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德柱 壹通古碑的前生後世 前年,衛輝司灣的壹處廢棄泵站出土了壹批石刻,皆為當年修泵站時從衛輝城裏搜羅到的碑刻、建築構件。大大小小數十塊,有文字的不少,但皆被有意鑿斷,殘缺不全,難以拼接,故而運到望京樓崇本書苑前閑置堆放。這幾天,奉命清理,竟然找到了壹通比較完整的古碑,而這通古碑的身世又頗為傳奇,實在令人興奮不已。 這通古碑題為《疙疸神感應碣》,錄文如下: 夫天地間萬物雖繁,信皆有神主之,故大易有雲:「 ”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正德己卯(正德十四年,1519),余額左突然偶腫,與瘡恙不侔。余恐,急走帛迎醫,投諸藥餌,竟無小效。奈何,奈何? 逮新春元宵,會千兵正楊君功大至,目余腫,怵然動心,遂白余曰:「 ”近隍廟東廊有疙疸神者,靈應如響。我衛人罹瘡恙腫毒,靡不拜禱祠下。約來日,吾糾素善先生輩,往為先生禱焉,何如?”余再拜謝曰:「 ”余無似,奚敢為君侯勞也!誠如君言,余當飲德。”越明晨,楊君果約寅長張君梓、引禮張君士元、吉君廷弼、謝君文充、庠生錢君守遠、鄉友鐘君順、蔡君茂偕來,敬具牲醴楮幣,直赴於祠,矢心***謁。諸君為余懇禱,余頓首又禱,且曰:「 ”神其降靈,消此毒腫,尚充樹碣以頌之,垂不朽也。”諸君乃散去。無幾,厥腫自破,出濃血如許,視之漸消,彌月而厥腫平矣。嗚呼噫嘻,神之靈應壹至此哉,真「 ”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余弗敢泄泄,謹鳩工采石,齋沐樹碣壹通,以揄揚神化之萬壹雲。 為之頌曰: 於維尊神,靈變莫測,主宰瘡痍。 於維尊神,威震壹方,永祀無疆。 □□庚辰歲(正德十五年,1520)三月吉日,懷慶衛守禦衛輝前千戶所副千戶楊尚充頓首□□。 該碑高100厘米,寬60厘米,厚15厘米。碑額已失。碑陽四周有波浪纏枝紋飾,用橫豎直線與正文分開。正文連題17行,滿行32字,***385字。末行起首處鑿沒二字,應為「 ”正德”;結尾處缺損二字。雖碑面有剝蝕之處,但除末行外,其他文字皆能辨識,甚為幸運。正書,不著書者姓名。其書結體求方,運筆飽滿敦厚,渾然充實,每個字斬落遒勁,爽朗大氣,堪稱名品。有碑陰。上刻「 ”碣陰”二大字,字體略顯粗陋;下無內容,或有意磨去也或未可知。 碑中敘述了懷慶衛守禦衛輝前千戶所副千戶楊尚充偶罹腫疾,得朋友相助,赴衛輝近隍廟東廊,向疙疸神祈禱求治,並許豎立碑碣壹通以報疙疸神之靈應。後來,事果如願,故楊尚充如約「 ”樹碣以頌之,垂不朽也”。 在封建社會,人們的醫療水平不高,故寄托於神靈(醫神、藥神),使得醫藥成為古代神靈崇拜的重要主題。疙疸神,其原型難考,分布於四方。獲嘉縣同盟山碑廊嵌有明張璉《疙疸廟靈感記》碑,記載成化年間獲嘉縣修葺疙疸廟及其靈感之事。其疙疸廟在「 ”衛輝府獲嘉縣治之東北十裏許大王社廡鏡村”。衛輝原存碑刻中沒有疙疸神崇拜者,筆者本以為疙疸廟為獲嘉縣為獨有,現在衛輝《疙疸神感應碣》的出土,不僅揭示了明朝正德年間衛輝近隍廟有疙疸神的事實,而且豐富了衛輝民間神靈崇拜的題材,對衛輝民間神靈崇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獲嘉的疙疸廟應是俗稱,該廟「 ”玉皇上帝位其中,周帝武王位其左,八蠟名神位其右;享殿三楹,疙疸神位也;東殿三楹,義勇關王;西殿三楹,子孫嗣母;東西廊各十間,俱塑有像”(明張璉《疙疸廟靈感記》),具有明顯的「 ”神靈合祀”現象,疙疸神未占主位。