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湖頭街
湖頭街巷形成較早。明正統年間(1436—1449年),李森捐銀鑿通清溪淵港巨石後,船只可從湖頭直達泉州出海,湖頭自此繁榮。該水路九曲十八彎,全程約90公裏,順水利舟約要20小時,逆水回舟約60小時。湖頭有通往永春、大田、德化、華安、漳平等四條古道,成為內外安溪、山區和沿海的商品集散地。安溪西部河流屬九龍江水系,九龍江船運的貨物可經涵口到達福田鄉的徐州圩,經感德裏白桃的白石圩、雙垵圩、多卿圩、珊屏圩、福春圩、長坑圩等圩場的小商小販運到湖頭銷售,泉州壹帶的商品經湖頭向上述圩場販運到漳州、汀州壹帶,湖頭又成為泉州、廈門、漳州、閩南、閩中、閩西主要商品交流的集散地。至明代,湖頭街就有“三裏長街”之說。明嘉靖《安溪縣誌》載:“湖頭市,在感化裏,百貨所驟,號‘小泉州’。”清乾隆《安溪縣誌》載:湖頭“上達漳、汀,下連興、泉,商旅所至,舟車所通,誠為輻輳。民之環住其間者,繡錯不絕,煙火相接,壹帶市肆,倍於邑內,土風文物,非別裏所得而班也,故《泉誌》稱‘小泉州’雲。”當時,街面較窄,建築簡陋。民國19年(1930年)遭火災,沿街民宅及店鋪被燒毀。同年,地方民軍陳國輝率部進駐湖頭,組織重建,拓寬街道,街道可通汽車。為紀念孫中山,取名中山街。解放後,店鋪與住宅有所翻新。2000年,湖頭列為泉州市30個小城鎮建設示範鄉鎮,聘請福州八達城市規劃設計院進行總體規劃,逐步對舊鎮區進行改造擴建。首期對中山街西段A和湖北街南段A改造。
湖頭街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從明萬歷八年(1580年)至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湖頭街曾有22人中進士。清初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四世十進士七翰林”,在安溪歷史上實屬罕見。時湖頭人不少人晉京為官,從中學到了許多京城的烹飪技術,結合當地特產湖頭米粉、白粬等,創出許多風味獨特的小吃,品種繁多,膾炙人口,故有“頂街芋包,下街粿”之說,流傳至今。主要傳統美食有炒米粉、芋包、鹹筍包、小籠包、牛肉凍、春餅、蜜桔、雞卷、白粬、油蔥粿、炸菜頭粿等。古時,湖頭街在春節期間,文化活動較為豐富。農歷正月初壹至十七日,人們戲稱為“瘋年瘋節”。民間有壹順口溜:“初壹漲,初二漲,初三老鼠娶新娘,初四神上天,初五隔規,初六澆肥,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土地生,十壹請女婿,十二來回拜,十三吃稀粥,十四配芥菜,十五上元冥,十六相公生,十七王公上燈棚。”壹到春節,湖頭街有高甲戲、南音、講古、猜燈迷、攻炮城等,街頭供奉的各寺廟也舉行進香儀式,壹般是街尾的舍人公、店頭的田都元帥、七寨的關帝、寨兜上帝、三官宮的三官大帝、猴山廟的王公 。 香客信徒跟在輦橋後面,踩街巡境,迎香隊伍鑼鼓喧天,並配有許多獨特的節目,“王公鑼,七寨槍,三官爺壽面敬”,有的還搭臺唱戲。早期,湖頭有九角戲,即除梨園戲“生、旦、醜、凈、末、貼、外”七個角色外,再加上兩個武生角色。據說,清末民初,清溪宮下坑頭有壹個“新春興”戲班,班主叫李昭鴛,***有四子,從南洋回鄉,組成“新春興”九角戲,首次演出時轟動閭裏。其戲藝,擅演幹戈武打,並穿插高難度雜技表演,所到之處,深受稱贊,聞名於閩南地區。
(二)後溪圩
位於後溪村。只有幾家店鋪,主要是賣豬肉、點心和日雜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