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形象歌曲《潮州有座廣濟橋》
[編輯本段][自然條件]
潮州市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為21.4℃,日照為1986.1小時,雨量為1685.8毫米。極端最高氣溫為39.6℃,極端最低氣溫為-0.5℃。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終年常綠,四季如春。
潮州境內主要山脈,有粵閩交界的武夷山系—嶂宏山脈支脈和潮梅交界的蓮花山系—鳳凰山脈。鳳凰髻為粵東最高峰,海拔1497米。主要河流有韓江和黃岡河。韓江自西向東南斜貫潮州城區,流經潮安縣,在澄海入海;黃岡河自北向南流貫饒平全境,於黃岡鎮東風埭入海。兩江河為潮州提供豐富的水資源。
全境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多山,中部為丘陵地帶,南部為韓江沖積平原。山地丘陵占全市總面積的65%,主要分布在饒平和潮安北部。北部山區適宜茶葉種植和杉、桐、櫟、柯等林木生長;丘陵及低山區主要適合竹、橄欖、桃、李、梅、菠蘿和薯類的生長;韓江沖積平原肥沃的土地利於水稻、甘薯、花生、大豆、蘿蔔、柑、楊桃、香蕉等的栽培。歷史上已是“稻得再熟,蠶也五收”的福地。
潮州市海岸線長,海域廣,有島嶼(礁)25個,較大的海灣有柘林灣、高沙灣和大埕灣。柘林灣水域面積68平方公裏,東西北三面環水,因風平、浪靜、水深、淤積少而形成壹個天然良港。潮州港處於柘林灣中,距高雄186裏,距香港192裏,距廈門98裏,有三條出海航道,被列為國家壹級口岸。海洋魚類繁多,已查到的有470多種。海洋主要水產品有龍蝦、對蝦、石斑魚、海鰻、牡蠣、海馬、泥蚶、紫菜等。淺海灘塗面積達79.9萬畝,可利用的有63.9萬畝,極具開發前景。
潮州市水資源充沛,可供開發的水能達14.48萬千瓦。礦藏種類近20種,主要有錫、銀、鎢、鈹、黃鐵礦、鐵、磷礦、水晶、鉀長石和高嶺土、花崗巖等。僅初步探明的高嶺土(瓷土)儲量就有1億多噸。
文化民俗]
潮州文化是壹種民系文化,為海內外全體潮州人所***有,其涵蓋範圍甚廣,主要包含:潮州方言 即潮州話,屬漢語方言八大語系之壹的閩南語系。它的詞匯豐富,幽默生動,富有極強的表現力,並保存著很多古漢語的成份,因而為越來越多的語言學家所重視。潮州方言有自己的字典《潮州字典》,以及《潮語十五音》等研究地方語言的專著。
潮劇 即潮州戲,歷史悠久,風采獨具。
1976年在潮州西沙溪工程中出土的明宣德七年(1432)手抄本《劉希必金釵記》,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潮劇演出本。數百年來,潮劇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當地民間藝術精華,使其音樂,唱腔,表演形式日趨豐富,逐步形成了自身的風格,成為全國十大劇種之壹。1957年、1959年潮劇團二次晉京獻演,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先後觀看了演出並接見演員合影留念。潮劇不但活躍於潮汕和閩南地帶,在東南亞諸國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潮州音樂 源遠流長,優美動聽,馳名中外,它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濃郁的地方色彩。其門類有:以三弦為領奏樂器,伴以彈撥、弦索樂器的弦樂;以琵琶、三弦、箏組奏的細樂;以佛場主要法器,伴以嗩吶、橫笛領奏的廟堂音樂;以笙、簫、管、笛為主要樂器的笛套音樂;以潮州大鑼鼓伴以嗩吶領奏的潮州鑼鼓樂等。其表演形式靈活多變,既可表演出千軍萬馬,氣勢磅薄,壯懷激烈的場面,也可奏出輕快活潑、悠揚悅耳的情調。千百年來,潮州音樂備受世人喜愛和歡迎。1957年潮州音樂團在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表演並榮獲金質獎章。據傳六十年代初,周總理訪問瑞典時,瑞典國王饋贈的禮物中,便有兩張他自己珍藏的潮州音樂唱片。由此可見,潮州音樂已被視為稀世奇珍。
