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明朝的實際疆域面積,歷來是歷史專家和學者討論的重點,得出的結論也有不同的版本,從300萬,到600萬再到1500萬甚至2400萬的都有。在先前的文章中,靜夜史也曾經對明朝的疆域面積進行過詳細分析,簡單說來:明朝疆域需要分兩個階段來看。第壹階段:1368年明朝建立到1435年明宣宗撤銷奴兒幹都司。此階段疆域峰值為900萬平方公裏,其中實際控制350萬平方公裏,羈縻統治區550萬平方公裏;第二階段:1435年明宣宗撤銷奴兒幹都司到1644年明朝滅亡。此階段疆域峰值為400萬平方公裏,包括兩京壹十三省350萬平方公裏和關西七衛以及河套平原等地。和之前的所有封建王朝壹樣,明朝的疆域變化也是相當劇烈的。
從極盛時期的900多萬平方公裏到滅亡時的350萬平方公裏,明朝的疆域縮水超過60%。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和明朝的統治形式有密切關系,特別是對邊疆地區的羈縻統治力度的興衰,決定了明朝疆域的進退。那麽,為什麽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呢?靜夜史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1、明朝特殊的內外環境和其他封建王朝相比,明朝最特殊的地方就在於它是自南向北完成了統壹,朱元璋和他的團隊創造了封建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奇跡。但是,也真因為統壹方式如此另類,才導致明朝和其他朝代有了諸多的不同點,尤其是疆域變化。在先前文章中靜夜史對明朝疆域進行過詳細分析:明朝是絕無僅有的開國時期就達到疆域巔峰的王朝。這壹紀錄完爆漢朝和唐朝,足以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不過,明朝之所以能夠在朱元璋時期就達到疆域巔峰,絕對不是朱元璋有多神,而是自朱元璋之後,明朝的疆域就再也沒有大規模擴張過。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明朝疆域擴張的周期太短,短到只有20年-30年!
因為明朝自南向北進攻,這導致明朝不可能像歷史上所有自北向南統壹全國的政權壹樣徹底鏟除對方的殘余勢力。面對明軍的進攻,元朝主動退出中原,占據著蒙古高原和明朝對峙。因為處於南部的不利位置,這決定了明朝不可能克服後勤和氣候的諸多不利因素徹底消滅蒙古殘余勢力。而蒙古則可以退到更北的區域集結兵力東山再起,然後隨時南下侵犯。待到明朝由盛轉衰,蒙古則不斷強大起來,對峙隨即發生逆轉。隨即明朝占據的長城以北的土地全部被占據,不得不依托長城進行抵禦。因為明朝的衰落,特別是衛所制度自朱元璋死後就開始走向衰落,這導致明朝對邊疆地區,特別是蒙古地區的控制力不斷減弱,於是疆域後退成為必然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