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不僅是我國二十日節氣之壹,還是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與春節、中秋節、端午節並稱為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清明節又叫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其主要為每年公歷的4月5日前後,多為4月5日。而2020年的清明節為2020年4月4日。
清明節主要的兩大節日活動為掃墓祭祖和踏青。其中,掃墓祭祖主要是為了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發揚中國傳統文化。除了掃墓祭祖和踏青之外,清明節的習俗活動還有:植樹、放風箏、插柳、拔河、蕩秋千、鬥雞、射柳、蹴鞠和蠶花會。目前,全國清明節還比較流行的習俗就是掃墓祭祖。我認為在清明節的眾多習俗中值得壹提有5個,下面就跟我壹起看看吧:
?1、清明節的習俗: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 清明節本屬“祭祖節”,是表達孝道的重要節日。而以祭祀場所的不同,還可以分為墓祭、祠堂祭。清明節掃墓壹般上午進行,還要攜帶酒食果品,在墓前焚燒紙錢。為墳墓培新土,叩頭祭拜。
祭祖除掃墓的“山頭祭”外,後世還有祠堂祭,稱為“廟祭”,廟祭跟古代春礿之祭有著密切的關系,二者雖然在時間上相距遙遠,血脈確實相通。廟祭是宗族的***同聚會。掃墓祭祖習俗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於古時南北風俗各異,有些地方掃墓不壹定是在清明之際。唐代以前北方壹些地方掃墓主要在寒食節與寒衣節,到唐宋後清明掃墓才開始在全國範圍盛行,唐代是各地墓祭風俗融合時期,沿襲清明墓祭風俗,並擴大到全國各地。南方很多地方在重陽、清明或冬至掃墓,如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昆明等地方。?
至於掃墓這壹習俗,是直到漢唐時期才出現的,最初清明僅僅是踏青的季節,後來帝王多在清明時節祭拜祖先,所以普通百姓也開始在這壹時節掃墓。陳勤建教授說,甚至在唐代的時候,皇帝還發過禁令,禁止百姓把掃墓和踏青壹起進行。“因為很多人掃墓時哭哭啼啼,踏青時又嘻嘻哈哈,當時的朝廷覺得太不嚴肅了。”陳勤建教授說:“實際上,古人把清明節這個節氣看作生命轉化的節氣,因為它意味著過去壹年的結束和新的壹年的開始,也意味著人和自然的交匯。”
冰心《寄小讀者》二三:“清明掃墓,雖不焚化紙錢,也可訓練小孩子壹種恭肅靜默的對先人的敬禮。”?
壹、燒紙,九千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
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制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
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壹樣的圖案;
四、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壹彩紙穗。
2、清明節的習俗:踏青?踏青是清明節的習俗活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壹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所以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尚書·大傳》曰:“春,出也,萬物之出也。”在西周,萬物萌動之時,迎春郊遊於野外就已成為禮制。據《禮記·月令》載:“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至,以迎春東郊。”先秦時,齊國有“放春三月觀於野”之俗;魯、楚也有春日出遊之習。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
踏青的起源,也與上巳節的出現有關。上巳節,日期為三月的第壹個巳日,故而得名。其源頭可追溯到遠古,即夏代之前的仍處於母系氏族的男女擇偶制度,當時未有婚娶,實行的是壹個氏族和另壹個氏族的季節性的群婚制度。後來發展到對偶婚,進入父系社會又有了婚娶之禮,出現了父系家庭。
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比較固定的上巳節,春遊踏青也成為民俗活動。據《韓詩》:“三月桃花水之時,鄭國之俗三月上巳,於溱洧兩水之上,執蘭招魂續魄,拂除不祥。……續漢書禮儀誌曰:三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滌祓除宿垢,為大潔”。這時踏青活動的主題,突出了“招魂續魄,拂除不祥”的“沐浴祓禊”。據《論語·先進》記載:“莫(暮) 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王充《論衡·明雩篇》解釋為:這是壹種多人在渡沂水時表演像龍壹樣的行列舞蹈(另壹種解釋:是描寫幾個大人與兒童在沂水中遊泳,然後到舞雩臺上吹風的情景)。舞雩是在暮春時舉行的壹種祭禮,含有龍崇拜及祈雨等多種內涵。這裏不僅記載了祭祀性的“舞雩”, 還描寫了當時的春遊踏青活動。
?3、清明節的習俗:植樹?
