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核心銀行系統 之二 企業架構與核心建設

核心銀行系統 之二 企業架構與核心建設

企業架構與核心建設

在讀這章之前需要補充壹些銀行管理的知識,推薦可以參考《商業銀行管理》。

從第壹章核心系統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銀行的核心系統都是經歷幾代的“換心之旅”才成為現在的模樣。

在中國加入WTO後,銀行的管理模式和戰略都發生了變化,面對業務轉型對核心系統提出了更多元化的要求。不但要從面向賬戶為主的傳統記賬型核心變成面向客戶為中心的賬戶管理模式,還要應對銀行作為企業進行經營管理的內部需要,承擔最重要的核算功能。

核心銀行系統是銀行對外提供金融服務的平臺,也是銀行內部賬務處理的中心。在銀行的整體業務系統架構中,核心銀行系統處在中央樞紐的關鍵位置。核心銀行系統的重要性決定了其生命周期通常在5-10年以上,也就是說, 核心銀行系統的選擇會影響銀行未來5-10年的業務發展。因此,在銀行準備更換核心銀行系統之前,必須從銀行長遠戰略的角度,對更換核心系統所需達到的目標、核心系統更換與銀行整體業務戰略和IT規劃之間的關系等方面進行認真和細致的研究。

企業架構 (EA) 是壹個用於管理和融合企業IT資產、員工以及業務活動的綜合的框架,具有可操作性。EA是用來確定信息和信息技術如何支持業務活動並為企業帶來業務效益的管理工具,它不僅是IT與業務融合的理論基礎,而且更是壹種有效且實用的方法。

1.企業業務架構 (EBA)

企業業務架構是企亞關鍵業務戰略以及他們對業務功能和流程的影響的表達。通常包含業務功能、流程和信息價值鏈的當前和將來的狀態模型,通過信息架構、技術架構以及應用投資組合來進行實施,可定義為支撐竟爭優勢的業務設計。

2.企業信息架構 (EIA):

企業信息架構是壹個由EBA驅動的模型集來描述企業信息價值鏈,主要包括建立關鍵信息流模型,描述業務事件的關鍵輸出信息,擴展組織邊界到外部信息來源和流向,使企業能快速進行業務決策和信息***享。

3.企業範圍內的技術架構(EWTA):

企業範圍內的技術架構是壹個邏輯壹致的技術原理集合; 指導組織信息系統和技術基礎結構的工程化。EWTA是對整個IT戰略的表達。

4.軟件架構:

在IT 行業架構的壹個更早更普遍的概念應用是“軟件或應用程序的架構”。軟件架構起源於軟件工程,是關於軟件系統的有機組織的決策集合、結構化元索的選擇以及元素之間的接口,通過這些接口以及元元素的協作構成軟件系統。

業務架構描述了各業務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結構,業務架構以業務戰略為指針,以各主營業務為主線,以各輔助業務為支撐,以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聯絡各業務線,構成貫徹業務戰略的基本業務運作模式。銀行業務價值鏈上的核心產品包括儲蓄、信貸、支付、結算、國際業務、中間業務等,資金運作、營銷和服務也是國內銀行機構的基本業務職能。在管理層面,包含人力資源、財務、風險、科技管理等。股東、銀監會、人民銀行則對金融機構進行決策、監管和指導。

業務價值鏈

按照企業架構的分析方法,將銀行的業務價值鏈抽象為: 市場規劃 、產品研發、營銷、銷售、產品運行、服務、財務核算、風險管控、決策支持、內部管理等。

銀行的企業架構按照縱向劃分成了五大領域 而IT架構則按照EA 方法論,橫向劃分成了四大架構。業務架構和IT架構的關系,呈現壹個縱橫交錯的矩陣式結構。

二者之間的關系表現為: 第壹 ,業務架構和IT架構是互動的、緊密耦合的、相互促進的,業務和技術部門在新壹代核心銀行系統建設中必須密切配合。第二,業務架構沿五大領域縱向展開,分別確保各領域的業務規劃和需求整合,IT四大架構橫向貫穿於業務架構的五大領域,發揮核心銀行系統建設的整合與統籌作用。

