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戲劇曲藝類別。
昆曲在2006年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公布北京大學為昆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昆曲中的許多劇本,如《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戲曲文學中的不朽之作。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詩、宋詞、元曲的文學傳統,曲牌則有許多與宋詞元曲相同,這為昆曲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礎。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
劇目介紹
昆曲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上演劇目。
其中有影響而又經常演出的劇目如:王世貞的《鳴鳳記》,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沈璟的《義俠記》等。高濂的《玉簪記》,李漁的《風箏誤》,朱素臣的《十五貫》,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長生殿》,另外還有壹些著名的折子戲,如《遊園驚夢》《陽關》《三醉》《秋江》《思凡》《斷橋》等。
《公孫子都》是繼《十五貫》以後,浙江昆劇團又壹大手筆之作。此劇因榮獲2006—2007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第壹名和文化部第十二屆“文華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