只雲「以前某兄」即可,稱自故下輩,但加壹亡字,或雲「以前某某」亦可。

十壹、稱人之姑丈姑母,曰令姑丈令姑母。向人稱自姑丈姑母,曰家姑丈姑母。見人之姑丈姑母,稱老先生老太太;交厚者,可稱老伯及老伯母。

十二、稱人之舅父舅母,曰令母舅令舅母。向人稱自舅父舅母,曰家母舅家舅母。見人之舅父舅母,稱謂仿前。

十三、稱人之嶽父嶽母,曰令嶽令嶽母。向人稱嶽父母,曰家嶽家嶽母。見人之嶽父母,稱謂仿前。

十四、稱人之內侄,曰令內侄。稱人之甥,曰令甥。稱人之婿,曰令婿。向人稱自內侄,甥,婿,曰敝內侄,曰舍甥,曰小婿。

十五、稱人之親友,曰令親曰貴友。向人稱自親友,曰舍親敝友。

十六、稱人之師,曰令師,生曰令高足。向人稱自師,曰敝業師。稱自生曰敝徒。自稱師,曰夫子或吾師。稱自曰受業,或曰門生。

十七、稱人之長官,曰貴某長(院部廳局等)。稱人之屬員,曰貴部下或貴屬。向人稱自長官,曰敝某長,稱自屬員,曰敝同事或敝屬,稱其某姓某職亦可。

十八、稱人之主人,曰貴上,稱人之仆,曰尊紀。向人稱自主人,曰敝上;稱自仆,曰小價。

(附說)

壹、稱呼壹事,本甚繁雜,各地習慣,直接見面之稱,尤多不同,故難備載。本編僅錄其對外交際通常用者。

二、親戚之間,稱呼甚為微細,每有錯壹字而貽笑者。茲編本為舉要,專為常用,故不詳載。

2.在文言文常識中,在父母面前怎麽稱呼自己

妾身(女) 吾(男) 文言文中其他場合稱呼自己 我:吾、余、予、愚、鄙人、在下 先秦以前:寡人 皇帝:朕、寡人 皇後、太後:哀家 老頭:老朽、老夫 老婦:老身 出家人:灑家 官人:下官 女子:妾、區區、奴、奴婢 讀書人:小可、不才 下人:奴才、老奴 第壹人稱:又叫“自稱”。

常用“吾、我、余、予”等,還有帝王的專稱“朕”和“孤”字。通常都可譯為“我”、“我們”、“我的”、“我們的”。

例: 1、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鄭人買履》——已經拿到了鞋子,竟然說:“ 我忘記了拿尺碼。”

“吾”用於句首,作主語,代替“我”。 2、吾知子所以距我也,吾不言。

《公輸》——我知道妳用什麽辦法來對付我,但我不說。“我”用於句末,代替說話之人,作賓語。

3、余聞而愈悲。《捕蛇者說》——我越聽越覺得悲傷。

“余”用於句首,代替聽話之人,也就是柳宗元,作主語。 4、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壹湖。

《嶽陽樓記》——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集中在洞庭湖上。“予”字用於句首,代替“我”,作主語。

5、朕乃天子,說話豈能兒戲?——我乃壹國之君,說話豈能反悔?“朕”便是皇帝的自稱“我”。 6、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兒有了水。

“孤”字用於句首,代替劉備,作主語。第二人稱:又叫對稱,常用“爾、汝、女、若、乃、而”等。

通常譯為“妳、妳的、妳們、妳們的。” 例: 7、爾安敢輕吾射!《賣油翁》——妳怎麽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呢!“爾”字用於句首,用來稱代賣油老人,譯為“妳”,作主語。

8、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愚公移山》——妳的思想頑固啊,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

“汝”字用於句首,用來指代“智叟”譯為“妳”,作主語。 9、子曰:“由,誨女知之乎?”《論語十則》——孔子說:“仲由,教導妳的話都明白了嗎?”“女”字用於句中,又在動詞“誨”之後,作“誨”的賓語。

代替“仲由”,譯為“妳”。 10、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妳是個被雇傭給別人耕田的的人,怎麽會富貴呢?“若”用於句首,用來稱代陳涉。