企業架構是研發領域規劃中的重要工作,是能夠精確聯接企業戰略和具體項目技術方案的核心紐帶。它闡述了企業級的業務架構 並以此為依據,建設企業級的應用架構,確保企業級的應用架構能夠充分而又必要地支撐業務架構。所以應用架構必須依托於業務架構來建設,反之應用架構的規劃實施也將有利於促進業務架構的優化和完善。

按照企業架構的理論框架,把銀行業務架構按照業務布局、結構 流程、運營和管理組織維度分為不同的應用領域來分別開展工作 這五大業務應用領域具體如下:

(1) 產品與服務領域:

完善基礎產品服務平臺,落實服務業務戰略規劃,積極拓展新興業務、金融市場業務以及各類具有高附加值的業務領域 ,形成更加豐富靈活的產品服務體系。

(2)營銷支持領域:

通過建設企業級客戶信息系統,提升客戶識別與評價能力,增強對客戶經理的營銷支持,完善客戶與客戶經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在此基礎上,實施網點轉型,不斷加大電子銀行服務渠道創新步伐:實現客戶在不同渠道上的壹致性體現,形成以客戶為中心的營銷體系。

(3) 風險管控領域:

對信貸管理、內部評級等進行全面優化升級,提升銀行信用風險 、操作風險、市場風險的識別和管理能力 ,有效提高風治理和防範水平,形成建全的風險管控體系 。

(4) 業務運營領域:

構建後臺業務集中處理支持平臺,對財務會計、運營支持等系統進行重新建設和優化,使具有資源集中性特點的業務由銀行後臺集中運作,提升銀行的運營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形成有效的營運體系。

(5 ) 信息披露及決策分析領域 :

完善基礎數據管理和分析,實現業務經營信息、會計核算信息、內部管理信息、組織機構和人員信息有機融合,構成銀行的統壹數據視圖,並以各種分析模型為指導,為銀行對外信息被露建立統壹出口,形成壹個可信的風險報告和信息披露體系。

銀行應用架構建設模型:

銀行新壹代核心銀行系統的應用架構建設以全面邏輯集中為設計目標,引入前中後臺的流程銀行理念,采用了面向服務的分層設計思想,將應用架構分為“操作環境/渠道層” 、“集成層”、“客戶層” 、“產品/交易層”、“核算層”、“管理報告與決策支持層”六個層次。

操作環境/渠道層的作用是為核心銀行的業務辦理者 (客戶、前臺的營銷與客戶服務人員、後臺的業務集中辦理人員)提供操作界面和交互控制,處理這些用戶發起的操作事件,采集他們輸入的信息,調用相關的後端服務來處理他們的請求,並向他們展現處理結果。

集成層的作用是做好核心銀行系統在接入和處理的良好銜接,是業務接受和業務處理的中間橋梁,要處理好進行業務處理過程中所需的各種後端服務,即各類資源 (客戶、產品、合約以及各種企業內部資源等等) 的管理與訪問服務,以及基於這些資源提供的交易服務和其他服務。這就需要依托企業數據總線,實現流程調度 完成功能的完美集成。

客戶層的作用是整合核心銀行系統所需的客戶資源,提供統壹的客戶信息視圖和操作型的客戶關系管理,在建立起統壹的客戶視圖基礎上,完成客戶的識別、開發與維護,能夠有效地支持以客戶類型 (個人 、公司) 為主線組建營銷支持與服務體系的業務戰略 。

產品層的作用是為整個核心銀行系統提供強大的產品支撐功能,確保銀行能夠快速地構建新產品,能夠靈活地應對匯率、利率和定價的變動,以及基於己有產品進行組合,並在此基礎上在此基礎上拓展各類延伸及新興業務 。

風險管控層的作用是對核心銀行業務處理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在此基礎上實現健全的風險管理和控制體系,風險管控貫穿我行前中後臺所有業務流程,消除風險控制空白,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核算、管理報告與決策支持層的作用是對核心銀行業務辦理的結果進行數據加工和統計分析,基於新會計準則,建立完善的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應用體系,實現多維核算和多維數據積累,並依托數據倉庫技術,完成多維數據加工、挖掘和分析,為銀行經營戰略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以提升信息資產價值為目標,在銀行業務戰略和IT戰略指引下, 對數據的產生、處理、傳遞、應用等過程進行規劃、梳理和完善 ,全面提升數據質量,保障信息安全,為銀行經營管理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支持,實現信息資源的效益最大化。

銀行數據架構建設模型:

