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柳州有什麽風俗習慣或節日?

柳州有什麽風俗習慣或節日?

柳州市別名“龍城”,是壹座具有2100年歷史的古城,現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直轄市,轄五區兩縣(柳江縣、柳城縣),總面積為5200多平方公裏,市區面積為650多平方公裏,是壹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城市,是廣西的僑鄉之壹,是體操王子李寧、乒乓球世界冠軍謝賽克、著名文學家王拯和傳說中的歌仙劉三姐的故鄉,全市總人口175萬,其中市區人口88萬。

柳州是中國中西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和區域經濟中心,廣西最大的工業基地,是全國城市綜合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城市、科教興市先進城市、衛生城市、園林綠化先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和廣西文明城市,是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甲類旅遊城市,1991年柳州市綜合經濟實力名列中國50強的第27位,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名列中國 187 個城市的第18位。柳州市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 163.5億元。

柳州市位於北緯23°54'-24°50'、東徑108°14'-109°45',地處中國廣西的中部,座落在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柳江的中遊,東北距山水甲天下的桂林150公裏,西南距廣西首府南寧264公裏,距北部灣、鄰國越南300多公裏。

柳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度適宜、雨量充沛,日光充足,四季常綠,年平均氣溫20.5℃,年平均降雨量1400多毫米,年平均日照1600多小時,無霜期長達300天以上。

柳州有土地資源53萬公頃,森林5.3萬公頃,林木有杉、松、樟、楓、荷木、香椿等數十種,有豐富的水電資源,已探明有開采價值的礦產有:錳、鋁、鎢、鎂、磷、硫、滑石、石膏、石灰石、大理石、重晶石和稀有金屬近30種。

柳州盛產大米、玉米、甘蔗、花生、木薯、油桐、麻類等糧食和經濟作物,蔬菜有120多個品種,果類有柑、橙、柚、龍眼、梨、桃、李、柿、板栗、番石榴等20多種。

柳州市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林茂、 草豐”是她的特色,市區山環水繞,柳江蜿蜒穿過,“江流曲似九回腸”,展現出“世界第壹自然盆景”的風姿。中國南方古人類“柳江人”文化遺址白蓮洞,這座巖廈式洞穴堪稱中國第壹座集旅遊、科普於壹體的洞穴科學博物館;中國電影藝術家趙丹題為“天下都樂”的都樂巖風景區,溶洞奇秀,別有洞天,鐘乳石千姿百態,壹幅幅維妙維肖的神奇景象,構成了“大自然的奇幻藝術之宮”;撥地而起的魚峰山和山下的小龍潭相傳是歌仙劉三姐傳歌和騎魚升天的地方;建有中國唐代文學藝術家、哲學家柳宗元衣冠墓和柳候祠的柳候公園是憑古懷舊的勝地;被譽為“東方奇觀”的大龍潭公園,那迷人的湖光山色和古樸的少數民族村寨充滿濃郁的民族風情,使遊人流連忘返;以奇石文化為特色的箭盤山公園和以明清文化及道、佛、儒傳統文化為特色的蟠龍山公園,展現出柳州豐富的奇石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

柳州馬鞍山公園

遊人乘坐旅遊索道纜車,可以從魚峰山到達東面的馬鞍山公園。這座山東西走向,長五百米,高達海拔二百七十米,是市區內最高的山。它東西突兀,中間凹陷,形如馬鞍,因而得名。古代稱天馬山,因為雄峙江畔,很像呼嘯騰空的奔馬,所以有“天馬騰空”的美譽,是柳州八景之壹。

山上名勝古跡很多,相傳古代八仙中的鐵拐李和呂洞賓曾在此山下過棋,至今山上還留有壹尺多長的仙人足跡和棋盤石,成為“仙弈傳情在馬上”,是歷代遊人玩賞的好地方。歷代名人題詠頗多,遊人在此邊遊山,邊品詩,非常有趣。

柳州都樂巖

都樂巖因位於城東南十二公裏處的都樂村而得名。從市區乘九路公***汽車可以直達這個以巖溶洞穴景觀為主體,具有濃郁的田園風光的自然風景園林公園。它方圓二十公裏,由十二座山峰、四十六個巖洞、兩千壹百畝綠地、壹條三千多米長的清溪、四個人工湖和現代書法碑林組成。

這裏的山似龍似獅,如雞如貓,若人若猴,栩栩如生;樹木郁郁蔥蔥,春天的桃花、紫荊花競相開放,美不勝收,秋天的向日葵、美人蕉多姿多彩,吸引遊人。巖洞則被譽為“大自然的奇幻藝術之宮”,目前開放的盤龍、通天、水雲、樂壽,四個巖洞彼此相連,洞同遊程七百多米。洞中道路迂回曲折,深邃變幻。洞內的鐘乳石,如花草,似魚鳥,像禽獸,真是千姿百態,神奇瑰麗。

