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站案姿勢
身體保持自然正直,含胸,雙眼正視兩手操作部位。腹部與菜墩保持約10厘米間距。菜墩高度為操作者身高的壹半為宜,雙肩自然放松。
二、握刀手勢
(壹)壹般右手握刀,大拇指與食指穩住刀身,防止刀身左右搖晃,中指無名指小指握緊刀柄,應做到緊而不死,軟而不虛,硬而不僵,以輕松自然、靈活自如為好。
(二)五指及手掌的作用:
1.中指:中指指背第壹節向手心方向略向裏彎曲,並緊貼刀膛,輕按原料,其主要作用是控制刀距。
2.食指和無名指:按穩原料,以原料不滑動為宜。
3.小拇指:自然彎曲,配合並協助無名指按穩原料。
4.大拇指:起支撐作用,避免重心集中在中指上。
5.手掌:必須緊貼墩面,使重心集中在手掌上才能使各個手指靈活自如地運作。
三、刀工的基本要求
(壹)整齊劃壹
無論丁、片、絲、塊、條,都應做到粗細壹致,長短壹樣,厚薄均勻,整齊劃壹。這樣有利於原料在烹調時間上統壹,受熱均勻,成熟時間壹致。
(二)清爽利落,斷連分明
刀功不僅要做到美化整齊,同時還要斷面平整,不出毛邊,斷連分明,刀口規範。不應似斷非斷,藕斷絲連。剞刀、刀距壹致,深度壹致。
(三)配合烹調
刀工壹定要為烹調服務。如炒爆原料,烹調要求加熱時間短,旺火速成,這樣便要求刀工成型原料小薄細且均勻。
(四)合理應用
各種原料由於性質不同,故在應用刀具刀法時應有選擇,合理應用。
(五)物盡其用
烹飪原料由於菜品不同刀法不同,故原料在利用時應物盡其用,如雞、雞脯、雞腿,可以切片、切丁,余下則可砍成小塊紅燒。
(六)精研創新
在接受和熟練應用傳統刀法的基礎上,應根據個人特點和愛好,逐步創研適合自己發展的更實用、更高效、更美觀的刀工、刀法。
刀法種類及用途
刀法的種類很多,各地的名稱也有差異,但根據刀刃與墩面接觸的角度和刀的運動規律大致可分為直刀法、平刀法、斜刀法、花刀法四大類。
壹、直刀法
是指刀身與菜墩面垂直運動的壹類刀法,著刀方向始終自上而下。可分為跳刀、推刀、拉刀、推拉刀、鍘刀、鋸刀、滾刀等。
(壹)跳刀
跳刀的運刀方向是由上至下,切片之間的運刀方向是由右向左(左撇子可由左向右),由上至下。要求:雙手有節奏地配合,協調壹致,行刀穩健有力,垂直下刀,使刀刃成直線,不可偏裏或偏外,刀距壹致。適合於植物性脆性原料,速度較快。
(二)推切
推切的用力方法由上至下,運刀的著力點是由刀後端向刀前端推動。要求:雙手配合協調壹致,行刀要穩健有力,適合於體形較大的植物性原料、動物性原料,速度較慢。
(三)推拉切
是推刀和拉刀相結合的壹種刀法,適合於韌性動物性原料或動物性熟料。
二、平刀法
是指刀身與菜墩平行運動的壹類刀法,刀用力方向是左右平行運動,可分為上片、下片兩大類。
(壹)推刀片
是指刀身與菜墩呈平行狀態,用力方向由右向左,推切開原料。要求:原料放置平穩,持刀平穩,用力方向壹致。
(二)推拉片
是推刀片與拉刀片的結合。要求:推拉用力壹致,保持刀身與菜墩平行。適合於質地較堅韌的動植物原料。
三、斜刀法
是指刀身與菜墩有壹定夾角(角度大於或小於90°)的壹類刀法。可分為正手斜刀、反手斜刀兩大類。
(壹)正手斜刀
又稱“抹刀片(刀身與菜墩斜角小於90°)”。右手持刀,刀背向右方,刀刃向左下方,將原料切開。要求:原料碼放平整,持刀要穩,下刀部位要準。運刀方向壹致,刀刃要鋒利。適合於形體扁平的動物性原料。
(二)反手斜刀
又稱“坡刀片(刀身與菜墩斜角大於90°)”。右手持刀,刀背朝向操作者,略偏左,刀刃朝外略偏右。要求:右手持刀要穩,用刀方向力度壹致,左手保持刀距。適合質地較堅硬、形體較扁大的原料。
四、花刀法(剞刀法)
是指由以上三種刀法中任意兩種刀法或三種刀法結合在壹起,使用在同壹個原料上,使原料呈現出特殊的花菜紋路或形狀。根據原料及烹調要求,還包括削刀法、旋刀法、刮刀法、剔刀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