(2) 信息資源管控體系規劃

主要是解決信息資源管理管什麽、如何管、由誰管的問題。針對信息資源的管理的三個主要方面 (數據生命周期管理、數據質量管理、數據安全管理) 以數據生命周期的各個過程(產生、加工、傳

輸、應用、歸檔等)為主線,確定各環節的管理內容、工作流程、部門分工、職能責任等。形成比較完善的管理機制,保證數據的完善、安全與高效。

2 、治理層面

主要包括數據質量管理、數據標準建設 、管控體系建設和信息系統建設等四個方面,工作範疇屬於對信息資源管理規劃的具體實施及完善深化 。

(1) 數據質量管理

數據質量管理就在統壹的信息規劃和數據標準下,對系統中的數據質量完善程度進行監控和管理,既包括對歷史數據的清理與修 正,也包括對當前數據的合規管理。數據質量的衡量標準是數據的完整性、規範性和準確性。例如: 系統的數據設計是否符合規劃 、系統中的數據標準是否符合規範、數據維護是否存在違規操作、各類信息數據是否規範準確等。數據質量管理是壹項全行性的長期工作,涉及幾乎所有業務部門的參與,因此,需要有合理的部門分工、職責劃分,並且有嚴格的檢查、評價及考核機制予以保障。

(2) 數據標準建設

數據標準簡而言之就是對各類數據概念的標準化定義 ,主要描述業務數據概念中包含哪些信息,以及這些信息的特性,分為業務數據標準 (如: 基礎數據業務標準、復合數據業務標準、數據實例業務標準) 和技術數據標準。數據標準建設,就是在數據標準體系框架下,對業務處理流程中所涉及的各個數據概念進行標準化的定義,並確定與之對應的結構。數據標準建設的成效,壹方面取決於數據標準制定的合理性,另壹方面取決於統壹實施的程度。由於制定數據標準的專業性很強,而推廣應用存在較強的主觀性, 通常經驗是成立專門的標準委員會,對數據標準的制定進行評審,並建立配套的把關機制,保證在新系統開發和老系統改造時,對統壹數據標準的實施應用。

(3) 管控體系建設

主要是落實信息資源管控體系的規劃,進行相應的組織機構建設,按照規劃中的明確職責分工和工作流程,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建立督導檢查和考核機制,保證信息資源管控體系的高效和規範,確保數據生命周期管理、數據安全管理、數據質量管理的有效性。

(4) 信息系統建設

信息系統是信息數據錄入、存儲、加工、傳輸的載體。信息資源規劃、數據標準建設的成果,需要落實到信息系統建設中,才能發揮出實際效益。數據治理中的信息系統建設,壹方面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建設,主要包括全行性的用於數據管理的信息化基礎設施類項目,如: 基礎數據平臺建設、數據倉庫建設、數據總線建設等,以及全行性的綜合分析與報表類的項目,如:綜合報表系統 、綜合信息分析系統等;另壹方面建設是其它信息系統遵循數據治理的規劃,統壹執行數據標準的工作。信息系統的建設與完善是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在數據架構規劃下,結合銀行實際情況視條件逐步實施,例如,數據倉庫的建設前提,是數據源頭系統中基礎數據的相對完善。

基礎架構建設主要研究解決如何建設信息技術基礎性資源的問題 銀行的基礎架構建設模型:

IT 治理架構建設主要解決如何建立壹個科學有效的IT組織架構,理順關系、防控風險、提高效率。

IT治理,是壹個由關系和過程所構成的體制,用於指導和控制企業,通過增加價值,同時平衡信息技術及其流程的風險與收益,來確保實現企業的目標。IT治理是公司治理必不可少的壹部分,它負責有效、高效地實現相關企業流程的重大改進。IT 治理為IT 過程、IT 資源、信息與企業戰略、企業目標的連結提供了壹種體制。IT治理將IT任務的規劃與組織、獲取與實施、交付與支持、監控的最佳實踐整合起來,並加以制度化,從而保證企業的信息與相關信息技術對企業業務目標的支持。這樣,IT治理使得企業能夠充分發揮其信息優勢,實現利潤最大化,抓住機遇進行投資,贏得競爭優勢。