洞內著名的景點有:火炬迎賓、柳江放排、南海風光、山村晨曦、三姐對歌、魚躍天窗、百獸鬧林、都樂飛瀑等,令人觀後驚嘆不止。洞內是世外桃源,洞外則是人間美景。山前路邊榕樹下的石壁上“天下都樂”四個大字醒目而有意味,那是著名藝術家趙丹的手筆。

柳州蟠龍山

蟠龍山又名寶塔山,在柳江的東岸,它橫列三峰,臨江聳立,形如蟠龍,因而得名,現已建成公園。主峰海拔197米,山勢險要雋秀。明代在山上建有王氏山房、盤古廟等,徐霞客遊後,對此處奇景大為稱贊。清代山上曾建有古塔,後被拆除。

1993年在古塔原地重修“文光塔”,又新建“蟠龍塔”,兩塔均為六角七層建築,風格各異,遙相呼應,互為襯景,有如雙劍插空,於是“蟠龍雙塔”便成了柳州著名的景觀。該公園分佛教、道教、儒家、上古、地方等文化區,濃厚的宗教色彩,引來八方朝者,終日煙香霧繞。入夜,從柳江大橋朝東遠望,雙塔彩燈閃爍,如繁星飛聚;江中塔影倒立,如少女拂袖,與柳江文惠大橋的英姿組成壹幅五彩斑斕的夜景美圖。

柳州魚峰山

魚峰山平地崛起,巍然屹立在柳江南岸鬧市區的魚峰公園內,高八十八米。唐代柳宗元稱此山“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魚”,故名立魚峰,又稱石魚山。山上綠樹成蔭,翠松亭、冠山亭、觀美閣等古建築適布其間。山腰陡壁,石刻滿目,古人所書的“柳江砥柱”四個大字崖刻遒勁有力。山上有清涼園、玉洞、盤石洞、純陽洞、陰風洞、螽斯巖、三姐巖等七個巖洞,彼此貫通,人稱“靈通七竅”,洞內有許多歷代文人騷客對此山贊美的題刻。

明代徐霞客來遊,盛贊:“是山透腹環轉,中空外達,八面玲瓏,即桂林諸洞所不多見也。”沿盤山道拾級而上,直達峰頂。人立峰巔,眼觀四面,柳州城的壯麗景色盡收於眼底。山的東南腳有個小龍潭,潭面不大,但潭水澄清涼爽,如用來烹茶釀酒芳香可口,柳宗元曾稱之為“靈泉”。此潭是由湧出的地下水形成的,其水潛入山腳的巖洞而註入柳州,所以潭水與江水同漲同落。

從潭的東南岸看魚峰山,山峰就像壹尾鯉魚躍出潭面,潭光山色,互相輝映,景致壯觀,這就是柳州八景之壹的“南潭魚躍”。相傳這裏是壯族歌仙唱山歌的地方,所以至今還有“三姐巖”、“麻欄石”、“對歌坪”等遺址。山上有劉三姐的漢白玉雕像,洞內塑有男女對歌群雕。在小龍潭南面的“石玩精品館”,收藏有壹百多個品種的五百多件賞石精品,很值得遊人觀賞。國內第壹條位於市中心的旅遊索道,把魚峰山和附近的馬鞍山連結起來,為遊客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柳州聖堂山

聖堂山位於金秀瑤族自治縣的南部,由七座海拔壹千六百米以上巍峨雄奇的山峰組成。主峰聖堂頂海拔1979米,是桂中的第壹高峰。聖堂山方圓百裏,群峰長年掩映在雲霧之中,時隱時現,神秘莫測。登上山頂,只見巒山疊起,峰如筍柱,連綿數十裏,就像塔林戟海,氣勢壯闊。它主要景觀有:出雲峰,雲海,冰川遺跡石河、石海,古石墻,萬畝杜鵑林,霧虹幻景,飛瀑等。

出雲峰在群峰頂端,峰南有雲時則從峰中穿越而過,雲過峰時,速度極快,噴湧而出,堪稱奇觀。遊人在此山頂,置身飄逸流轉的雲霧之中,有異騰欲仙之感覺。

清晨,遊人站在山頭俯瞰,只見連綿數十裏的群峰之巔雲濤翻滾,氣勢磅礴,群山在雲海中仿佛島嶼時隱時現。太陽出來時,雲朵都鑲上金邊,霞光萬道。

聖堂山的飛瀑主要有兩道並列的瀑布,高數十米,主流呈壹陣陣噴射狀,轟鳴聲傳數裏之外,它水量充沛,長年不絕。主流旁有數條涓涓細流,與主流相映成趣。瀑布在下面合二為壹,形成水池壹潭,清澈見底,景觀優美。

