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木雕用哪種木料好

木雕用哪種木料好

如何識別和選擇木材,是初學者首先遇到的問題。壹般地說,在木頭當中除去朽木,差不多都可以用來做雕刻。區別只在於有的木頭輕軟好雕,有的木頭粗硬難刻,有的質感強些,有的質感弱些。本質堅韌、紋理細密、色澤光亮、合臘性強、切面光滑的稱為硬木,如南方的紅木、黃楊木、花梨木、紫檀木等,具有雕刻材料的全部優點,是雕刻的上等材料,最適合造型的結構復雜、玲攏剔透、精雕細刻、有枝條感的作品,而且在制作過程中和保存時不易斷裂劈損,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但是雕起來很吃力、費工夫。北方的硬木如:核桃木、柏木、杜梨木。這三種木料雖然種類、色澤各有差異,但質地較硬,不易變形且韌性高,含臘性強,可以雕刻各種類型的作品,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和收藏價值,優於北方的其它木種,歷代藝人都把它們視為雕刻之佳料。

木質比較輕松,適合初學者用的有:松木、銀杏木、柳安木、楸木、楠木、樟木等軟雜木均適合雕刻造型結構簡單,形象比較概括的作品,雕鑿起來也比較容易,但因其木質軟、,色澤弱,有的需要作著色處理以加強其質感。有些木紋比較明顯而且變化多端的材料如:水曲柳、松木、色木、榆木、香椿木等,就可以用來巧設計妙安排。壹般說來,造型的起伏面越大,木紋的變化就越豐富,也就越有趣味;造型的形體動態越是婉轉、流暢,木紋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致出乎意料的好看,極富裝飾性。當然,這種木料的造型設計應該是最簡潔概括,最充分利用木紋的因素,過於復雜和過小的體積,不僅會破壞木紋,還會造成視覺上的反差。木紋固然美麗,但因木質成份中有含脂性與不含脂性,兩者相間界線分明的,雕刻起來就軟硬不勻,有壹定的難度,故需較鋒利的刀具才能鏟平修光(上圖:《紋身》水曲柳木 王小蕙作)。

北方果園或農村庭院常有淘汰的老果樹,如:桃木、梨木、棗木,蘋果木等,也是較好易得的雕刻木材,但因其樹身短,分枝點低,疤節蟲眼多,選用的時候要格外註意。

總之,木材是最容易雕刻的材料,其表面有變化多端的紋路,又有千姿百態的自然形狀,從事木雕藝術創作要懂得因材施藝,要有“相木”的本領。不少成功的木雕作品就是在揣摸木料的形、質、紋等方面,以稍加雕鑿的整體美、裝飾美與材料自身的質地紋理相統壹,既協調了木材的整體性,又保持了它們生長的運動性,從而達到了比較理想的藝術效果。

另外值得註意的是,未經幹燥處理的生濕木料不易馬上用來雕刻,否則沒等雕完木頭就出現彎曲、炸裂等變形現象,影響作品的順利進行以至破壞整體的效果。應當選擇經過幹燥處理後(含水量在百分之十左右)或是自然風幹壹年以上的木料為好。有結疤或蟲蛀、發黴的木頭也要盡量避免使用,或力求放在作品的背面及次要部位,以免影響作品的質量或收藏價值。在這個方面,我國傳統的工藝木雕就很有講究,。如:樹有陰面、陽面、上風、下風之分,陽面年輪較疏,陰面年輪較密;上風紋細,下風紋粗。雕刻人物臉部及鏤空作品應選陽面、上風木料,既美觀又堅韌。

雖然材料的選擇天地很大,但是選擇的好或不好,卻直接關系到壹件作品的“命運”。初學木雕者可以先從自己的周圍尋覓扔舊的桌椅板、搓衣板、木頭鍋蓋、桌椅腿等,先用軟雜木練習。首先要掌握材料的性能,做到得心應手,才能進行深入細致的創作。木材是壹種極為樸素也是極易征服的材料,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得以有機會註入我們的感情,發揮我們的才能,創造我們的理想。