衛輝的疙疸神亦如此,身處「 ”近隍廟東廊”,為近隍廟眾多神靈之壹。由此看來,疙疸神乃勞動人民出於自身醫療的需要而創造出的民間神靈,寄托了人民對生命的敬畏,對無病無災的期盼,當然,期盼中還有壹份無奈和煎熬在其中。 古代治民者追求仁政。仁者愛人,民生始終是治理壹方的核心。民生問題中當然首屬醫療,過去如此,現在依然如此。新中國建立後,創建了壹整套富有成效的城鄉醫療衛生體制,基本解決了困擾中國農村數千年的醫療衛生問題。改革開放、實行市場經濟之後,原有的體制被打破了,新的體制尚存在瑕疵,醫療制度的改革完善成為解決「 ”三座大山”問題的頭等大事。衛輝《疙疸神感應碣》的出土,其實可從另壹個角度提醒治民者應盡快完善具有時代特點的現代醫療制度,讓人民生得快樂,活得安然。我們絕對不希望處於現代文明社會的人民再去對著泥胎塑像頂禮膜拜,我們希望我們的人民篤信我們的制度,憧憬幸福的未來。當然,這種制度必須能解決人民的困窘,滿足人民的需要,給人民以心靈的安寧和未來的希望。這恐怕是衛輝《疙疸神感應碣》給我們的最大啟發。 文史工作者都有考證癖,我也如此。碑末題名中的「 ”懷慶衛守禦衛輝前千戶所副千戶楊尚充”讓我甚感興趣。懷慶衛是明代設在懷慶府的衛所,設前、後、左、右四個千戶所,其中前千戶所在洪武二十三年時調往衛輝府守禦。故許多人隨之定居衛輝,與當地士族通婚,漸成望族。我曾經系統整理過近百方的衛輝古代墓誌銘,衛輝明清望族中至少有戴氏、魯氏、蔡氏、楊氏等出自軍戶。還得感謝現在大數據時代資料查找的便宜,我在書稿中搜索「 ”楊尚充”,還真有回應,很快找到了明薛鳳祥《明故潞藩王親典儀楊公墓誌銘》壹文。文中有這樣壹段記載: 君諱民信,字子孚,號肖瀾,河南衛輝人也。其先世南京海門衛籍,始祖明遠,從戎,後徙懷慶衛前千戶所,守禦衛輝,遂家焉。曾祖瓚,由選貢任鄜州判官。祖尚充,加千戶。父時宜,由歲貢任延津訓導;母謝氏。 段落中的「 ”祖尚充,加千戶”說的就是楊尚充。可見,《疙疸神感應碣》撰文者楊尚充乃楊民信祖父。 這楊民信可不是壹般人。根據明薛鳳祥《明故潞藩王親典儀楊公墓誌銘》的記載,楊民信(1563~1618),字子孚,號肖瀾,河南衛輝人。祖父楊尚充。父楊時宜,曾任延津訓導。楊民信業儒,獲增生出身,科舉成就不高,亦未踏入仕途。後來,潞王朱翊镠因乏嗣而「 ”欽選貴人”,楊民信次女被選中,四年後生子(即小潞王朱常淓),封為次妃。 因此,楊尚充是楊民信的祖父,楊民信乃小潞王朱常淓的外祖父。此支楊氏可遠溯至南京海門衛,始祖為楊明遠,「 ”徙懷慶衛前千戶所,守禦衛輝,遂家焉”。此乃軍戶世家。 楊尚充是正德年間人,僅任副千戶,從五品。他不可能料到萬歷年間,此支楊氏會成為皇親國戚。潞王朱翊镠因乏嗣而「 ”欽選貴人”,楊民信次女即在其中。楊氏之所以獲選,說明當時楊氏家族家風純正,家世清白,在當地頗有聲望。這與楊尚充的修養和治家是分不開的。當然,亦有藩室選妃首重軍戶的可能。這是本碑的另壹個重要價值所在。 壹通普普通通的古碑刻,幾行漫漶不清的殘存文字,可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所以,只要是帶字的文物,價值就會翻倍,這應該成為定律。因此,我們要敬畏石刻上的文字,希望大家都如此。
上一篇:數碼鋼琴會在不久的將來代替傳統鋼琴麽,為什麽?下一篇:新能源汽車技術可以從事什麽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