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民間風俗中的頭七是什麽意思,要怎麽算

民間風俗中的頭七是什麽意思,要怎麽算

頭七,是我國的壹種喪殯習俗。早在南北朝時就有記載,《北齊書·孫靈暉傳》中就寫到:“從綽死後,每至七日及百日終,靈暉恒為綽請僧設齋”。

從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隔七天就要舉行壹次燒紙祭奠,總***有7次,俗謂“燒七”。每七天為壹個祭日,分別稱為“頭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計49天。

壹般認為"頭七"指的是人去世後的第七日。民間習俗是死者自去世之日起,家屬每隔7日要設祭1次,直到第七個七日,俗稱"斷七"為止,其中以“頭七”和“六七”最為隆重。

之所以有這樣的習俗是因為民間傳說中人有三魂七魄,死後壹年去壹魂,七天去壹魄,三年魂盡,七滿魄盡,所以要過"七期"和三周年。

現在頭七和盂蘭節、清明節壹樣,都是為了表達家人對逝者的懷念,作為壹種傳統繼承下來的風俗。

  • 上一篇:比較傳統食物和垃圾食物的優缺點的英語作文
  • 下一篇:如何認識中國傳統文化?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