壹、各種木雕用材及性能介紹

紫檀:名貴木材,產於亞洲熱帶,棕紫色。堅實細膩,通稱“紅木”,雕刻後經高度拋光上臘呈黑玉色,極其美觀。適合精雕細刻,多用於高檔工藝品和實用工藝品。

烏木:名貴木材。產於我國海南,質地堅實,色黑而有紋,通稱烏紋木。有真假之分,置水則沈是真、置水不沈是假。適合精雕細刻多用於高檔工藝品。

紅木:名貴進口木材,產於東南亞熱帶地區。紋理交錯美觀,材質堅實略粗糙,初 時色淡黃赤色,久時變為紫紅色,經高度拋光上臘極其美觀,適合做各類精致的小件工藝雕刻品和紅木家具雕刻。

檀香木:名貴進口木材,產於東南亞壹帶,色灰黃,質地較堅韌、紋理細密,有極好的香味,適合雕刻各類高檔工藝品。

花梨木:名貴木材。是我國海南島特產,邊材色淡,質略疏松,心林色紅褐,堅硬,紋理精致美麗,適於雕刻各類高檔工藝品和傳統家具雕刻。

柚木:名貴木材。產於東南亞及我國南部地區,木質堅硬耐久,結構略粗,灰色有波浪與平直二種紋理,不易變形,極其美觀,但雕刻時需要很高技巧。由於柚木徑紉較大,可制作大型木雕。

楠木:名貴木材,產於南方,材質細密,松軟,色灰褐兼綠,有波浪形木紋呈金絲光澤,通稱“金絲楠”。適合雕刻簡潔概括及仿古作品,有古樸之美。

香樟木:產於我國南方地區,尤以江、浙、湘、川兩廣為最。味香、色黃至灰褐色、紅褐色。材質粗獷,耐久性能強。紋理交錯明顯,光澤美麗。自古以來作為木雕行業的上等材料,多用於仿古木雕和家具木雕,不易蟲蛀。

柏木:產於我國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色淡黃至久變深黃褐。材質細密堅實,紋理直但略顯粗脆,適合雕刻比較大型粗獷的作品。

椴木:產於我國北部地區,與銀杏木相似,色微黃呈白(又稱白木),材質輕軟細密,紋理通直均勻,有絹絲光澤,極易雕刻。有不變形不開裂之特點,但不耐磨磕。適合精雕細刻,多用於各類浮雕壁飾和普通工藝品。

黃楊木:名貴木材,產於我國南方,屬黃色硬木,有象牙效果。材質堅韌細密,紋理細致均勻,雕刻後經高度拋光上臘極其美觀,最適合做精雕細刻的小型圓雕人物。

樺木:產於我國北方地區,黃白略褐,紋理純細均勻,有優美之斑點。材質堅硬細密光亮,略重易開裂,適合雕刻小型作品及實用工藝品。

色木:材性與樺木相似,產於我國東北地區。木紋較明顯有奇異的立體感,經過染色可以代替紅木,適合雕刻小型作品及實用工藝品。

楸木:產於我國東北地區,色灰白,有淡褐呈灰綠褐或淡紅褐,木材重量及硬度適中,結構略粗,較疏松。紋理呈波紋形,經過染色可代替楠木效果,不易變形翹裂,特別適合做大型浮雕,或簡潔概括的圓雕作品。

黃波羅:材質特點稍遜於楸木,產於我國南方地區,木紋美觀細膩光亮,初時色鮮黃。

山白楊:產於我國江南地區,生長量少,紋理細密。木質中軟、百年成材。多用於制作屏風屏掛等工藝雕刻品。

水曲柳:與花曲柳相似,產於我國東北地區,材質堅硬,紋理通直、木紋美觀。徑切面呈美麗的平行條狀花紋,半弦向切面呈明顯多變的帶狀花環。因木材易翹裂變形,僅適合雕刻簡潔概括或較大抽象性圓雕作 品,以特殊的木紋趣味見長(圖右:水曲柳)。

