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華民族的崛起和民族自信心的上升,中國人對於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不斷增強,華服節的設立,就是傳統文化復興的體現。衣裳伴隨著每個人的壹生,它是文化最好的載體,也是傳統文化中的活化石。當歷史變遷,滄海桑田,壹切都俱往矣的時候,衣裳卻向我們訴說著前人的情感和故事。
新中國在經濟領域發展迅速,但在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上,卻需要加大力度,而華服節的設立,則正是壹次努力,它在迎合當今“漢服熱”的同時,也加強了人們對於傳統服裝的認識與了解,促進了傳統文化的發展。
當然,必須要說明的是,華服不等於漢服,華服日更不等同於漢服日。華服指的是中國傳統民族服飾,它是以華夏(漢後又稱漢族)民族文化為基礎,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裝飾體系。簡而言之,妳可以將華服稱為國服,它包含漢服,且以漢服為核心,但它不只有漢服,其他少數民族服飾也屬於華服。
不過,由於少數民族服飾文化本就傳承的較好,再加上漢服是華服的基礎核心,因此當今中國復興傳統服飾運動以復興漢服為主。如今,隨著漢服運動的開展和漢服文化的流行,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衣著漢服出門,漢服的愛好者們也紛紛舉辦活動,交流漢服心得,發展漢服文化。然而,在漢服文化的復興和推廣過程當中,也出現許多問題和爭議:什麽是真正的漢服?怎樣穿戴才符合規矩?新元素漢服到底能不能穿?
其實,出現這些問題是很正常的,漢服距今畢竟有很長壹段歷史了,想要復興壹種接近消亡的事物,其難度可想而知。但是,不論怎樣,對於文明延續數千年從未斷絕的中華民族來說,漢服都不應當在我們的手中徹底斷絕消亡,畢竟,華夏民族之所以叫做華夏民族,與漢服有莫大的關系。
中國又稱“華夏”,這壹名稱的由來就與漢服有關。中華天朝重衣冠禮儀。《周易·系辭下》曰“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這說明,華夏民族的衣裳是黃帝等人創立的,它體現著華夏文明的誕生與進步。到周朝時,華夏民族的服章被蘊含“禮”的含義,人們往往會直接用衣冠代指文明。《春秋左傳正義》載:“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壹也。”《尚書正義》註:“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正是古代人們將華夏服飾視為文明的體現,中國才有“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美稱。
漢服的發展歷程漫長而悠久,它起源於華夏服裝,萌芽於黃帝上古至商周時期,正式出現在秦朝。秦始皇統壹全國,書同文、車同軌,統壹的服飾制度也被確立下來。漢代承繼秦代的漢服制度和文化,東漢的蔡邕就在《獨斷》裏記載道:“通天冠:天子常服,漢服受之秦,《禮》無文。”
在漢代,漢服被賦予特殊地位,它是華夏民族的體現,是漢族區分於其他民族的獨特存在,亦是大漢王朝文明和威儀的象征。漢服最早的正史記錄見於《漢書》:“(龜茲公主)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作檄道周衛,出入傳呼,撞鐘鼓,如漢家儀。”
漢代將“漢族”、“漢人”確定下來的同時,也正式確立了“漢服”這個稱謂。在漢代以後,漢人統壹將自己的服飾稱為“漢服”,唐朝的史書裏也常將唐人的衣服稱作“漢服”。到宋元明時期,隨著漢文化影響力的擴大,許多異族酋長也命族人穿上漢人衣裳,並將其稱為“漢服”。直到現代,隨著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呼喚,漢服才重新走向人們的視野,漢服文化也重新煥發出它強大的生命力。
不過,在復興漢服的時候,我們也得對漢服有基本的了解,至少得知道什麽才是真正的漢服。嚴格意義上來講,漢服不止包含漢族的傳統服裝,還包含壹整套服飾系統,比如衣裳、首服、發式、面飾、鞋履、配飾等,都屬於漢服衣冠整體系統。
古代的漢服皆采用幅寬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它分為領、襟、衽、衿、裾、袖、袂、帶、韨等十部分。漢服的前後具有對稱性,制作時,取兩幅相等長度的布,分別對折,作為前襟後裾,縫合後背中縫。若是前襟無衽,稱為直領對襟衣,要是再取壹幅布,裁為兩幅衽,縫在左右兩襟上,則稱為斜領右衽衣。漢服不同部位都有各自的稱謂,前襟後裾的中縫稱為裻,即督脈、任脈,任脈右側的稱為右衽。袖子與襟裾的接縫稱為袼,袖口則稱為祛。根據裾的不同長短,漢服分為襦、裋和深衣。
漢服具有交領右衽、褒衣廣袖、系帶隱扣等特點,當然,這也是規矩,壹旦打破將不符合漢服的“禮制”。除此以外,古代的漢服在紋章布料、足衣首服、色彩配飾等領域也有著詳細規定,內容十分繁瑣,不同的朝代還會在細微處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