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藝術創作上的問題
1.藝術家的技藝水平與藝術功底減弱,引發連鎖反應。
不得不承認,戲曲和曲藝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如今聲名最高的幾位,和當年的萬兒也不可同日而語了。從前看梅蘭芳的萬人空巷場面,現在大概只有陳奕迅和周傑倫能達到了。於是在當代商品社會,受到商業價值不足的影響,戲曲藝人經濟收入嚴重降低。除了全國性的壹些尚還能上得了電視參加的了戲曲頒獎的曲種,很多戲曲演員可是屬於壹邊演出壹邊務農維持生計的,那這種練習和演出時間就會不同程度減少,所謂“壹日不練自己知道,兩日不練老師知道,三不練觀眾就能看出來”,技藝不精就是衰落的開始;
而且,很多民間藝術家由於思想文化水平和藝術創造力的局限性,導致無法形成標誌性個人藝術風格、無法更好的使自己所表演的這門戲曲具備高記憶度的魅力展現,那這對於本來可能就沒有太多戲曲欣賞知識的觀眾,形成壹種“各種曲藝都差不多”的籠統印象。當今這麽註重符號價值的社會,沒特色絕對不行;活兒不好沒人請著去演出,經濟收入就微薄,導致藝術家的改行和傳承人數的驟減。到現在,我研究的那八百年歷史的大鼓藝術,傳承人就3個了。
2.藝術傳播方式太傳統。戲曲和曲藝藝術“口傳心授”的傳統模式,與當代傳媒社會傳播方式現代化有矛盾,戲曲傳承人在當代傳播趨勢大環境中自身推廣方式方法也不足。
事非經過不知難,我跟著傳承人學習了大半年時間,可以說根本沒有規範化與系統化的教授,而是只傳授基本的藝術入門技巧,之後便讓我這個弟子自己練習。比如從唱腔上看,表面上壹板壹眼非常簡單和規律,但實際唱時,每句的開口處和腔的煞筆處都有不同的處理,即使有譜子也沒辦法完全套用,更何況壹些處理更加靈活的部分,是沒有準確曲譜可言的。所以想要按照樂譜自學拍子實際上是行不通的,必須得靠師傅口傳身授,然後自己心領神會、細細揣摩。
而且還存在壹種情況,叫做“醜不醜,壹家手”,通常還得是壹家人教壹家人,因為潛移默化學習的時間也長,我這種機動的、零碎時間的學習,效果完全打折扣;
藝術家本身傳播上也有問題,雖然其在網上傳了視頻、傳了錄音、傳了文字、留了聯系方式,但這些只是粗放式零散式的推廣,而且其僅在個人空間發布的不夠規範的研究成果,也無法令更多的專業人士與愛好者對這門藝術產生更多的關註興趣與深入研究。
在商業開發方面,依然是進行個人零散的最傳統和初級的下鄉演出模式,而且是與其它眾多藝術的雜燴性質演出,並未成立獨立的機構或與商業性質的曲藝社形成長期合作關系進行商業演出。
二、戲曲作品本身的問題
1.不得不說,相較於流行歌曲,戲曲本身所具備的難度、完善性與文雅性特征,都是具有演出創作難度的。那些個唱念做打和戲曲的程式化,真的是得壹點壹點打磨出來的。可是隨著藝術家的減少,舊作品的“隱身”和新作品內涵不足導致經典作品匱乏。
即使黃金時代催生了極具個性魅力的藝術家,但無好作品傍身,再“真風采、大雅才”的藝術家也只能是曇花壹現。我們甚至無法想象隨著壹代風華正茂的藝術家謝幕,這壹藝術是否也因缺乏經典作品而隨之香消玉殞。
好作品是沈澱過的,而在這個娛樂時代,壹些打著創新旗幟、使原本的戲曲本體喪失的新作品,導致藝術風格變味甚至走上歧途。
三、藝術欣賞的問題