柳安木:產於東南亞地區。分白柳安和紅柳安。白柳安結構粗、紋理鈄、易於幹燥和加工;紅柳安結構紋理同上,徑切面花紋美麗,但幹燥與加工較難,二種均適合雕刻簡潔抽象的作品。

松木:產於我國東北,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及臺灣地區。松木分落葉松、紅松、馬尾松。紅松為黃褐色微顯肉紅;馬尾松深黃褐色略微紅;落葉松色黃白略微褐。松木因年輪分界明顯,樹脂道多,而顯得木紋粗放美麗,有強烈的裝飾趣味,但不易加工,只適合雕刻簡潔概括,抽象性作品。著色方面可以發揮樹脂條紋作特別處理,如對比色,以加強其木紋的裝飾性(圖左:松木)。

銀杏木:又稱白果木,也是制作木雕的上乘材料,產於我國大江南北。木材呈淺黃色,質地紋理輕軟細密,有黃楊木外觀,不易變形,久時色愈深,適合做浮雕與概括性圓雕。但因其有藥用價值,屬國家保護植物,當前用於雕刻材料極少。

二、木材幹燥法介紹

人工幹燥法:將木材密封在蒸氣幹燥室內借蒸氣促進水分蒸發,使木材幹燥。幹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達3%。但經過高溫蒸發後的木質受到損壞,容易發脆失去韌性而不利於雕刻。壹般講原木幹燥的程度應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簡易人工幹燥法:壹是用火烤幹木頭內部水分。二是用水煮去木頭中的樹脂成分,然後放在空氣中幹燥,稱作水浸風幹法。這二種方法幹燥時間可以縮短,方法簡便且樹木的變異性也縮小,但只適合於小塊木頭(放在柏油桶內),而且浸水後的本材易變色也有損木質。

自然幹燥法:通常采用風幹法。將鋸好的木材分類(板材、方材或圓材),擱置成垛,垛底離地500-700毫米,中間留有空隙,使空氣流通,帶走水分,木材逐漸幹燥。自然幹燥壹般要經過數年數月,才能使木材達到壹定的幹燥要求(下圖左:自然幹燥法)。

三、處理浮雕板料變形的方法

幹壓法:將翹曲變形的板料放在平整的桌上或地面上,用重量較大的物體(如石塊、鐵塊),壓在翹曲的部位,利用物體的壓力將翹曲部位壓平。如果板料彎弓翹曲,須將板料的凹面朝下平放,將重物體壓放在板料的凸面上,直至彎弓翹曲部位壓平再取出進行雕刻(下圖中:幹壓法)。

水壓法:與幹壓法基本相同,只是在利用上述於壓法的同時,將所需要壓平的翹曲部位灑水或整塊浸水。板料壓平後要註意平放要平、豎放要陡、要直,通風透氣要均勻,否則還會恢復原狀(下圖右:水壓法)。

在壹般美術學院雕塑系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上,通常都是以西方學院派的造型方法為泥塑訓練的基礎。前幾年我教研室對裝飾雕塑專業在素描、泥塑上都作了許多的改進,然而作為浮雕課題的基礎教程還待進壹步的探討。