潮州工藝 琳瑯滿目,光彩照人,是優秀的潮州文化的壹部份,是潮州人民智慧的結晶。潮州的陶瓷,自晉以來,已有深厚的根基,至宋代的筆架山窯,更是名震遐邇。筆架山宋窯有百窯村之稱,其瓷器有“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的美譽。產品源源不斷地遠銷海外,使潮州成為廣東宋代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壹環。前些年,新西蘭學者露易.艾黎來潮訪問,當他在博物管的陳列室見到筆架山宋窯出土的瓷器時,高興得叫起來:“啊,它的故鄉原來在這裏!”近年,日本福岡市的壹批學者組團攜帶當地出土瓷器的照片,尋根訪祖來到潮州,印證了他們出土的瓷器正是筆架山窯的產品。解放後,潮州的陶瓷業得到繼承和發展,並不斷推陳出新。盛產瓷器的楓溪被譽為“南國瓷鄉”。1978年,鄧小平同誌將楓溪陶瓷工人創制的1.3米高,三層《友誼》通花瓶,作為國禮品贈送朝鮮的金日成主席,更使潮州陶瓷聲譽鵲起,身價百倍。
潮州木雕 是工藝美術的佼佼者,說來有趣,在卷帙浩瀚的《辭海》中,要查出“木”雕壹詞,必須貫以“潮”字方可查到。“潮州木雕”成為專有名詞,可見其藝術性、專訪性之強,影響面之廣。潮州木雕在唐宋時已初具規模。至明清而日臻完美,如今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潮州木雕形成了鮮明的風格。其形式有圓雕、沈雕、浮雕、多層次的鏤空雕,而外形色彩上,可分為黑漆裝金、五彩裝金、本色素雕三類。在應用上則大致分為建築裝飾,家具裝飾,神器裝飾和案頭陳設等四類。在潮州,不管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民居之陋,人們隨處都可以見到木雕藝術的存在。所以,潮州有“木雕城”之譽稱。
潮繡 是我國四大名繡之壹——粵繡的壹大支系,早在唐代已出現,明、清兩代更趨成熟。《潮州府誌》雲:“潮州婦女多勤紡織”,“織任刺繡之功,雖富家不廢也”。清末,潮州還出現過二十四名“繡花狀元”,並赴南京參加全國刺繡比賽。潮繡講究構圖均稱,色彩濃烈,富麗堂皇,其品種大致可分為日用品、欣賞品和劇服三種,形式有絨繡、紗繡、金銀線繡、珠繡四大類。針法千變萬化,主要有“過橋”、“鑾乾”、“歷艮”、“二針鎖”、“三針鎖”、“三山起”,以及“打只”、“化針”、“亂針”、“點繡”等六十多種。潮繡因其瑰麗多彩,技法精巧而著稱,產品行銷世界各地,深受青睞。
此外,還有巧奪天工的潮州抽紗,多姿多彩的潮州花燈,潮州剪紙,潮州銀飾,潮州嵌瓷等等,真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潮州民俗文化獨特。潮州方言、潮劇、潮州音樂、潮州大鑼鼓、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民俗風情等,無不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蘊涵濃郁的中古遺風,潮州因而被漢學家譽為“中原文化的典櫥”。潮州工藝巧奪天工。潮州古箏是中國六大流派之壹,潮繡是我國四大名繡中粵繡的重要壹支,潮州木雕是中國兩大木雕體系之壹,潮州的工藝陶瓷以“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細如絲,聲如罄”見長,潮州因而成為中國陶瓷出口的主要基地。
