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綜述論文範文:胃管的留置方法與護理綜述 醫學綜述論文範文:胃管的留置方法與護理綜述 目的:綜述不同病人留置胃管的方法及護理,闡述了胃管的選擇和插入深度,並發癥的預防及護理,提出要根據病人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及護理。 方法:歸納總結。結論:不同病人胃管的選擇,置管方法及護理亦不同。 關鍵詞 胃管 留置胃管 方法 護理 留置胃管臨床上運用廣泛,常用於營養支持和胃腸減壓。經胃管鼻飼為昏迷病人或不能經口進食病人提供營養,熱量及胃內給藥,是促進病人恢復的主要方法之壹,還可以通過抽吸胃液,了解胃液的性質和量,觀察病人有無消化道合並癥;有效的胃腸減壓可降低胃腸壓力,減輕腹脹,促進切口愈合,改善胃腸壁血液循環,促進消化功能恢復,對胃腸道、膽道手術來說,術前留置胃管還能為有效減少麻醉中及手術後的並發癥,對術後恢復極為重要。近年來由於臨床疾病的多樣化和整體護理的發展要求,留置胃管的方法與護理也有了相應的發展,為順應這壹需要的發展,通過廣泛收集資料,現將留置胃管的置入方法與護理做壹綜述。 1 留置胃管的方法 1.1 胃管的選擇及改進 矽膠胃管因組織相容性大,管道透明、管壁柔軟、側孔較大等優點,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橡膠胃管。臨床上成人多采用14~28號矽膠胃管,但以16號最為常用。新生兒常選用6號胃管。為解決昏迷。危重病人插管難度,有人研究了胃管前段向壹側弧形彎曲30度角的彎頭胃管[1];還有帶有三通閥的胃管[2],避免註入液外溢;壹次性滴噴藥胃管,可使藥液呈噴射狀布滿胃粘膜,以達到治療目的[3];也有人用頭皮針管代替胃管給新生兒鼻飼,既不使奶液或藥液滴漏,又減少了對小兒粘膜的損傷。目前國內還引進了新型胃管,具有軟、細、耐腐,有導向引導導絲,置管可達90天~180天,較適合於昏迷及高齡臥床吞咽反射差的病人。 1.2 胃管的置管法 1.2.l 新生兒置管法 新生兒由於吞咽、咳嗽反射均不完善,加大了插胃管的難度。在插管過程中,當胃管下至5cm~7cm時(即快到達咽部時),助手迅速用消毒棉簽蘸少許溫度適宜的糖水或奶汁放入患兒口腔,使其產生有吮吸動作。此時操作者迅速將胃管往下插至胃內。孫燕等認為,新生兒鼻腔狹窄,經鼻留置胃管會引起鼻腔粘膜充血,水腫及造成鼻腔橫截面積減少,鼻阻力增高,影響肺功能,而經口留置胃管則對患兒影響較小[5]。 1.2.2 學齡前期以上患兒置管法 此期患兒年齡大於三周歲,對能配合者采用口服鹽水法,當胃管達於咽部時,助手用湯匙給患兒餵生理鹽水,邊餵邊將胃管插入胃內;對昏迷、哭鬧不能配合的患兒可使用簡易開口器法:患兒取仰臥,頭部後仰固定,將5ml註射器去掉活塞,剪去乳頭及根部,修整切面使其平滑,用無菌紗布包裹,插入口腔至舌根部,助手固定口腔外筒柄部,操作者將胃管沿註射器內壁送至胃內[6]。此法降低患兒痛苦,提高插管成功率。 1.2.3 成人置管法 常規備齊用物,用液體石蠟紗布潤滑胃管前端15cm~20cm,壹手持紗布托胃管,壹手持鑷子夾住胃管前端,沿壹側鼻孔插入,當胃管通過咽喉部時(14cm~16cm),囑病人做吞咽動作,當病人吞咽時,將胃管迅速推進,從胃管插入鼻腔至胃內,全程需8S~15S。但采用此法,易引起惡心、嘔吐而至插管失敗。所以,減少對喉上神經的刺激是成功的關鍵。用飲水插胃管法(同上)可分散病人註意力,緩解緊張情緒,減輕胃管對咽喉部刺激,通過吞咽反射使胃管易進入食管而不易誤入氣管,但對消化道穿孔,腸梗阻,不明診斷的腹痛,腹部外傷,昏迷無吞咽反射者禁用。對於清醒敏感者,有人提出在插管的同時吞咽20ml~30ml的石蠟油,不僅可產生吞咽動作,使胃管下滑,還可使石蠟油附著於食管和胃粘膜上,減少胃管對粘膜的摩擦和刺激[7]。亦有人提出麻醉潤滑法,即在插管前用l%地卡因噴霧或滴鼻,當有麻木感時再行插管,也可減輕病人的刺激反射[8]。唐梅等人還認為用緩慢置入胃管法,與傳統的快速置胃管法比較,其壹次性成功率高,病人耐受性好,不良反應小。即置管過程中隨時詢問病人不良反應,視病人反應調整置入胃管速度,插管速度與病人吞咽動作壹致,當經過鼻腔、咽喉部、食管狹窄處速度減慢或停止。