在不同層級上建立IT與業務協調的決策機制,確保信息科技工作符合全行業務發展的要求,規範決策流程,提高決策效率。

(1) 戰略層: 建立高層組織負責對信息化戰略規劃、重大政策與重大項目建設進行決策與協調,實現規範、高效的高層管控,確保信息化戰略規劃與全行業務發展戰略規劃的壹致性。

(2) 管理層:科技專職管理部門負責建立應用架構、基礎架構、數據架構、資源配置的統籌與決策機制,保證應用架構、基礎架構、數據架構與業務架構壹致,保證信息化資源配置符合業務發展需要。

(3) 實施層:強化項目管理、業務需求、軟件開發、軟件測試、生產運行等具體工作的組織、實施與管理,保證信息科技具體工作成果與業務目標的壹致性,保證項目技術方案與信息化整體架構的壹致性。

首先,是銀行的戰略目標:

目標的運營模式:未來銀行的業務基礎

目標的組織架構:業務將如何被組織

目標的業務與技術需求:產品、服務的技術需求

壹、運營模式:

例如:

平衡的業務組合,對公和零售業務(包括:互聯網),以分散經濟周期對收入帶來的影響

協同營銷與交叉銷售,每個客戶賬戶有多個產品類別在其中

開放的業務平臺,除了銀行本身的傳統存、貸業務,還支持第三方產品,中間業務、人民幣業務、外匯業務

差異化與客戶集中,針對細分市場對客戶進行差異化服務(例如,大數據營銷、智能投顧等)

整合渠道營銷與管理,網銀、電子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網點等,各個渠道對客戶整合劃壹

現狀與差距分析:

例如:

與業務戰略的壹致性:

壹些銀行正在業務轉型,對公為主轉型平衡業務組合

客戶信息分散無法集中分析:

各產品、業務線、產品組合盈利分析能力不足

各組織單元間的協調:

總行、分、支行等,系統外掛、應用不壹致,支撐組織結構能力不足

流程效率:

櫃面處理流程繁瑣、效率低,無法滿足客戶需求

風險管理:

反欺詐、反洗錢、大數據風控等不夠成熟

二、組織結構滿足業務戰略目標的需要,戰略選擇的不同,直接影響組織結構、業務管理流程的不同,從而對核心系統的要求不同

例如:產品管理

三、總體的改造計劃

對核心模塊的改造實施影響評估,優先度矩陣

核心業務系統

產品結構

附:當時民生銀行的系統架構(改造前)

接下來就是確定需求和組織實施,挑選供應商

系統應用架構

根據上海農商銀行的現狀,結合金融信息化的發展趨勢,銀行不再僅僅需要壹個統壹的會計核算的系統,而是通過核心業務系統的建設,實現前、中、後臺各個業務系統的貫通和整合,通過信息技術使從渠道和支付,到產品和服務,再到經營分析、監管上報各個層面的銀行業務協調壹致、互相支持,形成統壹的整體。這就是核心業務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的主要目標。

為實現這壹目標,融合其國內外的成熟產品,結合多年IT規劃的實踐經驗,為上海農商銀行設計了核心業務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包括綜合櫃員系統、核心業務系統、企業服務總線、數據整合平臺等在內的壹系列產品和平臺,初步構建了壹個真正整合壹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IT體系,未將來進壹步的擴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了實現這壹目標,架構設計原則是

以客戶為中心,根據業務需求規劃架構和產品;

結構層次靈活、開放、可擴展;

實現服務、數據的***享、集成。

數據移植

第壹,確認核心業務系統項目方案涉及的數據移植範圍:原綜合業務系統向新核心業務系統的移植,綜合前置各渠道系統、中間業務的數據移植,以及其他外圍系統的數據移植。

第二,收集和對比新舊系統的數據關系,完成數據映射,給出新舊系統的數據差異和數據補缺方法,完成數據移植詳細設計和數據映射詞典;

第三,在完成數據移植詳細設計後,開發數據導出程序、數據補缺程序、數據轉換程序和數據導入程序,開發數據校驗和帳務校驗程序;

第四,對數據移植程序和移植的結果進行正確性驗證。在完成數據移植程序開發後,選定典型日期進行移植並驗證數據移植結果,進行移植並驗證數據移植結果。

第五,為UAT用戶測試提供數據。

  • 上一篇:來成都旅遊,千萬不要錯過哪些傳統美食呢?
  • 下一篇:模板尺寸規格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