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智能手環的監測“黑箱”:用戶心率誰說了算?

智能手環的監測“黑箱”:用戶心率誰說了算?

前言

在2021年,隨時掌握自己的心率,並不是壹件很困難的事。

6月25日,蘋果旗下的Apple Watch終於拿到了拿到國藥監局心電圖、房顫監測醫療器械上市批準。實際上在2018年,蘋果的Apple Watch Series 4就已經有了心電圖檢測功能。只不過由於心電圖屬於醫療器械功能,蘋果當初沒能通過認證,無奈“鎖區”中國。

入局國內可穿戴設備 健康 領域的,不光有姍姍來遲的蘋果。國外廠商有Fitbit,國內廠商有華為、華米。這些廠家目前的智能手表、手環產品都可以進行心率、血氧等數據的監測,甚至在未來還可能“不紮針測血糖”。

廠商能夠如此發力,也是因為相關領域市可觀:據市場統計數據顯示,到2025年,醫療可穿戴設備市場價值將超過480億美元。

聽起來,“ 健康 手環”的市場紅紅火火。然而戴上手環監測心率的消費者,可能並沒有考慮過壹個問題:數據的主導權,到底在誰手裏?

01 同樣心率,不同的數據

問題的起源,源自壹次統計學研究。負責研究的,是哈佛大學公***衛生學院副教授JP Onnela。

在學術領域,他壹般不會引入Apple Watch這類消費級產品,而是用實驗室設備做研究。不過他最近與壹家醫院合作研究,使用了Apple Watch收集數據。

他因此對“心率手環”產生了興趣:不管是廠家還是研究者,大家都知道設備收集的數據有問題。他和團隊也想看看,數據問題究竟有多大。

研究團隊收集了2018年底到2020年9月的心率數據,並且把數據通過 Apple Watch導出:第壹次是2020年9月,第二次是2021年4月。也就是說,既然原始數據沒變,Apple Watch處理數據沒問題,兩次的數據處理結果應該很接近。

然而實驗的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在原始心率不變的前提下,兩次數據的重合度並沒有那麽高。黃色曲線和藍色曲線“各玩各的”,根本看不出是同壹個人的心率。

如果從數據離散程度來看,其中壹組數據比較紮堆,還算是“聯系緊密”。另壹組數據則到處都是,“放飛自我”。兩組數據放到壹起,幾乎沒有什麽關聯性。

根據Onnela自己博客的說法,“兩組數據的結果,可能是這類偏差中最明顯的代表”。

02 妳的心率,算法說了算?

同壹組心率,同壹個Apple Watch,輸出結果為啥差異這麽大?答案很簡單,算法。

在傳統的心率測量中,收集數據很簡單:患者貼上電極,設備導出心電圖。心電圖的結果,就是未經處理的原始數據。沒有算法,沒有AI。測出什麽結果,就是什麽結果。

可是到了手環這裏,規則就變了:智能手環測量之後,並不會立刻導出,而是進行算法的分析和過濾。研究人員接觸的,就是被“優化”的數據,跟實際心率相比,就會產生偏差。

單純的“優化”,還不是問題全部。分析的算法,也會被“優化”成“壹天壹個樣”:在之前提到的研究中,Onnela就表示,可穿戴設備算法就是“黑匣子”:設備廠商只知道定期更新算法,然而研究人員根本不知道算法怎麽統計數據。導致輸出結果缺乏可比性。

現有的結果加上可能的擔憂,讓Onnela在後續研究中,已經放棄用消費級可穿戴設備收集數據。他也很含蓄地表示,算法的“黑匣子”對研究人員來說,是壹個“持續的挑戰”。

密歇根大學的Olivia Walch說得就比較直接:雖然她也研究可穿戴設備,但她讓研究團隊直接使用原始數據。因為她研究的是睡眠監測,需要長期跟蹤,試驗成本也很高。如果靠“智能手環”的算法輸出結果,那研究就要因為版本變動重新開始。

