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長柄武器之中世紀騎槍
古代武器騎槍,指各種各樣以長矛為原型的桿子武器,它的名字來源於古羅馬標槍。在最初的意義上,騎槍是壹種輕擲的長矛或標槍。騎槍這個術語來自17世紀,專指不投擲的長矛,用於重裝騎兵的刺擊,特別是在格鬥中。
騎槍的使用非常古老,由於古代戰爭普遍,以至於很難確定是哪個民族發明了騎槍,又是哪個民族從他們的敵人或盟友那裏學來的。軍事騎槍最廣為人知的用法是由壹群騎著馬的騎士,組成的緊密隊形和楔形沖鋒,對抗步兵、射箭團、防禦工事和敵軍騎兵。
人們普遍認為,這種戰術在11世紀成為了歐洲騎兵的主要戰術,當時能更好地控制坐騎的馬鞍和馬鐙以及馬刺都得到了發展。這樣裝備和部署的騎兵擁有強大的集體力量,可以粉碎大多數現代步兵陣線。雖然騎槍仍然可以被歸類為矛,但長矛往往更長,更粗,因此也相當重,不適合投擲,或快速推進,如步兵矛。
騎槍經常配備壹個吸盤,壹個小圓板,以防止握桿的手滑。中世紀時期的騎槍兵也持有劍、狼牙棒或其他適合近距離戰鬥的武器,因為騎槍通常是使用壹次的武器;在最初的沖鋒後,武器太長、太重、太慢,在混戰中無法有效地對抗對手。
在格鬥中,騎槍的尖端通常是鈍的,提供壹個更寬的沖擊面。這種矛的槍身的中心可以設計成中空的,以便在受到沖擊時折斷,作為防止刺入的進壹步保護。它們通常有4米長或更長,騎槍上有特殊的護手,通常在相當長的壹段距離內逐漸變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