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會澤因礦冶業的興旺而鼎盛壹時。東漢時期,會澤鑄造鍛打的“堂瑯銅洗”聞名遐邇,銅洗的銘文和圖案,為滇中最早使用漢文字的實物,是研究中原漢文化對雲南影響的詳實資料。到了明朝,會澤的銅、鉛進入了有壹定規模的開采時期,現存的壹枚直徑57.8厘米,重41.4公斤,鑄有“嘉靖通寶”的開爐紀念幣,不論從直徑和質量上,都堪稱世界古金屬錢幣之最。清乾、嘉年間,因清政府對銅的大量需求,在開采、冶煉、鑄造、京運等方面可謂盛況空前,每年運往京城的銅,額定數為633.144萬斤,會澤縣城因而被冠以“萬裏京運第壹城”。由於礦冶業的興旺,吸引了贛、浙、桂、川、黔等地商賈雲集,至今會澤留下各省會館、寺廟100余座,形成了別具壹格的銅文化和會館文化。
會澤的文化,以它的多元性獨樹壹幟,據彜族歷史文化學家劉堯漢先生考證,會澤是彜族起源和發展的中心區域,彜族***祖阿普都木的“向天墳”和彜族“六祖分支”故址都在會澤。清初,中原漢族大量進入會澤,帶來了不同地域的多元的漢文化、贛文化、秦文化、楚文化、閩文化、川文化在這塊土地上爭奇鬥艷,形成了“十裏不同俗,壹巷不同音”的文化特色。十省不同風格的會館建築,多種民族的宗教信仰及偶像崇拜,融各省之長又結合當地實際建蓋的民居民宅,不同的民風民俗及民族風情,響徹壩子的彜族海腔,街頭巷尾的小唱燈,苗族同胞的蘆笙舞會,道教的洞經音樂,無不透出會澤多元文化及民族風情的品格和韻味。
清朝末年,會澤的經濟在國家的內亂外患中走向衰弱,但成立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東川礦務股份公司,是雲南最早的招集商股實行資本組織形式的地區之壹,從中可以看出當時會澤社會進步及思想開放方面的情況。正因為如此,會澤就有壹大批莘莘學子沖破世俗的觀念,赴日留學,學成回國後,為當地及雲南的經濟和教育文化做出過重要貢獻,特別是唐繼堯、黃毓英、鄧泰中等人,在國家和民族處於重要關鍵時刻的重九起義和護國運動中,站在時代前列,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會澤的經濟、教育和文化孕育了壹代名人,這些名人也將為會澤名城增輝添彩。
金鐘山位於會澤縣城西南角,形如鐘覆而得名。山上青石磷峋,古柏盤虬,山頂建有文昌宮,每年農歷二月二趕廟會,人們登山赴會,熱鬧非凡。
大海草山草場綿延18萬畝,春夏季節,草長蔦飛,羊群如雲,各色山花與碧水綠草相映襯,最為著名的是牯牛峰下的萬畝杜鵑,以品種繁多,面積廣闊著稱,花開時節,滿目杜鵑爭奇鬥艷,令人流連忘返。秋冬季節則雲飛霧湧,白雪皚皚,牯牛峰若隱若現,狀如牯牛戲雲海 。日出時,雲蒸霞尉,如運氣佳妳能看到被當地人稱之為佛光的絕景。草山上古樸淳厚的牧民,美麗動人的傳說,極富韻味的民俗風情也同樣令人心馳神往。
以禮河,彜語“柳樹成蔭的河”,是省級風景名勝區。以禮河全長120多公裏,流域面積2558平方公裏,上遊有世界第二、全國第壹的大土壩——毛家村水庫大壩。水庫內碧波蕩漾,浩渺清澈;沿湖兩岸,奇峰羅列,景色奇麗,宛如壹幅山水畫卷。中遊水流平緩,兩岸楊柳婀娜,波光嵐影,壹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千秋,如詩如畫。下遊在小江口與金沙江交匯處,形成三 峰夾兩江的壯景,這裏海拔僅695米,山高峰峻,浪湧湍急,流泉遍布,綠樹成蔭,展現出壹片迷人的亞熱帶風光。
黑頸鶴是我國的三大國寶(大熊貓、金絲猴、黑頸鶴)之壹,是人類發現最晚,也是世界上唯壹在高原地帶生活的珍稀鶴禽。據國際鳥類專家提供的資料看,目前世界上僅有黑頸鶴4000多只,而到會澤大橋、長海子水庫越冬的就達2000余只,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黑頸鶴種棲息地。兩水庫已於1994年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黑頸鶴自然保護區,成群結對的黑頸鶴或起飛滑翔,或翩翩起舞,或悠然漫步,與人和睦相處,成為人們觀賞珍稀動物及研究人與自然的最佳場所。
唐繼堯故居座落在會澤縣城北內街三道巷14號,占地面積851.1平方米。整座宅院坐南朝北,分前後兩院,大門迎東,是壹座小型的封閉式的四合院建築群落,屬會澤典型的清代中晚期民居建築風格,前院有正堂三間、對廳、書房及馬房,後院有倉房可裝谷物,還有廚房,院中有壹口井,井中的泉水清澈見底。前後兩院***有房屋十四間,整座故居的院落保存基本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