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諸葛亮七擒孟獲,安邊固疆以後,為了尊重兄弟民族的風俗,有壹次,他參加了當地的祭祀活動。眾人看到諸葛亮來參加,載歌載舞,格外熱鬧。突然,巫師們手擎大刀,要砍下七七四十九個小夥子的人頭,來作供品祭祀。諸葛亮目不忍睹,頓生妙計,叫他們將活人放了,換上自己用面團包牛羊肉餡制作成的“面人頭”來祭祀。並說神靈享用過了,大家吃了能消災防病,眾人壹嘗,果然可口,都說這比人頭當供品好。從此,人們將這種代替蠻族兄弟人頭的食品,稱作“蠻頭”,不但祭祀時吃,平時也食用。諸葛亮又覺得吃“蠻頭”,不尊重兄弟民族,就改稱為“饅頭”。久而久之,人們將不包餡的叫“饅頭”,包餡的叫“包子”。
餃子,當地俗稱“角子”、“煮角子”、“扁食”。人們為什麽要吃餃子,民間流傳著許多美妙的傳說。
壹說:女媧煉出五彩石補天後,摶土造人時,由於黃土人的耳朵過冬會被凍掉,所以女媧便在黃土人的耳朵上穿眼拴線,並讓他們用嘴咬住線,這樣就凍不掉耳朵了。“線”諧音“餡”,咬線為“咬餡”,即吃餃子,這個傳說雖然牽強附會,但它卻反映出古代勞動人民幻想與自然界做鬥爭的精神。
壹說:漢朝時,河南南陽名醫張仲景晚年從長沙太守任上告老還鄉,正逢寒冬臘月,他壹路看到為生計奔忙的窮人,面黃肌瘦,耳朵都凍爛了。冬至那天他在南陽關搭起醫棚,燒起大鍋,施舍“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壹些祛寒溫熱藥,燒熟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每人給壹大碗湯、兩個“嬌耳”,從冬至壹直舍到年三十。窮人吃了,渾身暖和,兩耳發熱,耳朵都被他醫好了。從此,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每年冬至、春節都要包“嬌耳”(餃兒)吃,後人為便於稱呼,就叫做“餃子”。
壹說:“餃子”和“交子”諧音,按我國多年來的計時法,半夜的時刻是子時(相當於今天說的二十三點到壹點),子時也正是新舊交替、辭舊迎新的時刻,這個時刻就叫“交子”。在這個時刻吃餃子,恰好和“歲更交子”相符,主大吉大利。
鍋盔,俗稱“烙饃”。較大的叫“鍋盔”,碗口大的叫“幹糧”。巧婆娘烙出的“鍋盔”,火色均勻,狀如菊花,皮薄如紙,饃膘豐厚,用手掰開是層層,用刀切開如板油,人口越嚼越多,下咽回味無窮。吃起酥,聞起香,耐存放,是裹糧遠行的最佳食品。那麽是誰首創了“鍋盔”這種食品呢?相傳,古代為皇帝修築陵墓,民工多,鍋竈少,很多人吃不上飯,民工們餓急了,就用自己的頭盔烙制面餅吃。壹傳十、十傳百,很快解決了民工的吃飯問題,這種做法就是原始的“鍋盔”。後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在實踐中烙饃技術不斷改進,“鍋盔”的質量越來越好,經久不衰,流傳至今。
掛面。
相傳,明朝末年,宦官專權作亂,朝廷屢加田賦,豪紳橫行鄉裏,農民傾家蕩產,紛紛舉旗造反。崇禎皇帝壹看大勢已去,江山難保,憂心如焚,苦無良策。
壹天夜裏,他夢見壹位女仙對他說:“只要吃上壹丈長的細面,才能長命百歲,國泰民安。”醒來之後,皇帝立即傳旨,命各地官員速獻丈長細面進京。壹月以後,仍無丈長細面進宮,崇禎大怒,壹連殺了幾個大臣,鬧得官員人心惶惶,百姓叫苦連天。關中有個官員叫宋企郊,星夜奔回家鄉,將此情告知做廚師的堂弟宋百巧,讓他想辦法。但試制了幾次,還是弄不出壹丈長的細面來。壹天,百巧為制長面,累得倒頭昏昏睡去。朦朧中壹個白發
老翁對他說:“百巧,做這樣的細面是閑(鹹)事,莫著急,放壹放,莫蠻幹。”百巧正要細問,猛然醒了,老翁無蹤。坐起來壹琢磨,悟出了道理。他在面中放上鹽,和成面團,沒有急著去做,而在盆中放了多半天,然後將面團揉來揉去,用手壹神,果然有勁,扯長不斷,他高興極了,立即支起大架,把面掛在架上,讓面慢慢垂落下來,終於制成了丈長的細面,獻給朝廷,解除了官民的危難。這就是後來的掛面。
喝湯,關中、隴東壹帶都把吃晚飯叫“喝湯”。“喝湯”不是沒有饃、沒有菜,而是湯飯俱全,那麽為啥將晚飯叫做“喝湯”哩?
傳說元兵占了中原,忽必烈為了集糧強兵,讓老百姓改每日三餐為每日兩餐。官府怕老百姓對改餐不滿,起哄造反,就每十五戶人家派壹個元兵管著,‘還把所有鐵器都收了,十五戶***用壹把菜刀,這把菜刀還由元兵掌管,隨時帶在腰間。可是過去每日吃慣了三頓飯,突然改成兩頓飯,大家幹上壹天活,晚上不吃些飯咋能撐得住呢?當時有個叫王二的小夥子,給財東家推了壹天豆腐磨子,天黑了回到家裏,肚子餓得實在受不了,就偷偷生火想燒些米湯充饑,米沒下鍋,就被元兵發現,不問東長西短,就把王二綁走了。王二被送到忽必烈帳中。忽必烈聽說王二偷吃夜飯,圖謀造反。便喝令推出把頭砍了。王二大喊“冤枉”,忽必烈上前便問:“怎麽冤枉妳啦?” 王二說:“大王叫百姓改餐省糧,小民怎敢違抗。只是天黑燒了點開水解渴,並沒有給鍋裏下米,妳說不是冤枉是什麽?”忽必烈心想,王二以水解渴也是個辦法,這樣既省了糧又充了饑,水有的是。砍了他,真的是冤枉了。於是就把王二放了。打這以後,忽必烈就允許百姓晚飯時燒湯喝。這樣人們就借燒湯的機會,下米做飯。時間久了,便把晚飯叫成“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