潮州景點]
新中國建立前,潮州均為歷代縣、郡、州、路、府的治所,位居粵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長期的對外交往和中西文化交融,使本土的原生文化與周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互相交流滲透,形成了風格獨特的地域文化--潮人文化,擁有地方特色鮮明、結構完整、門類齊全、品位甚高的文化景觀。
雨中漫行湘子橋2728處文物點以及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大鑼鼓、潮州戲等眾多“潮”字品牌,構成潮州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自古就有“到廣不到潮,枉費走壹遭”的美譽。
潮州文物古跡眾多。全市現有文物古跡72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市縣兩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處,是粵東文物古跡薈萃之地。
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始建於南宋、中國四大古橋之壹、
被譽為世界上第壹座啟閉式石橋梁的廣濟橋,開元寺
國內罕見的宋代建築府第許駙馬府,
始建於唐代、堪稱粵東地區佛教活動中心的開元寺,
集潮州木雕之大成的己略黃公祠,
反映宋代潮州陶瓷業繁榮景象的筆架山宋窯遺址。
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始建於宋代、我國現存歷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紀念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韓文公祠,始建於明代、全長2.6公裏的古城墻,有與廣州越秀山鎮海樓齊名的明代建築廣濟城樓等。此外還有目前國內建築面積最大的泰式佛殿,有珍藏珍貴歷史文物的淡浮文物院等。“潮州八景”鳳凰時雨、湘橋春漲、鱷渡秋風、北閣佛燈、龍湫寶塔等景點,如珠散落於韓江兩岸,與2.6公裏古城墻、濱江長廊和古城內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壹起,構成潮州古城文化旅遊區的壯麗景象。
潮州自然風光秀美。古城區筆架山、金山、葫蘆山三山拱護,韓江繞古城而過,山光水色十分宜人。
北部鳳凰山主峰海拔1497米,為粵東最高峰,是中國烏龍茶之鄉和少數民族畬族的發祥地,少數民族風情濃郁。山上有高10多米、覆蓋面積壹畝多、年齡600多歲的宋茶樹王,山頂有面積60多畝的古火山口鳳凰天池,俗稱"四腳魚"的珍稀動物蠑螈在池中遊弋。西部桑浦山麓有豐富的溫泉、礦泉,梅林湖畔的稻田裏有形態各異,形似山鷹、海狗、蟾蜍、百鳥求凰的古海蝕地貌,東部柘林灣有棲息數萬只黃嘴白鷺“白鷺天堂”,全國規模最大的海上網箱養殖基地“海上牧場”,碧水藍天的金獅灣海濱浴場,都是觀光休閑度假的旅遊勝地。
潮州旅遊設施配套。全市有旅行社17家,其中國際社4家(出國組團社2家)、國內社13家,經國家考核合格的專職導遊員近200人,潮菜廚師逾千名,涉外酒店18家,客房2000多間。境內有汕汾高速公路、國道324線、廣梅汕鐵路通過,市內旅遊車、出租車、三輪車日夜穿梭提供全天候服務,交通方便快捷。網球網、保齡球、高爾夫球等娛樂健身場所應有盡有,滿足旅客的休閑娛樂需求。
潮州特產]
