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節日風俗有掃墓祭祖、吃青團、踏青、放風箏、蕩秋千等。
1、掃墓祭祖
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壹種文化傳統。可以說掃墓祭祀才是清明節的核心,這也是清明節直到現在都還被大家所認可的意義,中國自古以來就提倡“家”這壹概念,畢竟我們的家國觀念比較重,對於死去的人也很看重,在清明節這壹天為祖墳除去雜草、增添新土,是對逝去先人的壹種思念。
2、吃青團
清明時節江南壹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油綠如玉,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壹帶人用來祭祀祖先的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壹帶的民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3、踏青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壹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4、放風箏
風箏又稱“紙鳶”、“鳶兒”,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風箏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壹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
5、蕩秋千
其實秋千在最開始的時候並不叫秋千,而叫千秋,但是後來改名叫做秋千,這是古代清明節最盛行的活動之壹,壹直流傳至今都是壹種很受歡迎的娛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