1.信息化時代變遷造成受眾集體人格與審美趣味、習慣的變化。公***空間的壓縮導致受眾集體人格的變化,過去人們愛在街頭巷尾、戲園子裏壹大群人聚著看戲,不過現在人們好像更喜歡在家看電視。即使大家喜歡去影院看電影,不過那種播放的頻率可不是藝術家現場演出所能及的;
當前物質、精神生活的豐富導致受眾審美趣味與習慣變化。過去人們的娛樂方式少,沒事的時候就愛聽歌戲,在藝術形式選擇多元化的今天,企圖修改某種形式來涵蓋壹切觀眾面的設想肯定是不現實的。
而且,如今的年輕受眾對於快節奏的藝術表演形式更為崇尚和喜愛,所以敘事緩慢的壹些傳統戲曲根本不受待見,現在連抒情歌曲的市場都不如電子樂大呢。比如我研究的那個,其中有個著名的花腔“論講壹回”,從前為其獨具特色的花腔,使得整個唱腔顯得悠揚婉轉而節奏緩慢,而如今看來,四個字卻可以拖唱出壹分鐘,壹杯茶的功夫都出去了它依然在拖腔,心急的人聽不出那韻味。
四、外部環境的問題
1.中華傳統節日、時令節氣與廟會集會意識的淡薄,導致戲曲演出土壤減少。中國群眾自古看重節日的喜慶氣氛,所以在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重陽節等重要節日之時,唱大戲可是必不可少的助興節目,各種戲曲形式妳方唱罷我登場,臺下群眾廣叫好,有些甚至還要把戲班子請到自己家族來單演。可現在呢,購物,聚餐,去KTV唱歌,去溫泉泡湯,去聽音樂會,去看電影,哪個選擇不比看戲來的容易和洋氣?
2.保護機制不健全。先是戲曲藝術保護的藝術教育、藝術創作和藝術科研“三足鼎立”穩定模式尚未形成,我們藝術學院在大學開設這麽多年,戲曲專業幾家有?再說政府這裏,壹直說保護而且也撥了款,可力度不到位啊。政府很大程度上控制著藝術資源,可它的把控性卻太強,比如壹些資料的組織撰寫,可經費批了卻不給出版,出版了只在文化館放那麽幾本做做樣子,沒能起到保護和推廣的作用。有些政府積極申報自己地域內曲藝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結果申請上了便束之高閣,各種戲曲機構建立和開展活動不到位,同時政府對其沒能進行大力的推廣和扶植,也沒能形成集合效應。
如何振興:
1.政府保護和媒體宣傳。政府多出政策傾斜,撥款和款項運用到位;媒體的播出和宣傳力度可以適當增大,比如綜合頻道可以增開戲曲類節目,戲曲頻道繼續優化。而且借著現在國家推崇傳統文化的東風,適度的進行推廣。
2.高校與社會。高校可以在高雅藝術引進校園方面,來幾場戲曲經典作品的演出,其實省劇團的水平演出就完全可以了,現場看戲的那種美感真的是非常感染人;社會上,有條件的城市,每周末的文化公益演出都可以安排戲曲的場次,免費領票,地方政府和商業贊助給文化買單,平時演唱會也那麽多贈票,這種文化事業建設的事為什麽不做。而且,藝術家妳也要放下身段,適應現在社會的表現方式。
3.自身的創新。大家現在都明白,得青年人者得天下。所以戲曲妳自身也得改革。比如說戲曲頻道推出的戲曲改良娛樂節目《叮咯嚨咚嗆》。這檔中韓明星跨界體驗界真人秀節目並非“跑男”類節目的移植或嫁接,亦非其他真人秀節目的“借屍還魂”,而是中國傳統文化和韓流不期而遇之後的首次碰撞和“親密接觸”。借中國傳統戲曲打造如此格逼、藝術且個有人氣的節目,《叮咯嚨咚嗆》的確是個史無前例的創舉。節目無論在表現形式還是整體風格,抑或主題呈現上,都不乏原創性和前瞻性;再比如天津臺的那檔《國色天香》,也是傳統和流行的跨界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