◇ 鳳凰單叢 產於潮州市潮安縣鳳凰鎮烏崠山。其成品條索緊結重實,茶湯金黃明澈,具有獨特的天然花香,口感香醇,喉底回味甘鮮,且頗耐沖泡;飲畢聞杯,余香留底,大有“繞鼻三日不絕”之勢,堪稱“天、地、人”具備之佳茗。
◇ 嶺頭單層 產於潮州市饒平縣北部山嶽,系采用二十年以上高山單叢茶精細制作而成。外形條索緊結、挺直,香氣獨特,滋味濃醇,“蜜韻重”,回甘力強,湯色金黃透亮。
◇ 石鼓坪烏龍 石鼓坪是潮州市潮安縣鳳凰鎮著名畬族鄉,所產烏龍茶最負盛名。
◇ 蓬萊茗 產於潮州市潮安縣赤鳳鎮。揉合綠茶與烏龍茶制和工藝研制而成之新品種,兼有綠茶的青湯綠葉、清醇回甘和烏龍茶的天然花香特點。
◇ 楓溪陶瓷 潮州生產陶瓷始於新石器時代;到了兩晉、南北朝,逐步趨向瓷化;唐代,古城北郊已有瓷窯;北宋,古城東郊的筆架山,出現了“百窯村”;明時,海陽縣的楓溪逐步成為新的陶瓷生產基地,饒平縣九村的陶瓷生產也具有壹定規模。現在,潮州的陶瓷主要產地有楓溪、古巷、鳳塘、浮洋瓷區和饒平三饒、新豐等地瓷區。
瓷制品除日用瓷、衛生瓷,以及工藝瓷等6000多樣花色品種。潮州陶瓷的裝飾,有潮彩、粉彩、釉下彩、貼花、印花、裝飾土等。
潮州陶瓷制品遠銷歐、美、亞80多個國家和地區。瓷塑通花和瓷花,是最具特色的傳統美術工藝,深受歡迎。1978年10月,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訪問朝鮮時,便以楓溪產的1.2米高的層鏤空“友誼”通花瓶作為珍貴禮品送給金日成主席。
建於楓溪區的“南國瓷鄉陳列館”,陳列的產品集中了大部分楓溪陶瓷的精品,是楓溪陶瓷傳統藝術的縮影。國內外前來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對楓溪陶瓷給予很高的評價。
◇ 潮繡 潮繡是我國四大名繡之壹粵繡中的的壹大流派,以構圖勻稱,色彩濃烈,富有裝飾性著稱。潮繡有著1000多年的歷史,主要品種有絨繡、釘金繡、金絨混合繡、線繡等,針法則有墊、繡、拼、綴等100多種。潮繡所表現的凸繡,使作品具有浮雕的藝術效果,有著獨特的風格。潮繡題材廣泛,主要圖案有人物、龍鳳、動物、花卉、器皿,主要產品有掛屏、條幅、屏風、床帷、彩眉、戲服、幢幡、寶蓋等。
◇ 抽紗 潮州抽紗是傳統的潮州刺繡與歐洲抽紗相結合的產物,有著百年的歷史,以其技藝精巧、輕盈淡雅見長,被譽為“南國名花”。潮州抽紗的特點是按壹定圖案抽出布料中的某些經緯線,以針線縫鎖抽口,再加花紋刺繡。潮州抽紗通過400多種巧妙的針法工藝和繁復精致的設計布局,變化出千姿百態的圖案。潮州抽紗的主要品種有手巾、臺布、繡衣、床罩、被枕套、靠墊、餐套等,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亞等國家,不少產品多次作為國禮品贈送外賓。
◇ 金漆木雕 潮州木雕萌芽於唐宋時期。潮州金漆木雕是在木雕作品上聚漆貼金,使其具有金碧輝煌的藝術效果。潮州木雕作品款式多樣,有廳堂用的門窗、屏風、櫃櫥、幾案床榻、橫披條幅,有迎神賽會用的香爐、神龕、燭臺、饌盒,還有人物、花鳥等各式各樣的藝術品。木雕雕刻技巧有浮雕、沈雕、鋸通雕、通雕、圓雕等。玲瓏剔透的木雕作品,聚漆貼金以後,顯得更加華貴。潮州金漆木雕遠銷德國、加拿大、美國、法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 玉雕 明代,潮州已有生產玉器的作坊。潮州玉雕以南方碧玉為主要原料,近年兼用遼寧岫玉、河南獨玉和加拿大碧玉。產品古樸典雅,主要品種有首飾、人物、盆景、爐瓶、茶酒具、碗類等。潮州的玉雕制品,深受港澳同胞和東南亞僑胞的喜愛,在國內旅遊市場也很暢銷。
◇ 金銀首飾 潮州金銀首飾工藝始於晚清。潮州金銀首飾品種繁多,有手鐲、手鏈、戒指、胸花、項鏈、耳環、頭結、發夾、釵牌、墜等1000多個花色品種;造型除部分采用幾何圖形外,大多以象征吉祥、平安、友愛為題材,構思獨特,美觀新穎,富麗華貴。潮州金銀飾品暢銷歐洲、東南亞、中東、香港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部分內銷旅遊市場。