相當於“妳”。 11、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乃翁。

陸遊《示兒》——大王的軍隊平定了中原的日子,家中祭祀時不要忘了把這個喜訊稟告給妳的父親。句中的“乃”就是代詞,“妳的”。

12、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妳爹爹回來時,壹定會跟妳算賬的。“而”便是代詞“妳”。

第三人稱:又叫他稱,主要有“彼、其、之”等字,它們既可以用來指人,又可以用來代事,其用法更為靈活,通常譯為“他、他的、他們、他們的”等。 例: 13、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劌論戰》——他們的士氣衰竭了,我們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這裏的“彼”和“之”都是代詞,用來指代齊國的軍隊,相當於“他們”。

14、其妻獻疑曰《愚公移山》——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其”字用來代替愚公的妻子,譯為“他的”。

15、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公輸》——北方有個欺侮我的人,希望能借助您的手把他殺了。句末的“之”就是代詞,代替“侮臣者”,相當於“他”。

關於己稱,即“自稱”,常用“自、己”二字,均可譯為“自己”之意。 例: 16、自雲先世避秦時亂。

《桃花源記》——自己說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的戰亂……“自”便是自稱“自己”。 1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強加給別人。“己”字也同上壹樣,指“自己”。

還有旁稱:亦即稱別人,常用壹“人”字,可能譯為“別人”、“人家”。 例: 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論語》——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沒有才能。這裏的“人”字,即旁稱。

19、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鴻門宴》——現在人家有大功卻要擊殺他,這是不道德的。

“人”字旁稱“人家”。至於尊稱:即對人的禮貌稱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閣下”等之用,壹般譯著“您、您老人家,他老人家”之意。

例: 20、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憑您微薄的力量,還不能削平像魁父那樣的小土丘,又能把太行、王屋那兩座大山怎樣呢,句中的“君”便是愚公之妻用來尊稱愚公的,相當於“您”。 21、子何恃而往?《為學》——您憑什麽去呢?“子”便是對對方的敬稱,相當於“您”。

22、公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您也曾聽說過天子發怒的情況嗎? 23、卿言多務,孰若孤?《孫權勸學》——您說妳事務多,誰像我呢? 24、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公輸》——公輸盤說:“您老人家有什麽見教呢?” 25、足下事皆成。《陳涉世家》——您的事業都會成功。

3.文言文中有哪些禮貌性稱謂

文言文講究禮貌性稱呼。

禮貌性稱呼,對己是“謙稱”,對 人是“敬稱”。下列禮貌性稱呼是非常普遍的。

(壹)用專門性的具有代詞性的詞語。 1。

自稱方面,有“臣”、“仆”、“鄙人”、“妾”等用於 對長輩或平輩。如: ① 臣能令君勝。

(《孫臏》)(我能叫您獲勝。) ② 仆非敢如此也。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我不敢這 樣做。) ③ 鄙人不慧,將有誌於世。

(《中山狼傳》)(我雖不聰明, 但還想在世上做點事業。) ④ 若憐妾而活之,當秘勿泄。

(《畫皮》)(如果可憐我想救 活我,就該保守秘密,不要講出去。 ) 這裏要說明的是:例①中孫臏與田忌並非君臣關系,例②司 馬遷與任少卿並非主仆關系,例④的“妾”也不是“小老婆”的 意思。

所以,只是壹種謙稱。 帝王諸侯有專用的表謙稱的詞。

戰國時代多用“寡人”, 如:“先生之以此聽寡人也。”(《去私》)(先生在這件事上聽從 我的勸告吧。

)後代多用“孤”,如:“孤不度德量力。”(《隆 中對》)(我不能估計自己的德行與能力。)

至於“朕”則不是什麽 謙稱,而是秦以後皇帝專用的自稱。 2。

對稱方面,有“君”、“子”、“公”、“足下”、“先 生”、“夫子”、“卿”、“閣下”、“陛下”等。 其中“先 生”、“夫子”多用於長者;“卿”是上對下(君對臣、夫對妻) 的愛稱;“閣下”稱有較高職位的人;“陛下”只用於對皇 帝。

如: ⑤ 君安與項伯有故?(《鴻門宴》)(您怎麽跟項伯有老交 情?)(按實際地位,劉邦是“君”;而他稱張良為“君”,可見“君” 是代詞性。 ) ⑥ 足下事皆成。

(《陳涉世家》)(您的事業都會成功。) ⑦ 又安能發狼蹤以指示夫子之鷹犬也?(《中山狼傳》(又 怎麽能發現狼的蹤跡來指點給您 的獵鷹、獵狗呢?) ⑧ 誓不相隔卿Q (《孔雀東南飛》)(發誓不和妳分開。