四年制裝飾雕塑專業培養學生的目的有兩大方面:第壹要掌握全面、紮實的泥塑基礎本領;第二是樹立正確的裝飾雕塑設計思想和掌握設計方法這把鑰匙,把學到的基礎知識用於設計實踐。近年來,我在浮雕基礎教學上,著重從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上,努力使學生從過去單純的西洋傳統具象寫實中,過渡到適應建築裝飾特點的實踐上。在課題安排上,拿出壹半的時間,用於指導學生對浮雕的材料、構性、加工工藝制作上的重視,把諸多因素統壹在壹個具有抽象功能的形態中。這個形態又必須是人的對象化——即對人的生理、心理要求的反映。這個訓練從浮雕設計的本質出發,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即拋開了形勢框框的束縛,又鍛煉了學生落腳在邏輯推理的理性基礎之上。它既是正確設計思想的引導過程;也是對材料、構造的認識過程。

整個教程中強調和培養學生的構思的多樣性、系列性,並在過程中不斷綜合、篩選、歸納。使學生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課題必須跟工藝實踐課結合起來,學生可運用不同的材料(玻璃鋼、銅皮、木頭、大理石、花崗石),根據其材料、構性及構造的形式、節點、工藝達到壹個抽象功能——量感的需要。

“裝飾浮雕”的作品,除了具有壹定的藝術審美屬性,同時這些作品在日常生活中、勞動中具有直接的實際用途,或者專門用來裝飾住宅、建築物、廣場、公園等等。在裝飾浮雕作品中,功能的結構的特點(經濟、堅固)和審美屬性(美、藝術形象等等)是融和在壹起的。“裝飾浮雕”,也就是裝飾性浮雕。裝飾性,肯定要超脫自然形象,要改變形體與體量和空間深度。這個“變”字,像戲曲裏的化妝、服裝,舞蹈中的舞姿壹樣,是強調人物個性特征而進行的誇張,還為了適應工藝制作而單純化了。這個“變”,必須服從意境、情調,要擺脫自然的約束。

“裝飾性”,要從三個基本方面來考慮,壹是形象的概括,(不單單是壹張臉)要誇張美的部分。二是構圖,強調形式美。三是具體凹凸體量的細節變化。每壹個簡單的形體,都存在這個細節的變化,每個細節的變化,都決定著整個作品的成功與失敗。

“裝飾性”,就是要強調某些東西和舍棄某些東西。任何藝術,要成為自己的某種獨特風格,總要排除壹些它無法表現的,或雖能表現,但不能超過其他藝術所特有的東西。繪畫沒有樂音,音樂沒有看得見的形體,雕塑沒有色彩關系和靈活的舞步,圖案不需要透視和量感。只有舍棄某壹方,集中到另壹方,才突出了個性和裝飾性。

“裝飾性”,在藝術處理上,往往采取以圓化方,依曲強直,舍縱學求平整,取形態去質感,把自然形態改變為工藝形態,突出了裝飾效果。這就是裝飾性的強化與削弱和誇張與簡化的重要方法。

“裝飾浮雕”除了藝術上的構思以外,還要考慮到功能性和制作施工上的問題。特別是安放在建築上的作品,應註重放大加工的準確性,不至於在施工中產生誤差,誤差太大,不僅不能保證藝術質量,也會影響到作品最後的使用效果和功能性。

在輔導學生的創作中,怎樣塑壹個體、摳壹個洞、取壹個勢,表達壹種感受、壹種認識、壹種因客觀變化而變化著的觀念,它總是有思維與心境的交流;直覺與理性的相伴;設想與任意的互生,只到妳覺得構圖夠味了,也許這時合情而不合理。

我常常啟發學生,從某個形來說,哪怕壹塊石頭或木頭、壹根鋼筋,他壹旦出自妳的手,它所得的氣血、靈魂乃是妳身上所分,壹定帶著妳的氣質。妳的作品,就是妳的孩子。

裝飾浮雕和其他雕塑作品壹樣,是極有個性的,個體的;心血來潮因人而異的。即使同壹種技巧,也絕對產生不同的結果,有時甚至會象羊吃草和用鍋煮草的區別,壹個變成奶,壹個還是草。作品既然因人而異,也就是說:作品就是妳。妳的凈與濁、厚與薄、幼稚與成熟,就壹定是作品的氣勢和格調。難怪有人說:會看雕塑的人,能通過妳的作品,看到妳的性情和修養。