杜鵑花林並非聖堂山獨有,但是上萬畝相連成片,而且種類繁多,卻是聖堂山與眾不同之處。這裏的杜鵑主幹矮胖墩粗,造型原始,古樸蒼勁,花朵則色澤鮮艷,富麗堂皇。花開時正值旅遊旺季,遊人置身群山之巔的杜鵑花海,壹定會心曠神怡,情不自禁。

聖堂山的北坡,是古冰河期寒凍風化使巨大的石峰崩解形成的。其間有巨大的塊石,多呈斜方式多面體,棱面整齊但稍有倒角。大多數石河、石海上長著茂密的森林。

霧虹幻景,這是指在大雨之前的悶熱天氣,太陽輻射到群山上空冷空氣所凝聚成的雲彩上,經濃密的雲霧中細密的小水珠折射,出現有七彩如虹的幻象,變幻莫測,瑰麗迷人。

柳州龍潭公園

遊人經魚峰山麓往南行不足三公裏,就可到達城郊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大龍潭。這是壹個融合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觀,南方少數民族風情文化,亞熱帶巖溶植物景觀為壹體的大型風景遊覽區,占地面積達544公頃,比北京的頤和園大壹倍。大龍潭分內潭和外潭,潭水四季澄清如鏡,清新涼爽。

潭邊有七座山峰環列,人稱七女峰。正東有壹峰,半山腰有個通透的圓洞,可見藍天,如壹面鏡子,因而叫鏡山。它的對面,是壹座拔地而起的小巧玲瓏的孤峰,好像壹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故名為美女峰。兩峰相對,構成了著名的“仙女照鏡”。它的旁邊是壹片幽靜的相思林,還有壹條小徑通往鏡湖。

鏡山之側的鏡湖是以大龍潭為源的人工湖,因湖面平靜如鏡,將山姿樹影清晰地倒映出來,故而得名。湖畔茂林修竹,曲徑通幽,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大龍潭原稱雷塘。據說有神龍潛居於此,能興雷降雨。柳宗元當年曾到此為民求雨,留有《雷塘禱雨文》傳世,明代兵部右侍郎張翀辭官回柳,常到龍潭垂釣憩息。

園內還建有南方少數民族的村寨、風雨橋,遊人可乘矮馬旅遊車漫遊各民族村寨,品嘗風味小吃和民族菜肴,參加和觀賞壯族的拋繡球、瑤族的射弩、苗族的蘆笙踩堂、侗族的搶花炮、布依族的笑酒等合唱,其樂無窮。

柳州“柳州人”遺址

“柳州人”遺址在柳州市東南十六公裏的通天洞裏,離白蓮洞不遠。這是壹個狹長的溶洞,主洞長約壹百二十多米,有很多分支,中間有兩個小廳室,是洞主人的活動場地。1958年9月,在離洞口十八米的地方,發現了“柳州人”的頭骨化石,於是這裏便成了中外人類學家關註的地方。

“柳州人”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智人。他們生活在距今五萬年左右,是中國和整個東亞地區所發現的最早的現代人。

柳州白蓮洞

白蓮洞位於柳州市郊東南十二公裏,是著名人類學家斐文中教授提議籌辦的我國第壹座洞穴科學研究的綜合性博物館。它是壹個面積達七千五百平方米的石灰巖溶洞,***有五個洞口,主廳洞口朝南,因洞口正中央有壹塊巨大的白色鐘乳石,形似蓮花蓓蕾而得名。迂回曲折的洞中狹道全長1870多米,沿途有古人類生活情景的復原塑像十幾組。

該洞分為六層,各層鐘乳石、石筍、石幔絢麗多姿,怪石奇特。洞的底層是壹條全長370多米的地下河,流水清幽,終年不息,可以泛舟。1956年斐文中教授在這洞穴堆積層中,發現了動物骨化石、牙齒化石和石器、石制裝飾、原始夾砂陶片等文化遺物,包含著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早期這3萬多年的文化,這在國內屬罕見。

1981年,斐文中教授為白蓮洞題詞:“中國可以成為世界上古人類學研究的中心,廣西是中心的中心”。

柳州鵝山公園

位於柳州市西側,緊鄰柳州火車站。鵝山,為柳州市區第壹高峰,是柳州名勝之壹。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有五言詩《登柳州峨山》傳世,並記入遊記中。古人曾以“鵝山柳水”來概括柳州的山光水色。鵝山因山體概貌獨特、險峻而充滿著神秘的色彩。鵝山公園定名為柳州市“鵝山青少年公園”,是廣大青少年尋幽探奇、遊樂的理想之地。園內主要景點有鵝之門、索道纜車、鵝山笑佛、柳侯讀書洞、風雨亭、猴面石、山頂觀景臺、鯉魚跳龍門、犀牛望月、聞笛亭、冠亭、射擊場、綜合大世界遊樂場等。