◇ 香包 香包是潮州民間獨特的傳統工藝品。其制作方法是在綢緞或布料上繡制各種花卉鳥獸,內包香料。香包外觀精巧,氣味芬芳。傳統香包有香囊、粽球、針包、瓜子雞、紐絨、結帶等,造型美觀,品種多樣。香包主要用於佩帶或作為吊墜飾物。
◇ 麥桿畫 潮州麥桿畫是壹種洋溢著濃郁鄉士氣息的民間藝術,其制作方法是用刀具裁剪麥稈片貼成各種畫面。潮州麥桿畫的創作始於本世紀40年代,品種有掛屏、日歷板、書簽、賀片、仿古小畫片和仿郵票小彩片等欣賞品,也有立體造型的首飾盒、茶葉盒、鏡框、文房四寶等衫品的裝飾。麥桿畫利用麥桿的反光作用,產生特殊的藝術意境。麥桿畫內空豐富,構圖獨特,生動傳神,多彩多姿。
◇ 竹制品 潮州東北部山區盛產竹子,有毛竹、綠竹、厘竹、桂竹,為生產竹制品提供豐富原料。潮州生產的竹制品除桌、椅、幾、谷答、畚箕、竹簍、扁擔、籮、筐等家具和家具外,還有窗簾、門簾、燈罩、扇子、吊籃、花籃、涼席等日用品和工藝品。潮州竹制品遠銷美國、加拿大、法國、挪威、意大利、德國、芬蘭、荷蘭、瑞典、比利時、日本、東南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 茶葉 潮州茶的種植和制作歷史長、品種多。目前潮州茶的品種,主要有鳳凰水仙、福建水仙、烏龍、石古烏龍、梅占、名花、奇蘭、黃旦、鐵觀音、本山、大紅、黃金香、肉桂等10多個。其中鳳凰水仙最多,為潮州的當家茶。據林業部門統計,全市現有茶園85000多畝,擁有中小型初、精制茶葉加工廠120家。潮州茶葉以其品質優良飲譽海內外,遠銷歐美和東南亞,是本市的重要創匯商品。
潮州生產的茶葉,較著名的優質品種是鳳凰單叢,以其形美、色翠、香郁、味甘稱絕。鳳凰浪菜、石古坪烏龍、嶺頭白葉單叢茶多次獲國家部級優質品獎。名優良種還有鋪埔白葉、大山黃旦等。
◇ 水果涼果 潮州是南方的水果之鄉,應時水果琳瑯滿目,潮州柑更是名聞遐邇。各類水果緊隨季節變換而相繼上市。春有枇杷、楊梅、青梅、桃、李;夏有荔枝、菠蘿、芒果、沙梨;秋有龍眼、楊桃、柚、柿、番石榴;冬有橄欖、柑、桔、香蕉等。四季佳果令人垂涎。
全市常栽果樹有22科128個品種,其中名優稀果有鸛巢柑、孚中選蕉柑、錢東新坡蜜柑、古樓山烏葉荔枝、溪口香蕉、草埔種龍眼、風來朵龍眼、大紅柿、紅種甜楊桃、青皮香橄欖、獨核黃皮、漁村楊梅、白飯桃、紅肉枇杷、紅毛梨、菠蘿等。
用潮州水果加工制作的各式涼果,從內容到包裝都很有特色。化皮橄和糖金桔等獲部優產品獎。此外,全市加工的涼果有甘草橄欖、青李、加應子、話梅、五香梅、糖楊桃、話芒果、蜜芒果、話桃條、蜜桃條、柑餅、蜜柑、幾制陳皮等50多個品種。
◇ 潮州柑 潮州柑是柑中最有名的世界良種,春末夏初開白花,秋季結果,冬季收獲。
潮州柑有碰桶柑、蕉柑、雪柑3個品種,碰桶柑果碩大,朱黃色,皮松脆而浮凸,不緊黏其瓣,故最易除皮。瓣肥汁多而少核,味甜如蜜,有“蜜柑”之美譽。蕉柑形狀略小,皮較厚硬,與瓣貼實,這種柑稍遜碰桶柑,蜜餞的柑餅多用它制成,雪柑有點近似新會橙,汁多,但稍酸,適宜切開吮汁。
潮州柑種植歷史悠久。唐初漳州別駕丁儒題詠的詩中有“蜜取花間液,柑藏樹上珍”之句,說的就是潮州柑。潮州柑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明人有“潮果以柑為第壹品,味甘而香,肉肥而核小……”的記載。現在,潮州柑不僅在東南亞揚名,甚至遠至美國、歐洲,其罐頭制品,也遍銷全世界。
[編輯本段][潮州小吃]
潮州小食源於民間,它是全國點心的八大派系之壹。潮州小食主雜,葷素皆有,蒸、煎、烤、炸齊全,品種豐富,口味清鮮,用料講究,制作精細,鄉土風味濃厚。
