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浙江樂清人,1918年生於壹個耕讀傳家的書香門第。南為獨生子,其父對他寄予厚望,自幼督課甚嚴。南自幼學習勤奮,12歲前即遍讀史籍經書,為其終生學業打下紮實基礎。南懷瑾學識淵博,對古典文學、佛學以及《易經》都頗有研究,得到學界同行普遍贊譽。 學文習武頻換跑道 抗日戰爭初期,南懷瑾正在南京金陵大學學習。面對山河破碎、人民流離失所的艱難時局,毅然決定從軍報國。當時,他大學還未畢業即轉赴成都,考入國民黨“中央軍校”,就讀於研究班第10期。畢業後進入軍隊,隨抗戰部隊駐紮在大西南,屯墾戍邊,被任命為大小涼山墾殖公司總經理兼地方自衛團總指揮,負責籌集糧草支援前方。不久,南調回“中央軍校”任政治教官,後因目睹官場黑暗,不想再從政,遂萌生退意,有心研究佛學。1943年,南懷瑾辭去軍校教官職務,到四川峨嵋山大坪寺開始潛心研究禪學。他在那裏壹呆就是3年,晨昏青燈黃卷相伴,日日與僧侶為伍。在寺期間,他到處尋找佛家經典,靜心精讀心無旁騖,並時時向當地高僧虛心求教,遍讀大藏經三藏12部及其它有關梵文典籍。1946年,南懷瑾學成下山後,受聘於雲南大學、四川大學等校,開課講學。 1947年,南懷瑾為精研佛理,深入青海、西藏地區,拜訪當地佛教密宗上師,虛心求教。經向白教貢噶上師及黃教、紅教、花教多位上師學習,對佛理有了更為精深的研究,並由根桑活佛授予密宗上師之位。 講學參禪設帳收徒 1949年,南懷瑾輾轉赴臺,在家設帳授徒,講授中國古籍經典,同時擔任臺灣政治大學、輔仁大學及文化大學教授。壹些撤退去臺的國民黨大老如何應欽、顧祝同、蔣鼎文、錢大均及楊管北等人都前來執經問道。 去臺初期,南在臺北設立“十萬禪林臺北道場”,成立“東西精華協會”,另在新竹縣設“十萬禪林峨嵋道場”,教導眾生打禪。後來他在臺北、北投、汐止、高雄等地多次舉行禪七法會,楊管北、周宣德、葉曼、張尚德等名流均曾參與,主要功課是禁語、打坐、參禪、行香。 在臺北道場,南懷瑾精研《佛經》和中國經典名著,如《楞嚴經》、《楞伽經》、《華嚴經》、《法華經》、《大學》、《中庸》、《老子》、《莊子》、《易經》及歷代政治人物言論評鑒等,並能旁征博引,融會儒佛道三家之學。他講述各家學說,歷數各朝事故,把先賢經典現代化、趣味化,提供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活潑生動很受歡迎。當時,受教之人冠蓋雲集,島內許多著名教授、重要政治人物,如劉安祺、馬紀壯等人都入室聽講。 南懷瑾記意力強,講課時引用詩詞、典故,皆能隨口背誦,滔滔不絕。他為了講現代政治人物史,花了3個月時間重讀《二十五史》。授課時,對於歷史掌故、政治事件等史實均能引經據典,指明出處,講得頭頭是道,給聆聽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認為,壹般人“除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也就是說對於現代人所患心理疾病,應多從心理因素入手,“心病還要心病醫”,要強化道德、文化修養,方能徹底根治。南懷瑾教人靜心、養性、除煩惱之法,常保身體健康,使受教者感悟到,在知識競爭時代,多壹份定境,多壹份智慧,就多壹份成功的把握。在臺期間,他還多次應軍方邀請,到部隊基地講學。他授課與政治毫無關系,從未要當局壹分錢,也沒有接受任何人的捐贈。 倡導復興中華文化 1966年,南懷瑾配合臺當局,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倡導“倫理道德”。他和錢穆、胡適、林語堂、牟宗三、唐君毅等在臺港兩地往來闡述傳統文化。後來,他又在臺設“老古文化事業公司”、“十方書院”等文教機構,傳揚文史哲佛學說,提升民眾文化水平。 