) (按:妻子對丈夫稱“卿”卻不行,《世說新語?惑溺》中便批評 了王安豐的妻子用“卿”稱呼王安豐。) (二)在名字或職位上講究。

1。 謙稱方面,對長輩、平輩,自己稱名(稱別人的名是不禮貌 的),或臨時寫作“某”。

如: ⑨ 不然,籍何以至此?(《鴻門宴》)(不這樣的話,我項籍 怎麽會這麽辦呢?)(項羽名籍。 ) ⑩ 某啟(《答司馬諫議書》)(我王安石陳述) 2。

尊稱方面,對平輩(朋友)則稱字。古人有名、字、號之 分,“名”是正名,“字”是補充解釋名的,有人還有“外號”。

如:白居易,姓白,名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因為司馬光 字君實,所以,王安石在《答司馬諫議書》中說:“冀君實或見 恕也。

”(希望您或許能夠諒解啊。) 稱呼對方的官爵,是表尊稱的通常方法。

如《隆中對》: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籃盛 著飯、用壺子裝著酒來歡迎將軍呢?) 第三人稱的敬稱與第二人稱基本相似。壹般稱“公”、“先 生”,或稱其字號、爵位。

如《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 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按:吳默,字因 之;文震孟,字文起;姚希孟,字孟長;“公”是敬稱詞;“冏 卿”、“太史”是官爵。)

八四、什麽叫“賦”、“比”、“興”? 賦、比、興,是《詩經》中常用的表現手法。 後來為古代詩 歌乃至散文廣泛采用。

“賦”就是“鋪”的意思,即用白描的手法把事物描繪出 來,把感情抒發出來。如《伐檀》這首詩,直接鋪敘伐檀的勞動 場面,抒發了伐檀木工對不勞而獲的統治者的憤怒控訴與辛辣諷 刺。

又如:《采薇》詩也是通篇用賦的手法抒寫久征戰士在回鄉 途中的復雜感受,其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 霏霏”這樣情景交融前後對照的白描句子,千古以來為大家所傳 誦、模仿。 又如《北山》則在白描中運用對比手法與排比句式, 控訴了貴賤懸殊、勞逸不均的社會現象。

“比”,簡單點說就是“比喻”。但其方式是多種多樣的, 我們今天稱為“擬人”、“擬物”、“拈連”的修辭格,也常常被 古人稱為比喻。

如《碩鼠》這首詩,用貪婪的大老鼠比喻兇惡的 剝削者,既是借喻(只出現了喻體),又兼有擬物色彩。 後來屈原 的《離騷》、《九章》、《九歌》等大大發展了這種手法。

***同 為後代詩人所借鑒。 “興”就是興起、起頭的意思,先描寫他種事物以引起下面 的正題。

“興”的核心是聯想。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夭》)前兩句寫桃樹長得很嫩綠, 開放著光燦燦的紅花,是全詩的“興”。

它實際上起了點明季 節,創造氣氛(春光明媚的歡樂氣氛),象征人物的年青美麗等作 用。有些“興”可能只是單純的韻律聯系,如《唐風?山有 樞》,開頭寫山頭、山谷都長著榆樹,與正文寫守財奴的吝嗇, 在意義上關系不大,僅僅是“樞”、“榆”與後面的“婁”、“驅”、“愉”等押韻,以解決“山歌好唱起頭難”的問題。

總之,賦、比、興是古代文學評論中常用的術語。前人有的 說得很神秘,其實並不難了解。

其中,“比”是屬於修辭手段; “賦”、“興”不是壹種單純的修辭手段,而是可以運用別種修 辭手段(如“賦”可運用對照、排比,“興”可用比喻)的表現手 法。還要附。

4.古代對各種人的稱謂

古代年齡稱謂 在學習古文的過程中, 經常會碰到壹些表達年齡稱謂的詞,如:“弱冠”、“耄耋”等。

學生往往對此很費解。其實類似這樣的詞還很多,都是我們在學習古文的過程中所必須了解的知識。

古人的年齡稱謂來源不壹,大多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壹些是因襲前人所言而成為固定稱謂的。 在所有的年齡稱謂中,“九十”的稱謂可謂最多最有趣。