聆聽壹部大型交響樂曲的過程與創作壹件雕塑作品,有著驚人的相似!不同的樂音象變化莫測的形體,指揮家就象壹位技藝高超的雕刻家,他調整與控制著“形體”的微妙變化。壹件雕塑作品,形象中客觀的成份占幾分?主觀的成份占幾分?只是風格和觀念的問題,然而壹件活靈活現的肖像與壹個抽象的“體”,在造型價值上似乎是相等的。是選擇具象的人物還是抽象的“體”在構成作品,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作品所表現的內涵是否明了和選擇、處理形象的形式和手段。

在課堂上,面對擺好的model,讓學生充分觀察、分析每個model的男性的陽剛、或女性的陰柔;這壹個帶有幾分苦澀和淒艷之感;那壹個帶有純凈和崇高之感。這壹個豐腴、圓滑而富有旋律感;另壹個清瘦、勁挺而產生節奏感。但不管多麽的入木三分的深刻,只有把所看到的、心中體會到的真實,都用裝飾浮雕的獨特的語言表現出來,才能創作出真正的裝飾浮雕作品。

石膏像是雕塑作品的“半成品”,雕塑作品必須用實際的用硬質材料來加工制作,即使在展覽會中展出石膏作品,大多也做出仿銅、仿石材效果來。因為,它本身也存在著“材料美”尤其是裝飾浮雕作品,用什麽材質加工制作,在構思設計時就要考慮到,設想出某種材質的完成後的效果,預計到在加工制作過程中所遇到的意想不到的材質變化和困難。我系成立的教學實踐研究所,正是為了改進教學方式和用於教學實踐而成立的。為了讓學生在學校內就能夠參與、嘗試硬質材料與石膏稿子在肌理上不同以及產生的視覺沖擊力。實踐課前,系裏準備了玻璃鋼材料、銅皮和白色大理石。學者鍛打銅皮的同學,在設計構圖時,就考慮到大小尺寸,用料的多少;學貼玻璃鋼的同學,可以把尺寸做的略大壹些,因為玻璃鋼材料相對來說,稍便宜壹些,並且操作也容易壹些。

面對現有的幾種硬質材料,哪位同學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夢幻式的理念和處理手法的多樣化,明確本作品放置的地點:是室內的案頭上,還是室內的墻壁上;是公園的影壁墻上,還是某個建築物的外墻上。誰能夠註重和利用這些材質本身的美,加上造型簡潔、結構合理、制作精巧,其作品肯定會取得突出成績。

壹般情況下,玻璃鋼材料的作品,可以在外層噴塗銅粉和“真石漆”,還可以塗各種色彩的進口“自噴漆”。這種材料適合表現輕松、歡悅的題材。鍛銅材料的作品,通過紫銅皮的鍛打、拋光,然後在噴上壹層硝磯漆,最後把它鑲嵌在意大利進口的“大花白”理石板上,(它適合放置在室內來裝飾墻面)。表現題材上,壹般用於塑造人體美的構圖上。大理石材料的作品,壹般利用“剁斧”塑痕與磨光體面的對比,表現人物和冷峻的動物。(其他材料,如“不銹鋼、鑄銅、鑄鐵、鋼鐵焊接”等等,在這裏就不壹壹列述了)。

總的來說,各種材料的加工制作,都有自己特殊的技巧和奧妙。做為壹個雕刻家來說,它本身與工匠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因為壹個雕刻家既是個有榮譽的工藝師,又是個有著高超技藝的石匠才對。我們在校培養學生,就是培養他們將來走向社會後,能夠獨立設計、制作豐富多彩的裝飾雕塑作品。

  • 上一篇:有關端午節的手工作品
  • 下一篇:標準鋼琴黑白鍵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指琴鍵)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