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壹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有人說,傳統是包袱,它拖住了前進的腳步;也有人說傳統是財富,它滋養著向上的渴望……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立意
這是壹則以“傳統”為話題的材料作文,材料提供了關於“傳統”的兩種不同認識,立意可就這兩種認識展開,表達對待“傳統”利弊的看法;也可跳出“利弊”說,表明對待傳統的其他認識、態度和做法。“傳統”是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寫作最好具體到某個方面,化大為小。
行文前必須對“傳統”二字內涵作出明確界定,它指世代相傳、從歷史沿傳下來的思想、文化、道德、風俗、藝術、制度以及行為方式等。傳統通常是先人流傳下來的,因此具有歷史性和流傳性;它往往指思想、文化以及行為方式等,因此具有抽象性;它往往涉及某些階層、民族、社會等群體,因此具有大眾性。同時註意,材料限定必須表達對待“傳統”的認知和態度,因此必須寫出“傳統”背後的東西。
文體選擇
本材料更適合寫記敘文。議論文容易變成對材料所供認識的簡單贊同或反對。最好能化大為小,就某壹具體傳統發表看法,結合現實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比如以“傳統節日”為話題,寫當今社會人們對其表面的關註和實際的冷落,表達對傳統文化漸行漸遠的憂慮。記敘文取材範圍廣,可就任壹與傳統相關的話題入手,通過精彩的故事,傳神的描寫,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思考。
精彩記敘文打造
下面以幾篇佳作為例對此做些剖析。
用富有真實感的場面和細節引領讀者進入文本意境。真實,是記敘文的生命。但記敘文如何將故事“編”得真實可信,自然貼切,又是許多同學深感頭疼的壹大難點。描寫富有現場感的場面和細節,使讀者如臨其境,就能使文章更顯真實,更易為讀者所接受。
髻
而今,我已隱隱約約理解了祖母視為畢生財富的那些傳統,看她每日將發絲與晨光緊緊相纏,似是要將她所堅持的傳統都綰入壹個小小的髻。
小時候,愛看祖母晨起梳頭,及腰華發壹瀉而下,末梢處有幾綹小漩渦,在床席上款款流動,壹個老舊的年代又活了過來。她的發式自嫁給祖父後就再也沒有改變――傳統的婦人髻,每日晨起忙過炊事、飼畜,摸出床頭草席下壹把密篦,將昨日的發髻拆下。
有時我端著熱粥坐在床榻上吃,從熱粥的柔煙中靜靜地瞧著祖母。長發的祖母看起來極為陌生,尤其是當她抿著嘴專心梳順發絲時,遊走的手勢掩住容顏,我幾乎眼睜睜地看著她逐漸消失,轉變成壹個我不認識的祖母。壹瞬間的驚慌襲來,有粥汁滴到了草席上,卻反被瞧見了。祖母嘴中抿著發髻,卻還有空迸出壹句“去擦”。待我拭凈席上印,祖母已綰好初髻,正在用發網將它盛住。看著那個又逐漸親切熟悉起來的祖母,我不由得喃喃出聲:
“其實妳頭發散下來也挺好看的,為什麽非要梳著發髻呢?”
“蠢話,都嫁人了怎麽還好散著頭發,被人看到了要笑話的,這可是傳統。”祖母手中的動作不停,貌似不經意地答我。
幼時的我懵懂無知,但似乎明白傳統是祖母衣襟上戴了許多年的紅絲帕,是她發髻上那朵青色的簪花,是她幾十年如壹日地堅持著守護著的東西。
而今,我早已明白已婚女子是不需要再梳發髻的,祖母堅守的那些不過是“不再需要遵守”的傳統。但,祖母如舊。每天梳著婦人髻去市場買菜,她將市場的每壹條沿壁巷縫探摸得如同掌紋,只為找出最物美價廉的蔬菜,據她說,勤儉節約是傳統美德。每個節日的早晨,她都早早起床梳好發髻,然後清掃整間屋子,準備好食物,祭拜那些我熟知或者不熟知的神明……
就這樣看了十幾年,早已習慣了祖母將傳統放在心上,也漸漸地有了尊重。時光不會老,老的是肉體凡軀,十多年來,我已變了萬千臉孔心性,而祖母依舊每日梳壹個小小的髻。
到現在,還是愛看祖母梳頭,因為我明白,那小小的緊緊的髻,記得是她所堅持的傳統,祭的是那個老舊的時代。
簡析本文通過祖母對發髻的珍視,表達她對那個老舊的時代的堅守。精彩之處在於通過極富生活氣息的場面描寫再現祖母的壹舉壹動。典型段落在2―6節,寫通過童稚的眼光觀察祖母的梳頭。先用“壹瀉而下”“幾綹小漩渦”“款款流動”等幾組詞語形象再現祖母長發的飄逸靈動,表現“老舊的年代又活了過來”的情景,生動逼真。再通過“摸出床頭草席下壹把密篦”的細節再現作為農村老年婦女特有的習慣,真實自然。接著展開重彩描寫祖母梳發的情景。“從熱粥的柔煙中靜靜地瞧著祖母”壹筆十分傳神,兒童的好奇與俏皮躍然紙上。接著是祖母“抿嘴梳發”的細節,是“手勢掩住容顏”的動作,是“我”認不出祖母的“驚慌”心理,是“粥汁滴到了草席上”的結果,壹切順勢而下,順理成章,有意料之外的結果,卻是情理之中的發展。正是如此栩栩如生而又真實可信的描寫,才使得下文“我”與祖母的對話,以至關於“傳統”的思考和探討顯得有根有據,貼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