或叫“鮐背”,鮐是壹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

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還有依據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嬰兒”,是因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餵奶。

嬰可與膺通假,膺者胸也。嬰兒即為抱在胸前之兒。

七歲除叫做“悼”外,還叫“齠齔”也叫做“毀齒”,因為正是換牙時期,所以有此稱呼。十五歲叫做“童”,“山無草木曰童”。

古代十六歲成年,十五歲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處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們現在常說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則來自於《論語·為政篇》的記載:“子曰: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距。” *** 戴聖所輯《禮記·曲記篇》中說:“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壯,四十曰強,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

其中還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說法。但後人卻常把“幼學”、“弱冠”等作為年齡稱謂,這恐怕是後代詞匯由單音節向雙音節發展的原因吧 我國還有幹支紀年的傳統,六十年為壹輪,故又有六十歲為“花甲之年”的說法。

杜甫有詩句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二十古來稀。”於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別稱。

當然,古代年齡稱謂並不止這些,還有許多散見於各類古書中,因較少使用而未被流傳下來。上面所述這些因使用頻率高,生命力強而被後人沿用了下來。

有些還已經進入了我們的日常交際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從“嬰兒”和“兒童”兩個詞中,我們已看不出歷史和今天的區別了。

另外還有: 繈褓:不滿周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韶年:男孩八歲。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歲 誌學:十五歲。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歲。 弱冠:二十歲。

而立之年:三十歲。 不惑之年:四十歲。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歲。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

古稀之年:七十歲。 杖朝之年:八十歲。

耄耋:八十、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及笄:女子十五歲。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標梅之年:出嫁 幼學之年.10歲 舞勺之年.13歲 誌學之年.15歲(單髻.及髻.抓髻.)而立.壯室之年.30歲強仕之年.春秋鼎盛.40歲 艾老.服官政.50歲杖鄉之年.耆年.60歲 杖國之年.致仕之年.70歲杖朝之年.80歲 齯齒.鮐背.凍梨.黃發.90歲 破瓜之年.瓜字初分.碧玉年華.女子16歲風信之年.花信之年.24歲 在我國傳統醫學文獻裏,關於「天年」(人類自然的年壽)的記載------如黃帝《素問.上古天真論》道:「盡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靈樞經.天年》三度提到人的天年為「百歲」,還說「人之壽百歲而死」;又如《尚書.洪範篇》以百二十歲為壽-----推算人的自然年齡在壹百至壹百二十歲間,此與現代科學的測算大致相符,說明人類的自然壽命,是可以活到百余歲的。

但是遺傳、自然環境、文化教育、天災人禍、疾病、意外事故及個人生活方式和習慣等因素影響,往往使人天年不遂,留下遺憾,故壹般祝壽之辭,多以堅定之喻,獻上祈願。通俗者,若「壽比南山」、「壽比松齡」、「日月長明」、「福如東海」等。

其實在這些制式外,社交場合中有些長壽的象徵性用語,更富隱喻之雅趣呢! 「喜壽」指七十七歲:草書[喜]字看似七十七,故借指七十七歲。「米壽」是八十八歲:將[米]字拆開仿如八十八的模樣,故借指八十八歲。

「白壽」指九十九歲:壹百減壹為九十九,[白]是借用百字少壹橫,以此借指九十九歲。「茶壽」呢,稍稍難解,[茶]字的草頭看似二十,余者可拆成八十八,二者相加得壹百零八,故借指壹百零八歲。

另外,「六十歲」有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的說法;「七十歲」又稱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國之年;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歲」;期頤之年,則是「百歲」了。 始齔---指剛到換齒的年齡,約七、八歲左右。

誌學之年---十五歲(男)。 及笄之年---十五歲(女)。

二八年華---十六歲。 花信之年---二十四歲。

春秋鼎盛---壯年時期。 而立之年---三十歲。

不惑之年---四十歲。 知命之年---五十歲。

耳順之年---六十歲。 花甲之年---六十歲。

懸車之年---退休之年。 從心之年---七十歲。

古稀之年---七十歲。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

5.“戀人”在文言文中如何稱呼

郎、夫

壹、郎拼音:láng

釋義:

1、對年輕男子的稱呼:大郎。郎才女貌。

2、對某種人的稱呼:貨郎。女郎。

3、舊時妻稱夫或戀人的稱呼。

4、封建時代的官名:郎中。侍郎。員外郎。

5、姓。

二、夫拼音:fū

釋義:

