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詩人張祜《正月十五夜燈》,原文: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壹時天上著詞聲。
譯文:元宵佳節,千家萬戶走出家門,街上亮起無數花燈,好像整個京都都震動了。無數宮女盡情的歡跳連袖舞,人間的歌舞樂聲直沖雲霄,傳到天上。
擴展資料:
本詩描寫家家出門、萬人空巷、盡情而來、盡興方歸鬧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燈節成為了最有詩意,最為消魂的時刻。
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按照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正月十五夜古詩註音版
答:正月十五夜註音:
1、huǒshùyínhuāhé,xīngqiáotiěsuǒkāi。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2、ànchénsuímǎqù,míngyuèzhúrénlái。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3、yóujìjiēnónglǐ,xínggējìnluòméi。
遊伎皆_李,行歌盡落梅。
4、jīnwúbùjīnyè,yùlòumòxiāngcuī。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翻譯:燈火燦爛,今天晚上夜宵禁,鐵鎖開啟,任人通行。馬兒飛馳而去,揚起塵土,明月好像是在跟隨著行人。花枝招展的歌妓們打扮得分外美麗,她們壹面走,壹面唱著《梅花落》的曲調。今天京城禁衛軍不管制,漏鼓就不必催人了。
正月十五夜古詩原文解釋
正月十五夜古詩及譯文如下:
正月十五夜?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_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註釋:
①火樹銀花:比喻燦爛絢麗的燈光和焰火。特指上元節的燈景。此句對後世影響甚大,如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詞有:“東風夜放花千樹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紅樓夢》十八回:“只見庭燎繞空,香雪布地,火樹琪花,金窗玉檻”
②星橋:星津橋,天津三橋之壹,“洛水貫都,以像星漢”此處或以星津橋指代天津三橋。”東都洛陽,洛水從西面流經上陽宮南,流到皇城端門外,分為三道,上各架橋,南為星津橋,中為天津橋,北為黃道橋。開元年間,改修天津橋,星津橋毀,二橋合而為壹。
③鐵鎖開:比喻京城開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這天取消宵禁,連接洛水南岸的裏坊區與洛北禁苑的天津橋、星津橋、黃道橋上的鐵鎖打開,任平民百姓通行。
④暗塵:暗中飛揚的塵土。
⑤逐人來:追隨人流而來。
⑥遊伎:歌女、舞女。壹作“遊騎”
⑦_李:此處指觀燈歌伎打扮得艷若桃李。《詩經·召南·何彼_矣》:“何彼_矣,華如桃李。”
⑧落梅:曲調名。
⑨金吾:原指儀仗隊或武器,此處指金吾衛,掌管京城戒備,禁人夜行的官名,漢代置。《唐兩京新記》雲:”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後各壹日以看燈,光若晝日。”
⑩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時,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嚴,對私自夜行者處以重罰。壹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計時器皿,即滴漏。
翻譯:
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艷的花朵壹般;由於四處都可通行,所以通往皇城的鐵鎖也打開了。
人潮洶湧,馬蹄下塵土飛揚;月光灑遍每個角落,人們在何處都能看到明月當頭。月光燈影下的歌妓們花枝招展、濃妝艷抹,壹面走,壹面高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計時的玉漏妳也不要著忙,莫讓這壹年只有壹次的元宵之夜匆匆過去。
張祜正月十五夜燈翻譯
正月十五夜燈
唐代: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壹時天上著詞聲。
正月十五夜燈拼音版註音:
qiānmnkāisuǒwndēngmíng,zhēngyuèzhōngxúndngdjīng。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sānbǎinèirnliánxiùwǔ,yīshítiānshngzhùcíshēng。
三百內人連袖舞,壹時天上著詞聲。
正月十五夜燈翻譯:
就是說在元宵節那天,很多人都從家裏出來,街上有很多花燈,非常熱鬧,好像使整個京城都震動了。
很多的宮女跳舞,人間的歌舞樂聲直沖雲霄,傳到天上。也是極言歌舞的熱鬧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數的眾多,聲可直傳天上。
正月十五夜燈賞析:
唐宮內萬燈齊明,舞衲聯翩,歌聲入雲,有鳥瞰式全景、有特寫武近景,場面壯觀,氣象恢宏。
千門開鎖萬燈明:千門開鎖就是指很多門的鎖都打開了,千門泛指很多門,門鎖都打開了即人都出門了。萬燈明萬燈,泛指很多燈,明則是亮起來了。
正月中旬動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動震動。形容熱鬧。帝京是指京城、國都
三百內人連袖舞:三百內人應該是指很多的宮女。三百也是形容人數眾多的,非實指。連袖舞是指跳舞。
壹時天上著詞聲:壹時是說當時,天上著詞聲是指人間的歌舞樂聲直沖雲霄,傳到天上。也是極言歌舞的熱鬧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數的眾多,聲可直傳天上。
《元宵》唐寅
《元宵》古詩的原文如下: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譯文:
這樣的夜,如果只有燦爛的燈,缺少皎潔的月,無以盡興,這樣的夜,如果只有皎潔的月,沒有燦爛的燈,無以為春。
春天邁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人間,美人如花似玉,彩燈帶著歡欣的笑意燃燒月下,月亮如水似銀。
滿街珠寶翡翠閃耀,那是春遊的村女,歌聲嘹亮,笙管悠揚,那是小夥在賽社神。
如果不盡興遊玩,開懷大笑,怎麽對得起這樣的吉日良辰?
詩詞賞析
通常的元夜詩,大多寫都市。而這首《元宵》卻取材農村。燈月輝映的鄉村是美的,燈月映照下的村女則更美。她們青春煥發,喜氣洋洋,盡情歡笑。《元宵》全詩意境優美感人,是壹首難得的佳作。
該詩的作者是唐寅,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