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稱,作為貢品的茶葉采自畔塘村關力沖的壹株茶樹,該樹樹冠直徑達三米,比壹般的茶樹要大得多。今天在該地方仍保留有此優良品種的茶樹。每年清明時節,茶樹長出茸茸的嫩牙。茶農選擇晴天及時將其采摘,並涼幹、炒制、揉撚、焙成足幹,最後密封貯藏。泡茶時,要用白鴿井的水。將壹小撮茶葉置於杯中,倒入白鴿井的沸水,悠然壹對酷似白鴿的霧氣從杯中飛出,杯裏的茶葉則似針壹樣豎立,蔚為奇觀。如用白鴿井的水泡其他地方的茶葉,則無此景觀。所以民間流傳著“胡家園的茶,白鴿井的水”。當地官府將這種茶葉連同白鴿井的水,用船運往京城。那壹年,在進貢的航程中,突遇風浪,從白鴿井取的水倒掉了,又不能返回去取,當差的為了保住自己的腦袋,從河裏舀水灌入壇中充數。皇上在飲茶時,發現無“白鴿”飛出,龍顏大怒,遂將白鴿井封為枯井,從此白鴿井再無泉水湧出,然而江頭茶的品質卻不減當年,並以自己的特色而聞名於世。
如今,大概是通了畔塘村的靈氣,凡引種到江頭境內的每株茶樹,品質依然優良,特別以畔塘、蠶子、龍形等村的茶葉更為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