柳州雀山公園

雀山公園地形呈半島狀,地勢中間高,四周低,東、南、北三面邊緣均為湖水環繞。公園以山得名,是以自然山水為主的綜合性公園。園內有氣勢軒昂、峻秀挺拔的雀兒山,從山腳沿石階登上山頂遠眺,可看到柳北工業區煙囪林立、廠房密布,壹派繁榮景象。公園內湖光山,曲橋流水,亭臺樓閣,林木如蔭,令人陶醉,留連忘返。遊客到此,可體會到“小坐半時塵濾盡”之神韻風雅。其中的園中園“水上鮮瀾”、“西遊記藝術宮”更會使您玩味無窮。全區規模最大的“水上世界娛樂中心”亦坐落於此。世族藝苑樓、燒烤場、避雨走廊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娛樂場所為遊客增添無窮樂趣。目前,公園正逐步發展成為壹個集遊樂文化和科普文化為壹體的趣味性植物公園。

柳州少數民族結婚禮節風俗

壯族

與漢族以及其他民族通婚的現象較為普遍。解放前多由父母包辦,少數人自由戀愛。解放後,大都實行自由戀愛。自由戀愛的方式有拋繡球、打木槽、趕歌圩、對歌等。拋繡球活動至今在都安、巴馬壹帶仍盛行。打木槽是先由青年女子以木棍來打槽,擊出各種不同的聲音,幾個女子擊木槽數棍後就唱山歌,許多男青年也拿著木棍到木槽邊來***同敲擊,每敲壹下,大家又唱山歌,表達男女之間的歡樂情趣和愛慕之情。對歌也是壯族青年男女的壹種戀愛擇偶的活動方式,通過對歌來披露心聲,互相了解,建立感情。但"依歌擇偶"不是壹次完成,而是在"歌圩"初交的基礎上,經過多次交往發展感情,才定終身。

瑤族

壹般不與他族通婚。瑤族男女青年婚前有戀愛自由,壹般先後由青年男女通過節日唱歌或其他途徑建立感情,征得父母同意後結婚。男子上門入贅的習俗比較普遍。沒有男孩的家庭,常招婿上門,有的家庭雖有男孩也要招婿上門,有的瑤族地區,甚至把男子全部"外嫁",而把女兒留在家裏招婿上門。直到現在,瑤族地區招婿上門的情況仍然相當普遍,上門女婿受到社會尊重,女兒有財產繼承權,"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比較淡薄。舅權在部分瑤族地區表現比較突出。有些地方有姑舅表婚的習俗,姑母之女必須嫁給舅父之子,只有舅父無子,或舅父家不要才能嫁給別人但聘禮要由舅父收領。瑤族婚禮壹般辦得比較簡樸,送親迎娶時,新娘壹般走路或騎馬到男家,全寨男女都來唱歌祝賀。第二天回門住壹天,第三天即開始勞動,建立家庭。姑爺上門,除有媒人及兩個陪郎伴送外,不用帶什麽東西,只壹個人上女家去,第二天回門之後即住女家。離婚比較嚴格。寡婦再嫁不受歧視。弟兄長大成婚後即分家,父母壹般由幼子贍養。

苗族、侗族

男女青年婚前都有比較自由的戀愛活動,通過"走寨"、"走坡"等形式社交,但也必須托煤說親,征得父母同意才能結婚。過去婦女婦女婚後?"不落夫家"的習俗,解放後大都有了改變。上門入贅的情況比較普遍。

侗族同宗不能結婚,流行姑舅表婚,禁止姨表婚,重舅權。苗族則實行同宗不婚、姨表兄妹不婚,不同民族不婚,過去有"苗不沾客(漢)"之說。解放後,民族團結增強,各民族通婚的情況已日益增多。過去在湘桂、黔邊境地區的部分侗族山寨,還保留有古代的"搶親"婚俗。"搶親"的方式各地不壹,基本上都是男女雙方自願的,在迎娶的當晚,故意將新娘藏起來,男方則半夜來設法將新娘"搶"走,擡上花轎,吹吹打打凱旋而歸。解放後新婚俗得到了發揚,侗族、苗族大都婚事簡辦,壹般夫妻恩愛,家庭和睦。侗族還有私奔的習俗,當壹對戀人遭到任何壹方父母反對時,兩人便逃往他處,建立小家庭,經幾月或幾年,托親友向反對的家長說情,反對者?"木已成舟",也只得承認,於是青年夫妻便回到老家居住。

  • 上一篇:舊家具改造方法是什麽?
  • 下一篇:如何設置手機桌面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