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景頗族的風俗特點傳統節日

景頗族的風俗特點傳統節日

景頗族的傳統節日:

1、目瑙節

“目瑙縱歌”,景頗語意為“大夥跳舞”。景頗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壹般於每年農歷正月十五以後的九天內擇雙日舉行,節期三至五天不等。參舞者少則百多人,多則幾千人,從清晨到日暮,以日暮到清晨,通宵達旦地盡情歌舞,其間舞者跳累時可自動退場憩息片刻,而後又繼續登場舞蹈。

目瑙作為壹種大型的群眾性歌舞活動,其由來已久,歷史上,每逢豐年,出征、凱旋、婚姻嫁娶、敬祭鬼神等重要活動,均要跳“目瑙”。每逢目腦節日,村村寨寨的景頗人身著節日盛裝,紛紛從四面八方湧入目腦廣場。廣場上人山人海,氣氛熱烈歡快而不失莊嚴古樸的特色。

2、撒種節和嘗新節

撒種節和嘗新節,是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梁河、隴等縣阿昌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三月十日和八月十五日舉行。

相傳在遠古時代,阿昌族人民中有個年逾古稀的老婆婆,每逢八月中旬收獲季節,她總是不厭某煩小心翼翼地將各種谷物良種選留下來,轉送給各村寨的人民。由於幫助大家提高了耕種技術,她受到人們深沈的愛戴和尊重。

壹年的八月,老婆婆突然在收獲前逝去,為了彌補老人未能穿新、嘗新而逝的最大遺憾,人們在她靈前敬獻香噴噴的飯菜和新衣。以後,每年八月十五日,阿昌族家家戶戶都用新收獲的糧、菜、瓜果做飯,這樣就形成了嘗新節。來年春天人們又將她留下的種子撒到地裏,形成了每年三月十五日的撒種節。

3、能仙節

是景頗族青年男女為主的聚會、唱歌跳舞的節日。壹般在每年的農歷二月十日舉行。這個季節正值春回大地,萬物生長,辛勞壹年的青年男女利用這壹農閑的好時節,依照傳統在依山傍水的平坦地方舉行能仙節。

節日裏,男女青年穿上節日的盛裝,佩帶各種的裝飾品,聚集在壹起,進行民歌、射擊、打彈弓、刀舞等比賽。

景頗族的風俗特點:

1、景頗族服飾風俗

景頗族男子喜歡穿白色或黑色對襟園領上衣,包頭布上綴有花邊圖案和彩色小絨珠,外出時常佩帶腰刀和筒帕。

2、景頗族新米節食俗

秋天,稻谷成熟了,景頗族農民把割下的第壹捆稻谷舂成米,請左鄰右舍的男女老少到家***嘗新米飯,歡度新米節。

3、景頗族的建房習俗

景頗族的住房用竹子、茅草建造。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飼養豬、雞。竹樓以屋脊為界隔成兩半,壹半是主人家居住和煮飯的地方,靠裏面的壹端為上方,由長輩住;靠外的壹端為下方,由晚輩住。另壹半用於招待客人和堆放雜物。

  • 上一篇:春耕有什麽節日風俗
  • 下一篇:有什麽書記載古今婚禮習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