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家屯民間習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它象璀璨的明珠點綴人們的生活,增添了情趣和光彩。在傳統節日中,雖然存在壹些落後和迷信的東西,但其主要作用在於豐富、調節人民的生活,加強人民群眾之間相互聯系和交往,同時表達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以及對邪惡勢力的厭惡情緒。正是這種內涵美,使壹些傳統節日久傳不衰。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進步和發展,壹些與人民生活聯系淡薄的節日逐漸被淘汰,有的節日內容不斷更新,拋棄其落後迷信的份,發展其健康有益的內容,逐漸成為人民的生產勞動之余慶賀豐收,改善生活,遊樂嬉戲,追求光明的有益活動。 春節。俗稱新年、陰歷年,是我國漢族人民最隆盛的節日。殷商時,每年農歷十二月開始,周從農歷十壹月,秦和漢初則從農歷十月始。漢武帝太初元年采用太初歷,規定以孟春正月為歲首。爾後農歷新年延續兩千多年。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後,采用陽歷紀年,以陽歷元月壹日為歲首,將農歷正月初壹改稱春節,沿用至今。
民間將春節稱為過年,但過年並非專指正月初壹,而是包括年頭和年尾。壹進入臘月便有年味兒了。
臘月初八這天的早餐,民間要吃臘八粥。粥用小米、柿塊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稱柿疙瘩白湯。農婦均要在太陽未出前將粥做好,扳上南墻壹谷堆兒,口曰:臘八粥早些做,扳上南墻壹谷堆兒,小鴰不蹬俺家谷。吃臘八粥據文獻記載,林州是從宋朝開始的。原來的意思是人們用壹年的收獲祭祀祖先、祭祀眾神並慶祝豐收。後來,由於林州災害頻繁,逐漸演變為吃臘八粥,預祝來年粱谷豐登。目前民間尚有吃了臘八粥,來年好收田的俗語。
二十三,打發老竈爺上天。人們為了讓竈王向玉帝為民請命,好話多說,就在竈王牌位兩邊的對子上寫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為了防止竈王匯報假情況,就用芝麻糖當供果,粘住竈王的嘴。
二十四掃房子。民間傳說竈王為天帝督使,負責察看家人功過,凡是有過者,要在墻上劃道記號,到年終臘月二十三上天匯報,祿壹五更接天旨後帶天兵回民間按墻上記號進行懲罰。人們為了消除隱患,待打發竈王爺上天後的第二天,立即動手打掃房子,這就形成了二十四掃房子的習俗。
二十五磨豆腐。是日,人們將浸泡的黃豆磨碎,揉沫過籮去渣,煮沸點漿成塊,撈入篩子積壓而成。事後均將豆腐切小塊放入加鹽的清水裏保存,供春節期間食用。
二十六去割肉。是日,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鍋宰殺豬羊,割肉者,量家財而行,富者備至正月十五;貧者備至正月初五左右。
二十七蒸著吃。是貧家富家都要辦的壹件事,也是過年的特征之壹。每家都要根據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夠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數量。
二十八大貼刮。1949年以前,村裏大都請人寫對聯,有個別農家利用家花來表示自己的心願,除此之外,六上還要貼門神。門神像多為秦瓊、敬德、大刀關公、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貼對子講究窮簽(橫聯),富對子,即橫楣紙要小,對子紙要肥。1980年以後,村裏又興起了貼雙對聯,即除在門框上貼壹幅外,另在門垛墻上再貼壹幅巨聯。還有用菱形紙寫上壹鬥方子,上寫福字,下豎寫壹條出門見喜,或迎喜接福,或歡度春節之類,貼在門口或迎壁墻上。庭樹上貼有滿院春色,石磨上貼有白虎大吉,石碾上貼青龍大吉,車上貼日行千裏,牲口槽目貼六畜興旺,糧食屯上貼米麥滿倉,桌子上貼日進鬥金,衣櫃上貼衣服滿箱,床頭上貼身體平安。與此同時,各種神牌寫刷壹新,除廚房用綠色紙(意在免火災)寫外,其余均用紅紙寫成。裏裏外外壹派紅光吉祥。