據不完全統計,各類潮州小吃有230多種,而我整理到的不過十幾二十種。主要烹飪方法有炊、煎、烙、焗、焯、拌、燉、炸等近十種;就口味而言,有酸、甜、鹹、辣等,在市區乃至鄉村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且價格便宜,與大眾的消費水平相吻合,因而具有範圍較廣的消費群。
如:芝麻茶 杏仁茶 鴨母稔 春餅 筍粿 桂花腸 沙茶果 糯米豬腸 芋絲果 鹹水果 無米果 蠔烙 腸粉 牛雜果條 炒果條 糕果 潮州牛肉丸 翻沙芋 糕燒番薯 鳳凰浮豆幹 麥生糖 蝦酥 豬腳圈 地豆斑、芝麻斑 溪口鹵鵝肉 甘草水果 甘筒(土豆)果 宵米 南瓜芋泥 甜湯 炒冰花 蝦卷 魚餃 珍珠丸 腐乳餅 草果膏 意溪大澇餅
今日潮州]
潮州,壹個既有歷史文化名城風貌,又具現代化氣息的中等城市已經形成,相繼被評為廣東省衛生城市和文明城市,正在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市人民正為建設文明、繁榮、富裕的新潮州而努力奮鬥。
潮州市是廣東省文明城市、省衛生城市和省“雙擁”模範城。潮州市委、市政府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把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設放在突出的位置,大力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發展地方特色文化,廣泛開展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呈現多層次、寬領域、整體推進的良好發展態勢,精神文明之花競相開放,碩果累累。
壹是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建成區面積從8平方公裏發展到31.4平方公裏,規劃合理,功能配套齊全,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市環境整潔優美,市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4.1%,美化、綠化、凈化、亮化水平不斷提高,壹個既有古城風貌,又有現代氣息的中等城市構架基本形成。
二是科教衛體取得新進展。高新技術產業迅速發展,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2%。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制,連續四年完成省下達的計劃生育控制指標。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迅速,廣播電視覆蓋率98%以上,各類競技體育活動取得好成績。
三是市民文明素質有了新提高。自信自強、坦誠務實、團結拼搏、敢為人先的潮州時代精神已成為潮州人的精神動力,市民的城市意識、道德觀念、全局觀念、搶抓機遇觀念蔚然成風。四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長效機制日趨完善,群防群治網絡建設不斷加強,“嚴打”整治鬥爭取得明顯成效,社會治安秩序良好。五是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果。“九五”期間,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1.7%,工業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湧現出壹批規模工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