1985年,南懷瑾離臺赴美僑居,1988年移居香港,住在半山寓所,每日講學不輟,當地慕名而來求教的學生絡繹不絕。20世紀90年代初,他投資1.7億美元在祖國大陸的家鄉興建金溫鐵路(金華至溫州)。該工程1992年動工,1996年4月完工。南懷瑾成了鐵路老板,本可借此賺錢發大財,可是卻壹文也不要。他有時到上海小住,聞名前來問道者不斷,南所講內容主要是中華文化及人生哲理,聽道者各有所得,多滿意而歸。幾年前,“老古文化公司”總經理郭姮宴在南懷瑾的指導下,在兩岸推廣兒童讀經活動,大量印發唐詩、《四書》、《五經》及《老子》等書,資助幼教事業,廣泛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筆耕不輟,著作等身 南懷瑾壹生著作甚豐,自1955年出版第壹部著作《禪海蠡測》以來,已出版專著30余種,被翻譯成英、法、荷、西、葡、羅馬文等8種文字。他教學數十年,多次到美、日、歐洲等地講學,門生故舊無數。在美國的華盛頓大學設有南懷瑾學院,向西方傳揚中華文化。 南懷瑾從青年時代起迄今半個多世紀以來,從祖國大陸到臺灣,從美國到香港,漂泊天涯,四海為家。無論是在著作中、講堂上,還是在與學生或友人的言談中,他都表達了對民族文化發展的關心。他常說:壹個國家、壹個民族暫時落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壹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消亡掉了,那才會萬劫不復,永遠不能翻身。因為沒有自己的文化,壹個民族就不會有凝聚力,始終像壹盤散沙;沒有自己的文化,壹個民族就不會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 什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呢?南懷瑾認為,中國在秦漢以前,儒、墨、道三家幾乎涵蓋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六朝以後,3家中換了1家,即墨家學說被佛教所取代,儒、佛、道3家成為文化主流。因此,必須深入研究儒、佛、道三家的學問,由博返約、融會貫通,才能掌握中華文化的精義。如今的學者所受的都是西式教育,大多將人類文化知識分門別類,成為專攻壹門的專家。但卻顧此失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面了解不夠,甚至是支離破碎的。因此,他提倡全面、深入地吸收、繼承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有人認為,由於特殊的人生經歷和治學門徑,使南懷瑾不同於壹般學者,他能出入於儒、佛、道之間而不拘泥於某壹家之說。 近年來,海峽兩岸陸續出版了南懷瑾的許多著作,但壹般讀者很難有機會系統地研究他的全部著作,於是往往從本身所接觸到的部分去給南懷瑾定位,從而有儒家、佛家、道家大師等不同的說法。這就像人們常說的盲人摸象,各執壹端,不能真正概括南懷瑾的壹生。為了幫助讀者了解南懷瑾的學問及人生的全貌,他的學生編輯出版了壹部《南懷瑾全集》。這部全集包括了南懷瑾迄今為止所著的29種著作及有關的附集4種,大致可以分為儒家、佛家、道家學說和文史詩詞4個方面。當然這不是嚴格的劃分,因為他的著作大多是觸類旁通的,有時以佛入儒,以道入佛;有時以佛入道,以儒入佛;有時以儒入佛道;有時以佛道入儒。所謂4個層次的劃分恰好只是為了敘述的方便而已。 學有專長 南懷瑾勤於筆耕,有不少著作問世。這些著作可分為幾大類,第壹類是儒學著作。他認為,儒學是中華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主流,其中又以儒家《四書》、《五經》為中心。