二十九撒蠟走。是日晚上,以相鄰近的大村莊為首,組成數十人提燈籠、敲大鼓、拍大鐃、捧香卷,到各村寺廟神位前,點燃蠟燭,焚燒香箔,意在祭神驅邪送福音。村上的人們集中在聖地,等候著送福音的隊伍到來。壹村送,另村接,四野燈火輝煌。1950年後,此俗消失,改為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捏仁、出鍋。捏仁即捏扁食,出鍋即用油炸食品。這兩項是臘月三十這天最緊張而繁重的活兒。是日,從早開始,家中所有的女子壹起動手,盤餡的盤餡,和面的和面,待盤好餡和好面後,就圍在炕邊捏扁食。婆媳小姑邊捏邊逗,十分快樂。所包的扁食要足夠三十晚上和初壹早起食用。壹直忙到下午5點左右。扁食包好後,要先煮壹鍋,撈到小盤內,每個盤子兩個,由主婦在家燒香點紙禱告列祖列宗:有話您先知,有飯您先吃,保佑壹家平安,人旺財發。另由家中男人用條盤端著到墳上祭祖,每個墳頭放壹小盤,燃炮叩頭。這些事辦完後,開始油炸,凡是該過油的食物都要炸完,酥肉、丸子、刀頭(上供用的豬肋條),菜類食品統統下鍋炸,但頭壹鍋都要先拿壹點,填入竈膛裏,讓竈王初壹五更回來吃。當然,如果農歷臘月小,這壹天的活動就放在二十九了。
硬幣扁食。這是林縣民間盛行的習俗。在三十包扁食時,將數枚硬幣分別包入扁食裏,初壹早飯,誰吃到硬幣扁食誰在這壹年就有福,給全家老少帶來極大的樂趣。人們都爭先恐後地早起,尤其小孩為了吃住錢,破例地多吃扁食,樂得全家哈哈大笑。
攔門棍。三十晚上,人們習慣在大門裏門檻跟放壹根桃木棍,沒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進家。
熬年。又叫守歲。民間傳說三十夜晚,只要有恒心,壹定會等到老天爺的閨女打開南天門向人間賜福的時候,如果早睡就沒有福了。人們懷著美好的願望,每年臘月三十夜,全家壹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倫這樂。主婦也要擺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秉燭,上香5遍。是夜禁大聲喧嘩,以免驚動神靈;禁開箱櫃,以免跑財;禁照鏡子,拿木梳,以免見鬼;禁見刀剪,以免破家;禁掃地,以免金銀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汙穢神靈。三十晚上要丟剩飯,叫隔年飯。初壹早起也要丟剩飯,以兆吉慶有余。1980年以後,熬年增加了新的內容,很多有條件的人家聚集在電視機旁,觀看精彩的電視節目,將近子時,各家的青年右手掂著炮,左手拿著火,右腳跨門外,左腳踩門裏,眼觀電視屏,擺開搶點頭響炮的架式。電視屏上子時壹到,隨著悠揚的鐘聲,千家萬戶的鞭炮聲齊鳴,起火、煙花、兩響等各種彩炮將天空點綴得五光十色,眼花繚亂。
初壹磕頭。人們天不明吃罷扁食後,晚輩先給家中長輩磕頭,然後結夥去別家(壹般是本族)磕頭拜年。家裏除留壹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頭外,其余都到左鄰右舍,甚至三裏五村向親族新友拜年。若晚輩是小孩,或新婚媳婦,長輩要給幾個壓歲錢。
走親戚。走親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閨女攜婿走娘家,然後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況外,都要回拜。民間有初壹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節之說。
破五節。農歷正月初五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們認為,初五、十四、二十三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後的第壹個不吉日,非常忌諱走親串友,積壓自在家改善生活過節。是日寅時,家庭主婦還掏爐灰少許,送至當街十字路口,俗稱送窮灰。
從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這段時間,孩子們壹律不挨打挨罵,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開心,那怕有了過失,也不挨打挨罵,這是老輩人傳下的規矩。如打罵孩子,就會遭到眾人譴責。所以孩子們最盼望的是過年。 壹年之計在於春。人們把希望寄托在大好春光裏,希望人丁興旺,生活美好。
