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稱式(MATCHED GRIP):手背面向上方,拇指第壹指節與食指第壹第二指節處,夾緊距鼓棒棒尾端約三分之壹的地方,此處為鼓棒之轉動中心,掌心貼近鼓棒,其余三指扣住棒尾,此三指在打擊時,控制棒子的運動。對稱式左右手動作及握棒法壹致。
2.傳統式(TRADITIONAL GRIP):右手如對稱式;左手虎口為夾住距離鼓棒棒尾端約三分之壹之轉動中心處,此中心處至鼓棒頂端由中指及無名指間夾控,左手以翻轉力量打擊。
3.其他夾式:有時因演奏不同類型之打擊樂器,而須手持兩雙棒子,如木琴,鐵琴,則棒子由不同之指間夾控,棒之轉動重心於夾控距棒尾約三分之壹或二分之壹處。
不論任何方式控制鼓棒,均須靈活運用手臂、手腕及手指,尤其是手腕及手指;使雙手與鼓棒成為壹體,自然地運動棒子,輕松自如。
在揮動方面:
常見的兩大類型,壹者是GRADSTONE STYLE,另壹者是MOELLER STYLE。
1.GRADSTONE STYLE:此類揮動鼓棒方式,觀念在運用自然轉動中心,與棒受重力之自然慣性,如圖:鼓棒由鼓面上方壹~二吋位置,自然上提,運棒重心在於轉動中心位置,將棒上拉。手提至約至耳際同高時,轉動中心如同棒轉軸,棒止於此處時,好似向後拋而傾垂於後側,運動過程是自然而輕松,利用自然之轉、揮動慣性而動作;如同壹天枰之軸動。揮下時,使用鼓棒受重力影響而下擊至鼓面自然擊下後,反彈之慣性應用於下擊後上拋之動力,完全以轉動中心為整體運動之主軸。以此方式可使手臂之肌肉緊張度最小,可提升平均之速度,亦可應用後三指扣控鼓棒達更好之效果,此法可用於快而細的打擊點之中。
2.MOELLER STYLE:此類揮動鼓棒方式觀念在於手臂帶動手腕,手腕傳動鼓棒,將力壹波波地傳至棒尖;如揮皮鞭壹般的感受。鼓棒由鼓面上方約壹~二吋位置,手臂帶動手腕,鼓棒跟隨移動,手腕提至耳際高度,棒尖向前。手臂帶動手腕向下打擊,將力傳至鼓棒。打擊後將棒停至壹定之高度,以手腕手指控制。
以上兩種揮動鼓棒之重要觀念,各有其不同運用感受;GRADSTONE STYLE可使運棒之打擊點更省力,可做出較快而細致之打點,且肌肉較不緊張。手指間的運動與棒之自然運動相互配合。MOELLER STYLE將力壹波壹波由手臂至手腕傳至鼓棒,且可有效地掌控運動方向,對於大動作之移動或位置變換非常實用。手臂手腕棒子壹體活動。
不論何種揮動方式或控棒方法,最終目的是要將鼓棒與雙手合而為壹,毫無阻礙,自然的打擊多練習、多感覺手與鼓棒之間配合的不同,手指、肌肉的控制與棒之間的關系,多去想,壹定會有想不到的收獲的!
揮動鼓棒落差位置,影響著打擊位置移動、輕重音控制等。
練習時,每個打擊點由較慢的速度開始練習,體會控棒時之落差,提棒與揮下之速度先後關連,對於音量之控制與鼓鈸等打擊面移動變換擊點有相當之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