南懷瑾對《四書》、《五經》的研究不但深入堂奧,而且每每有獨到的見解。收錄這壹類中的南懷瑾著作主要包括《論語別裁》、《原本大學微言》、《孟子旁通》、《易經雜說》等,都是他授課時為學生授業解惑的講稿。 第二類為佛學著作,包括《禪海蠡測》等17種。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即與中國本土的儒家、道家文化相接觸,經歷了壹個沖突融合的過程,遂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壹部分。南懷瑾的這壹類著作,大致可分為佛經釋義、禪學、佛法修證等三部分。佛經釋義包括《楞嚴大義今釋》、《楞伽大義今釋》、《圓覺經略說》、《金剛經說什麽》和《藥師經的濟世觀》5種。由於以往流傳的漢文佛經大多是唐代以前所譯,文辭古奧,語意晦澀,加之歷時千載,其理解闡釋古今有所不同。因此,壹般讀者多感到佛經難講,常常望而生畏。然而,這些佛經壹經南懷瑾講解,就變得明白易懂,深受各種文化層次讀者的歡迎。他講解佛經的特點是:揉合翻譯和解釋,壹方面在保持原文字句意義的前提下,用現代語言來闡示大義;另壹方面用現代的學說及理論來解釋佛法精要。 第三類是有關道家學術的著作,主要包括《老子他說》和《中國道教發展史略述》等。此外,前述《禪與道概論》、《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和《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等佛學著作中,也有部分篇章是談道家學術的。 道家學術自老子、莊子以及諸子百家以降,“綜羅百代,博大精微”。自兩漢後,道家壹變而集於道教,因其“綜羅百代”之故而不免生“雜生怪庭,支離破碎”之弊。因此,南懷瑾早年鉆研道家學術,深得其中三昧,尤其對道家文化頗為推崇。他曾說:在儒、佛、道三家中,佛家是偏重於出世的,雖然佛家的大乘道也主張入世,普救眾生,但出家修道的人本身還是偏重於出世;而且佛家的學問從心理入手,然後進入形而上道。儒家學問,又以孔孟之學為歸依,偏重於入世。道家的學問,老莊之學就更妙了,可以入世,亦可以出世;或出或入,都任其所欲。 第四類是文史詩詞著作,包括《正統謀略學》等5種,內容精蘊,包羅廣泛,發揮儒佛道3家的精華。其主要著作《新的壹代》,剖析當時的社會問題,診斷青少年問題,文中明指唯有良好的教育基礎及文化修養的人,才能提升政治層次和經濟境界。同時,南懷瑾對中國傳統謀略學也有很深的研究,他編輯了壹套《正統謀略學叢書》,認為謀略學對正人君子是立身處世的借鑒,不肖之徒則可用來興風作浪、為害社會。南懷瑾對詩詞有深入的造詣,才情橫溢,意境曠遠,兩本詩集所錄詩作,多以方外禪詩韻味,掩映其憂國憂民的情懷,別具壹格。《金粟軒紀年詩初集》則更以時間順序編排,讀者可從南懷瑾不同時期的詩作,大致了解南懷瑾的人生磨練及為人。 心系統壹 1990年9月8日,南懷瑾在臺北面見李登輝時,當場滔滔不絕地講了2個多小時,說古道今,縱論天下,曉以“和平統壹”的民族大義。會談結束後,李送南懷瑾到門口,問南還有什麽吩咐,南答:“我希望妳不要做歷史的罪人”。這些話使李身邊的人認為南懷瑾逾越身分,不夠客氣。雖然站在“臺獨”立場看南懷瑾的言論未免剌耳,然而在壹個有正義感的中國人看來,維護祖國統壹是理所當然的。對於兩岸協商,他壹直以“和平***濟、祥化宿怨、同心合作、發展經濟,協商國家民族統壹大業”為原則,顯示出壹位愛國老儒的基本信念。
上一篇:水彩插畫高清-求中國古典風格的背景圖(遊戲,漫畫,插畫的都可以)下一篇:漢族的特色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