古時,立春這天,村裏有迎春、鞭春、咬春的習俗,民間俗稱打春兒。《重修林縣誌》載:立春前壹日,縣官率屬具威儀鼓樂,迎春於東郊,耕籍田,鞭土牛,具五辛盤,食春餅。頒送芒神、土牛畫像,曰迎春。遠近觀者如堵。民國後禮廢。民間於是日食薄餅、蘿蔔絲謂之咬春。春餅是用白面烙成的,吃時,要在裏頭卷上以涼拌菜為主體的絲狀菜肴(原來是絲狀的,或加工成絲狀的)。立春時把春餅和生菜等食物裝盤,便叫做春盤。因為咬春活動的盛興,因此贈送春盤,舊時也是立春的壹項重要節日活動,據傳唐代以前就已有了。《四民月令》載: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吃春餅、吃蘿蔔的咬春習俗,始源於兩千年前的五辛盤。所謂五辛盤,就是在盤中盛上五種帶有辛辣味兒的蔬菜(蔥、姜、蒜、韭菜、蘿蔔)。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叫上元節、燈節。是夜,張燈結彩,猜燈謎,觀焰火,吃元宵,賞月賦詩,相沿成習。隋、唐、宋以來,盛極壹時。《隋書·音樂誌》載: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裏,列為戲場,參加歌舞得常達萬人,自昏達旦,至晦面罷。過罷年以後的節日中,正月士五是特別熱鬧的節日。人們過年的余興未盡,又迎來了燈節。人們把正月十五當小年過,壹是吃扁食,二是點燈盞。這天晚上吃罷飯後,各家各戶開始點燈花。將預先用綿紙做成的直徑二三厘米的數十個甚至上在個燈蓊,盛在碗裏,倒入香油攪拌,用筷子夾出點燃,門礅上、石條上、平棚上、墻頭上、水道眼兒、廚房、門旮旯、院落四周、中間、門裏門外,到處都放著點燃的燈花,燈光如晝,清香撲鼻。地上燈花起舞,天上明月高照,群星閃爍,使人有壹種子如入仙境之感。1950年以後,隨著群眾文化水平的提高,民間開始耍燈籠,有轉燈、龍燈、花環燈、跑馬燈、沙燈、豐收燈,並且向神化偶像燈發展,奇巧百出,五彩繽紛。尤其是縣城,文化館組織的燈展更為精彩,觀燈的人群水泄不通。
十五這壹天的煙火也十份壯觀。煙火由民間各區以壹個大村為首籌辦,十五前開點老桿。老桿上的各種做事,都用煙火表現。屆時,遠遠近近男女老少,觀者如集。老桿壹點,兩個多小時才能完結,上元這天,民間的各種文藝活動出串演比賽,熱鬧非凡。 林州十年九旱,水貴如油,歷來對龍特別崇拜,村村建有龍王廟,祈求龍王降雨。民間有很多龍的傳說:龍於頭年的冬至蜇潭,來年的二月二擡頭升空,開始它行雲降雨的工作。春雨貴似油,人們希望龍多給下幾場。敬龍活動久傳不衰。
這天壹早,人們做的頭壹樁事就是龍擡頭。不管是集體的磨還是個人的磨,爭先恐後地到石磨跟燃紙,上香祭供,並用磨塞子將石磨支起來,讓龍擡頭,因為兩個磨眼之間有壹條刻鑿的龍,人們以磨為青龍。然後到池邊、井邊、河邊投石,告知龍王,今天是二月二,趕緊擡頭升天。晚上,大人挎籃子,裏面盛滿草木灰,先在墻跟撒壹縷,再到打麥場的專訪撒個很大的圓圈,象征風調雨順,糧堆如山。
二月二,喝龍茶,引的錢,往家爬。這是民間的壹種普遍信仰。
二月二龍擡頭,忤逆媳婦發了愁。這是林州民間廣為流傳的壹句俗語。傳說民間有壹農婦生了壹個獨生子叫李原,因生活所迫,李原經常外出,家中留下老母和其妻王小姐,每當李原外出回來後,其母都要向兒子哭訴媳婦不讓吃飽的事情。二月二這天,李原責問其妻王小姐,王小姐卻硬說婆母昧了良心說瞎話。為了取得丈夫的信任,她就端扁食餵狗充母食,中午將煮好的扁食,由李原在竈邊看著,王小姐親手送至。李原問其母是否吃飽了扁食,母說沒有吃。李原很生氣,王小姐卻罵婆母昧良心,鬧得李原黑白難分。此事龍王奪雲中看得很清,壹個響雷,將狗和王小姐劈死,扁食從狗肚裏溢出來,李原才恍然大悟。這個故事告誡忤逆媳婦要孝敬老人,不敬老人,天理不容。這天,民間很少有婆媳鬧氣的現象。 三月清明節這天,村裏民間流行祭祖的活動。它既有懷念先人,勉勵後代之意,也可借此大量植樹造林。這天在墳頭植樹,讓先祖功德蔭庇後代,也有百年樹人之意。