清明植樹還跟祭祖有關,因為墳墓大都是在野外,往往會被雜草覆蓋,有時候去祭祖找墳墓都要花費好長時間。於是就有人在墳頭種植上四季常青的松柏,這樣就會更加顯眼了。後來就逐漸被人們效仿,也變成了壹種習俗。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壹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植樹的習俗,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關於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說。最古老的傳說,是說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後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再晚點的傳說與介子推有關。據說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更晚點的傳說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
清明節為什麽要植樹呢?
這是因為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植物成活率高,成長快,所以俗語說“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的民俗源於喪葬習俗。早在西周時期,封建統治者便開始在墳頭栽種樹木,不過那時的植樹只是統治者顯示地位的壹種標誌。而百姓是不準立墳和植樹的,因此,墳頭植樹尚不普及。到了春秋時期,民間才開始仿照統治者的行為在墳頭植樹,而此時的植樹也只是作為祖墳的壹種標誌而存在的。
?4、清明節的習俗:蕩秋千
蕩秋千,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秋千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壹種運動。春秋時期傳入中原地區,漢代以後,秋千逐漸成為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習俗活動並流傳至今。?
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蕩秋千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蕩秋千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秋千節,皇宮裏也安設秋千供皇後、嬪妃、宮女們玩耍。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秋千,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為 “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5、清明節的習俗:放風箏?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放風箏是民間傳統遊戲之壹,清明節節日習俗。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壹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
風箏又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起源於中國,是壹種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通信工具,第壹個風箏是魯班用竹子做的,後來只有皇宮裏才有紙鳶。閩南語稱風吹。風箏是壹種比空氣重的,能夠借助風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晚唐,人們在紙鳶上加竹笛,紙鳶飛上天以後被風壹吹,發出“嗚嗚”的聲響,好像箏的彈奏聲,於是人們把‘紙鳶’改稱‘風箏’現代以風箏,風琴作為統稱,包括沒有哨子的紙鳶。濰坊市被稱為風箏之都。
據說漢朝大將韓信曾利用風箏進行測量。梁武帝時曾利用風箏傳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著風箏從高處跳下而沒有跌死。唐朝的張丕被圍困時曾利用風箏傳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這些說明,中國風箏的歷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從唐朝開始,風箏逐漸變成玩具。到了晚唐,風箏上已有用絲條或竹笛作成的響器,風吹聲鳴,因而有了“風箏”的名字。也有人說“風箏”這名字起源於五代,從李鄴用紙糊風箏,並在它上面裝竹笛開始。
中國傳統的風箏壹般分為硬翅、軟翅、板子、串子、立體(筒形)等幾類,按地域和風格又分為濰坊、天津、南通、北京等地方特色的風箏。中國最大的風箏制造地在山東的濰坊,被稱為世界風箏之都,每年舉辦風箏會,2005年還有舉辦風箏錦標賽。放風箏是中國民間廣為盛行的壹項傳統體育運動。部分民族傳統的娛樂風俗。流行於中國各地,歷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歷史,被稱為人類最早的飛行器。原用於軍事上,相傳春秋時期,著名的建築工匠魯班曾制木鳶飛上天空。後來,以紙代木,稱為“紙鳶”;漢代起,人們開始將其用於測量和傳遞消息;唐代時,風箏傳入朝鮮、日本等周邊國家;到五代時期,又在紙鳶上系以竹哨,風入竹哨,聲如箏鳴,因此又稱“風箏”。至宋代,放風箏逐漸成為壹種民間娛樂遊戲;元代時,風箏傳入歐洲諸國。唐以前的風箏用絲綢制作,晚唐時改用紙制。品種繁多,結構有硬翅、軟翅、傘形、桶形、長串等。題材廣泛,形式多樣。 民間還創造了風箏上的附加物,如有音響的“鶴琴”、“鑼鼓”,有燈光裝置的“燈籠”,有散落攜帶物的“送飯兒的”等,獨具特色。
小貼士:
“清明時節雨紛紛”,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對江南春雨的寫照。但是就壹些地區而言,情況並非如此。特別是華南西部,常處於春旱時段,4月上旬雨量壹般僅10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壹帶的壹半;華南東部雖然春雨較多,但4月上旬雨量壹般也不過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農業生產之需還須靠年前蓄水補充。此外,5-6月是壹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應當加強對雹災的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