從Walch的角度來看,就算自己能接受算法更新,她也沒法提前知道變動:企業沒什麽理由去特意通知研究人員算法有變化,但是因為產品更新,企業往往會主動更新算法。

對於嚴謹的研究而言,頻繁變動規則得到的數據,本身就不值得信任。對於 健康 監測的應用而言,Apple Watch也應該提供持續穩定的醫學數據,而它顯然沒有做到。

03 使用偏差,“手環”不智能

實際上,Apple Watch為代表的“智能 健康 監測”設備,從官方審批中就透露著壹股不靠譜。

2018年9月,蘋果公司宣布,Apple Watch Series 4的心電圖 (EKG) 和心率監測功能獲得了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 (FDA) 的許可。

然而FDA的用詞卻十分值得玩味,因為FDA對新器械的評級分為三個指標:公示、許可和批準。

公示的產品不需要FDA的專業審查,標準最寬松。需要批準的產品有不小的使用風險,需要大量測試評價,也讓需要批準的III類產品,僅僅占據器械市場的10%。

如果把“智能手表/手環”放到這個體系中評價,就會發現。這些設備有技術門檻,需要把關,光是公示肯定不夠。但是“監測心率”的功能,也沒有深入到疾病治療,使用風險很低,整體來看,還是許可比較合適。

“許可”的定位,也代表了可穿戴監測設備的產品困境:生產不簡單,使用不靠譜。

以蘋果、華米等廠家對外宣傳的心電圖和房顫監測功能為例。廠商之所以推廣這壹特定領域,是因為目前技術條件下,“智能手環”只能做到單導聯心電監測。和臨床的12導聯相比,監測方式比較“粗枝大葉”,無法給出精確的數據。

蘋果在Apple Watch相關功能的宣傳中,也只能表示“數據僅供參考”。告訴消費者“掌握 健康 ”,實際使用卻說“想掌握 健康 請自己找醫生”,未嘗不是在玩弄消費者的預期。

除此之外,可穿戴設備在使用體驗上依舊比較模糊。“數碼設備”加上“醫療功能”的雙重屬性,讓消費者對於這類產品的需求,是“既方便又精確”。

然而使用“智能手環”的消費者並不是專業的醫生,使用習慣也存在著差異,導致產品體驗缺乏合理標準:手環調的太緊,出門劇烈運動,都會導致手環的“ 健康 警告”。“僅供參考”的價值更是無從談起。

04 智能監測,先要定規矩

不論是“數據篩選”還是“僅供參考”,智能手環為代表的可穿戴醫療設備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在行業依舊處於前期發展階段、技術條件依舊有限的前提下,如何在專業層面上,為消費者提供真正有說服力的產品。

目前的可穿戴醫療設備行業,不論是傳統的醫療器械廠商還是新興的數碼設備企業,都想在行業發展早期野蠻生長,從而占據市場。去年,有14款可穿戴設備產品通過了FDA審批,國內也有18款設備獲得藥監局認證,相當於之前三年獲批產品的總和,可穿戴設備的熱度由此可見壹斑。華為、歌爾、OPPO紛紛下場,行業熱度急劇攀升。

不管可穿戴設備有多麽“數碼”,實際應用的分類依舊是“醫療器械”。既然涉及到了醫療 健康 ,就要按照醫療 健康 領域的標準對產品進行管理。然而從相關產品的市場來看,不論是數據收集還是實際使用,可穿戴醫療設備的“最終解釋權”有太多都跑到了企業手裏。

這樣的市場,光靠企業自律制定行業標準顯然不夠,還需要相關部門針對行業現狀,推出專門的行業標準。2015年,FDA將可穿戴 健康 設備劃入“壹般 健康 ”設備的範疇,並制定了相關法規。作為對比,2017年底,藥監局對外發布了《移動醫療器械註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然而這些規則的具體執行,仍然需要進壹步的細化和明晰。

使用智能手環的消費者,要的是監測 健康 帶來的安心生活,而不是數碼行業的高強度競爭。如果企業沈迷更新產品和算法,無視真正的需求,那麽他們就需要壹場真正的“教育”。因為代表消費者 健康 的數據,只有消費者說了算。

來源|科工力量

  • 上一篇:春節的傳統文化知識有哪些
  • 下一篇:月餅怎麽畫簡單又好看中秋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