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通城--三鮮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大智路1號)的壹家大型酒樓的名字,以經營著名小吃三鮮豆皮馳名,有“豆皮大王”之稱。這家酒樓創辦於1931年,原在古漢口城堡大智門外,為城鄉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勝利後復業,改妳老通城甜食店。該店仿照湖北民間的傳統小吃豆皮,銳意改進,配合甜食應市,頗受歡迎。制法是將綠豆、大米混合磨漿,在鍋裏攤成薄皮,內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餡料,用油煎好。特級廚師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鮮肉、鮮蛋、鮮蝦仁為主制作餡料,創制出三鮮豆皮,皮包金黃發亮,入口酥松嫩香,更加燴炙人口。毛澤東品嘗四次,次次贊賞。外地人和外賓到武漢來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為快。
2、四季--美湯包
“四季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992號(江漢路口附近)的壹家小吃店的店名,意為壹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如春炸春卷,夏賣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餅等,1927年開業,生意興隆;後有特級廚師鐘生楚等在該店制作江蘇風味武漢化的小籠湯包應市,受到顧客的好評,被譽為"湯包大王",使該店變為主要供應小籠湯包的湯包館。他們制餡講究,選料嚴格,先將鮮豬腿肉剁成肉泥,然後拌上肉凍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面皮裏,上籠蒸熟,肉凍成湯,肉泥鮮嫩,七個壹籠,佐以姜絲醬醋,異常鮮美。為了滿足不同顧客的需要,除鮮肉湯包外,他們還應時制作蟹黃湯包、蝦仁湯包、香菇湯包、雞茸湯包和什錦湯包等。
3、蔡林記--熱幹面
熱幹面與山西刀削面、兩廣伊府面、四川擔擔面、北方炸醬面並稱為我國五大名面。它既不同於涼面,又不同於湯面,制作的方法是先招面條基本煮熟,然後攜起來排油攤涼,吃時再在開水內滾燙幾下,瀝水,加上芝麻醬、蝦米、蔥花、醬蘿蔔丁、小麻油和醋等性料拌勻。上口時香氣撲鼻,耐嚼有味。
熱幹面源於三十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賣湯面的李包,他怕未賣完的湯面發餿變質,便把它撈起來晾在案上,不小心撞倒油壺,他就把流出來的麻油拌到面條裏。第二天,他把這些面條放在沸水裏滾燙幾下,撈起來拌上佐料,熱氣騰騰,香氣撲鼻,使人爭相購食。有人間他這是什麽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幹面"。人們說熱幹面好,他從此就專賣此面。有些飲食攤販看他生意興隆,便向他學藝,也賣起熱幹而來。現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有熱幹面館和攤點,是武漢人早晨愛吃的早點小吃之壹。蔡林記熱幹面館是其中最有特點、最有名氣的壹家。
蔡林記熱幹面館原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854號,面對水塔。現為連鎖經營,在武漢三鎮有多家店鋪。
4、談炎記--水餃
談炎記水餃館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384號,距利濟路口不遠。1920年由黃陂人談誌祥創辦。專門經營水餃近八十年,有獨到的制作水餃技藝,從選肉、配料、點味、制餡、制度到包制、熬湯、煮熟等各道工序,都有嚴格的標準,如以鮮豬腿、黃牛腿肉制餡,豬蹄熬湯,配上蝦米、香菇、香菜、蔥花等佐料,使水餃的餡嫩、湯鮮、形美、皮薄,吃起來爽口潤腹,余香滿口,吃後留有余味,使人吃了還想吃。除了傳統的鮮肉水餃,名師談銀山近幾年還陸續研制出冬菇水餃、廠米水餃、三鮮水餃雞茸水餃、蝦仁水餃等新的品種,適應不同食客的口味。
5、順香居--燒梅
“順香居”位於漢口花樓街、交通路的交匯處,是壹家經營重油燒梅近五十年的老店。該店的燒梅油重而不膩人,形如銀菊,味道鮮美,久負盛名。
燒梅的制作方法是將肥膘豬肉、饅頭、橘餅、花生米、冰糖、葡萄幹等切成小丁,略炒,以不冒油為度,再用桂花、紅綠絲、白糖調合成餡。面粉加水適量,放少許精鹽揉和,醒約3分鐘,搓條,切小,案上撒上幹澱粉,搟成荷葉形成薄皮,放入餡心,加少許麻油。或炸、或烤、或蒸。其味香甜可口,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6、福慶和--牛肉米粉
“福慶和”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855號,在六渡橋壹帶,以經營湖南風味的米粉著稱。粉質欽滑,味鮮可口。
7、五芳齋--湯圓
武漢“五芳齋酒樓”系倪錦財先生於民國三十五年申請舊漢口政府出資而設,其商號名稱為"上海五芳齋"(清朝鹹豐八年始建),營業處所設在中山大道1303號,初創時雇傭工人十余名,營業(生產)面積幾十平方米,直到解放。
現地處漢口中山大道723號(原為1171號)的五芳齋酒樓,由小到大,由私營到公私合營,直至全民企業,從始創至今,已逾百年之久。五芳齋以質優價廉為核心,自91年以來,相繼獲省(市)商業系統三塊金牌,並譽為"湯元大王","粽子大王",和"糕團大王"。93年國家商業部審核批準,授於 "武漢市江岸區五芳齋酒樓"、"做好做活'老字號'"發表文章,要求其他'老字號'效仿。
五芳齋的創建和發展,歷經百余年之久,三鎮皆知,遠近聞名,現今的武漢五芳齋,已由過去單壹的"寧波湯圓" 小吃品種開拓到幾十種多味湯圓及速凍系列,常年供應。不斷改革發展,以質量、價格、服務為核心,取得了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和消費者的贊譽。
8、小桃園--煨湯
“小桃園”是坐落在漢口勝利街蘭陵路64號的壹家小吃店的店名。該店創始於1946年,有陶、袁兩個小販在這裏搭棚設攤,經營油條、豆漿之類的小吃,後來兩家合作,經營煨湯,店名"筱陶袁",解放後諧音化為“小桃園”,是著名的"煨湯專家”。該店經營的主要品種有瓦罐雞湯、排骨湯、蹄膀湯、八封湯、腳魚湯、牛肉湯、鴨湯等。以瓦罐雞湯最馳名,其原料為黃波孝感壹帶壹斤半重以上的肥嫩母雞,剁成雞塊,先人油鋸爆炒,再倒入內有沸水的瓦罐內,用旺火糧熟,小火煨透,湯鮮肉爛,原計原味,營養豐富,是老人,病人、產婦的滋補上品。八封湯和其他糧湯也都各縣特色,鮮香可口,深受食客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