1、舊時稱成年男子:漁夫。農夫。萬夫不當之勇。

2、舊時稱服勞役的人:夫役。拉夫。

3、舊時對學者的稱呼;舊時稱老師;舊時對戀人的稱呼;稱讀古書而思想陳腐的人。

4、與妻結成配偶者:丈夫。夫婦。

擴展資料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令郎[lìng láng]

敬辭,稱對方的兒子。

2、新郎[xīn láng]

結婚時的男子。

3、女郎[nǚ láng]

指年輕的女子。

4、侍郎[shì láng]

古代官名。西漢時本為宮廷近侍。東漢後,尚書屬官任職滿三年稱侍郎。唐以後官位漸高。為各部尚書的副職。

5、兒郎[ér láng]

男兒;男子。

6.與“文言文”相對的稱呼是“白話文”嗎

是啊~

文言文”是“白話文”的相對。這個詞的結構是這樣的:文言-文。第壹個“文”是“文字”,“言”是語言。“文言”則指“文字化了的語言”。它說明兩層意思:其壹,指明文言文本是壹種語言;其二,這個語言後來被文字化了。“被文字化了”的語言也有兩重含義:其壹,可以有語言但沒有文字的文化,比如大多數少數民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其二,語言功能退出生活,以文字的形式成為歷史。 1.文言文很精彩。這當然是無疑的。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文言文。由此可見中國的現代文明歷史還是很短的,解構或者解讀傳統文化還是現代化的必要,因為傳統智慧的繼承建立於對文言的正確解讀。 2.文言文是知識。這是對的,因為文言文已經不再是語言,它純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識,甲骨文也是知識,那為什麽就不學甲骨文呢?對了,正是因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進壹步學習甲骨文等等傳統高級文字(學)的基礎。 3.文言文也是技巧。漢語的表述、描繪、組合、轉變、喻式、鋪比、推演……在思想的表達上充分承載了漢文明的風格。掌握文言文物理結構,對現代漢語的理解比較精深,對新漢語的構造將有“法”可依。 4.“文言文”是“白話文”的相對。這個詞的結構是這樣的:文言-文。第壹個“文”是“文字”,“言”是語言。“文言”則指“文字化了的語言”。它說明兩層意思:其壹,指明文言文本是壹種語言;其二,這個語言後來被文字化了。“被文字化了”的語言也有兩重含義:其壹,可以有語言但沒有文字的文化,比如大多數少數民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其二,語言功能退出生活,以文字的形式成為歷史。 “文言文”的字面意思,應該是:被文字化了的語言的壹種文體。後面那個“文”指文體。 那麽文言文除了在考古研究之外,還有什麽“前途”嗎?或者說,還會有什麽生活的應用價值?我想是有的。在傳統形式的生活淡化出現代社會時,只不過人們忽略了壹些邊緣地區的社會生活,才造成現代應用對文言文的懷疑或者忽略。比如在宗教建設中,某些碑刻仍然會用文言文撰寫,仍然采用書法書寫,使用工具鐫刻。篆書的應用也大多如此。 “文言文”這個名詞也可以涵載語言與文字之間在文化歷史上的相互關系。某種形式上,壹旦某種語言——包括方言——被“文”化,文字化,也就是書面化,其語言魅力頓減,而文字功能倍增。因為語言通常是口頭相傳,與生活密切相關,語言尚未進入文化狀態,它是對生活經驗的壹種保留,沒有文字的擴展性能。 我們在閱讀文言文的過程中,不免會產生壹種錯覺:古時人說話也是這麽說的麽?我想這可以用現在時態下書面語與口頭語在表述上的不同來“感受”,它們之間在結構上規則上並無大的區別。也可以推測,古人說話只不過比文言文更隨意,更白化通俗而已,“三言兩拍”也可以做參考了。至於現在我們閱讀文言文,當然不代表在重復古人的說話,而是在朗誦或者默讀壹種文體。 閱讀文言文,感受的是壹種極為明晰的思路,就好像偶爾閱讀西方哲人著作,很有那種應有的肅穆。

  • 上一篇:說明蘇州固鍀的聖賢教育體現了哪些中國傳統文化要素
  • 下一篇:海報文案如何設計的導圖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