囑病人深呼吸,盡量不咳嗽,同時安慰病人使其全身放松,緩慢插入胃管直到胃內,全程時間最好不超過20S,置管過程中所有病人均采用半靠臥位[9]。 1.2.4 特殊病人置管法 1.2.4.1 昏迷病人 ①側臥位置管法[10]:適用於昏迷,腦出血急性期,頸項強直,頭部不宜搬動者。插管時病人側臥,操作者面對病人,由壹側鼻孔緩緩插入胃管。此法不依賴病人做吞咽動作,且避免搬動頭部。②托下頜置管法[11]:用於深昏迷並舌後墜病人,病人仰臥,當胃管插至口咽部時,另壹人用雙手將病人的下頜托起,使其頭呈後仰狀態,將舌根肌提起,然後將胃管插入胃內。③雙枕墊頭快速插胃管法[12]:適用於昏迷躁動病人。將雙枕直接放於病人頭下,使其下頜盡量貼近胸骨柄,常規法置入胃管至過鼻腔,雙手交替快速插管,同時雙手向同壹方向稍做撚轉,以增加胃管韌性,使胃管端沿著食管後壁滑行至胃內,但腦幹損傷病人禁用。 1.2.4.2 機械通氣狀態下的病人 ①氣管切開病人因金屬導管對氣管內壁的推壓作用而間接壓迫食管壁,常在胃管插入16cm~18cm即達會厭部時,遇阻力盤繞在口腔內,可於置管達咽部以下2cm~3cm氣管切開部位時,由助手將氣管套管輕輕外拔0.5cm~lcm,操作者順勢將胃管向下插入,待通過氣管切開部位後,助手再將氣管套管置回原位,然後繼續按常規法插入胃管,此法可減輕食管壁的間接壓迫[13]。②在氣管切開氣囊氣管套管患者中可抽空氣囊內的氣體,再向囊內註入2~6ml的氣體充盈;患者取低半臥位或擡高頭部10~30°,操作者緩慢經鼻孔送胃管6~8cm時,托起頂枕部,使下頜靠近套管處,以避免胃管誤入氣管,當胃管置入受阻時,可將2%利多卡因 2~5ml註入胃管內,滯留1~3分鐘使藥液充分浸潤咽喉及食道粘膜,這樣能使胃管較為順利地置入預定位置,可以鼻飼[14]。③氣管插管接呼吸機的昏迷或肺性腦病譫妄病人,采用小兒氣管插管作引導管,利用管形的自然彎曲弧形,先將引導管經鼻腔放入食管,再經引導管將胃管導入胃中。 1.2.4.3 食管狹窄的病人 可采用內鏡介入法,將胃鏡插至食管觀察到食管狹窄處後,用擴張器擴張狹窄處5min~10min,內鏡活檢口插入導絲後拔出內鏡,沿導絲送入胃管至胃內,拔導絲固定胃管[15]。 1.3 留置長度 常規的留置胃管長度是耳垂—鼻尖—劍突,但通過臨床觀察,發現此深度僅在胃賁門或胃體部,有時側孔在胃賁門外食管內,若進行胃腸減壓不易吸出胃內容物,進行鼻飼則會加重食管粘膜的缺血壞死。有人通過改進,得出眉心壹臍的體表測量法,經臨床多次試驗發現胃管可達胃體胃竇部,從而有效地進行胃腸減壓或胃腸內營養。李琳[16]也認為應在傳統插入深度的基礎上再加10cm~13cm,即為55cm~68cm。 1.4 留置胃的檢驗 按《護理學基礎》介紹3種檢測方法外,即胃管開口置於清水中看有無氣泡,抽取胃液,聽氣過水聲,還可以用PH試紙測試。這樣結果會更準確,胃液的PH值在1.5~3。胡玉梅則認為在插入胃管後,用湯匙或吸管飲水1~2匙,胃管接負壓盒,待2~4min後可觀察有無水自胃管吸出,便可以判定是否在胃內,此法方便,亦可檢驗胃管是否通暢,患者易接受。 2 留置胃管護理 2.1 壹般護理 2.1.1 插管前的護理 插管前病人最容易緊張、恐懼,針對病人存在的心理問題,利用支持性心理療法進行護理幹預。插管前先清潔鼻腔,觀察有無息肉、腫瘤、鼻粘膜有無充血、水腫、狹窄等,詢問有無出血性疾病,若發現異常立即報告醫生,采取相應措施,給予對癥處理。 2.1.2 插管時護理 鼓勵病人增強信心,激發能動性,插管時若遇到阻力不可強行置入,應查明原因,特別是食管,賁門癌的病人,若管腔內有腫塊堵塞,可向胃管內註入空氣,若出現呃逆,說明管腔開口部在食管內,可將胃管向下試插 2.1.3 插管後的護理 病人清醒時多與病人溝通,加強健康教育及胃管護理知識的宣教;定時翻身、按摩背部、肩頸部;定期用含漱液漱口及擦拭口唇,塗以甘油等潤唇劑,以減輕口渴,口唇幹燥;每日以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沖洗胃管,每次約30~50ml,觀察引流液色、質、量;胃腸減壓期間禁食禁水,須註藥時,註藥後需夾管30min,以免將藥物吸出,影響療效;咽幹、喉痛可用涼開水漱口,痰液難咳出者,囑其每日做深呼吸,可預防肺部並發癥。
滿意請采納
上一篇:杭二中多少名可上浙大下一篇:泰劇公主出逃記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