這壹天,人們壹早就要采柳枝,插至所有門上,孩子們還用柳條編成帽栲栳戴在頭上。此俗從晉文公重耳祭介子推故事演化而來。原為清明的前壹日,寒食節所做,後被並入清明節。除此之外,家家戶戶還要舉行祭祖活動,縣城以北由家中女人做點好湯,掂到墳上,倒在墳頭,上香點紙。縣南則禁止女人到墳上(如女人上墳,視其沒有後代),而先將白紙拿至六外剪成方塊,曰鬼單衣(不準在家剪,以示陰陽有別),然後由家長帶領男後生去上墳。先將塊狀紙單壓墳上(單壓為單衣,雙壓為棉衣,每個墳上壓的白代要象人形狀),然後上香點紙錢(木刻板印的錢),叩拜後點鞭炮,還要用新土將墳墓重新護壹遍。1950年以後,除上墳之俗沿習外,學校還組織學生到烈士陵墓、陵園憑吊先烈,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端午,即農歷五月初五日,林州民間稱五月單五。端初同義,五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民間傳說此節與紀念屈原有關,但此節並非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屈原懷石自沈汨羅江而死才有之,而在這之前就有了。林州民間自古以來就有五月五采艾淋浴和服用之習,這和西漢戴德《大戴禮》:五月五日,蓄蘭為淋浴,屈原的楚詞俗蘭湯兮芬華與此是相吻合的。這說明端午節的壹些活動,早在屈原投江以前已在民間進行。只是到了宋朝,朝廷追屈原為忠烈公,並把五月五日定為端午節,才曉喻全國紀念屈原。
林州民間,每逢此節有采艾之人俗。據說太陽出前的艾性涼,可以驅邪,太陽出後的艾性熱,容易招邪,故天不明就要上山采艾,甚者有赤肚采艾的。采回來的艾先拿壹束插在大門門首祈求驅災避邪,剩余的艾人們將它擰成長辮子掛於屋檐下曬幹,供日後作藥用。可煎熬淋浴舒筋壯骨,也可煎熬服用祛風,還是山裏人點燃熏殺蚊子的必備品。吃糖糕,改善生活是這天的生活習俗。
端午節,正當盛夏之初,蟲害將興,農忙季節將到。端五的風俗實與防病、治病、除蟲害和講衛生有關。采艾活動,就包含有直接同災害、疾病作鬥爭的性質。這是勞動人民長期實踐積累的豐富的經驗。這些習俗雖然有的被宗教利用以愚弄人民,但不應和勞動人民的樸素、良好的願望混為壹談。 農歷六月初六,古為天祝節。進入六月,天氣返潮,食物易於發酵。民間開始用大麥造曲,以作醋、醬酵母。婦女們還特別註意翻箱晾曬衣物,以除潮氣。六月初,正值谷子抽穗階段,人們盼雨心切,習慣聚集地頭觀看長勢,有六月六,看谷秀和大旱不過六月六之諺語。
六月正值酷暑天氣,許多習俗都與消夏抗暑,衛生保健有關。 林州民間認為七月七日夜是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時間。牛郎“河鼓二,俗稱牽牛星,織女即天孫。傳說二星羨慕人間生活,違背天規偷降人間配成姻眷並生下兩個孩子。天廷得知,收回織女,牛郎擔著兩個孩子追趕織女,快趕上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金簪劃了壹條河,把他們夫妻2人隔在兩岸。從此以後,夫妻兩地分居,隔河相望,深情脈脈,無由以達。喜鵲同情他們,約定每年七月七,飛到銀河上以身搭橋,讓這對恩愛夫妻見上壹面。每年的七月七易下蒙蒙細雨,人們說是牛郎織女相會時流的淚水。
這天夜裏,姑娘們都願向織女求教,請她到人間教自己做活兒。多是7個姑娘湊在壹起,對上7種禮品,做7個大扁食,內包7種用夾竹桃葉剪成的針、剪子、彈花錘、織布梭等7種工具,口唱:年年有個七月七,織女姐姐俺給妳送飯吃。教俺巧,做對花鞋送妳老。教俺拙,用個紅圪針紮妳腳。7個針,7根線,7個姑娘都教遍。打東墻,望西海,織女姐姐送巧來。唱完緊閉雙目,背過身去籃子裏摸壹個大扁食,誰吃的裏面有那種針線工具,誰就是這樣活兒未來的能手。在遊戲中,她們得到了愉快,增強了信心。它和乞巧的習俗融合在壹起,顯示出林州婦女勤奮好學、熱愛勞動、向往美好生活的樂觀精神。1950年後,此俗消亡,變為婦女們抱著小孩,圍坐在庭院中觀看銀河講論天機。女知識分子有的誦起少遊的詞: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河迢迢暗渡,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仍顧雀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寄托情思。
從牛女神話演變而來的廣大婦女乞巧習俗,表達了她們對織女不幸遭遇的同情,曲折地反映出舊社會婦女對封建禮教的抗爭,此風久傳不衰。 農歷七月十五,林州民間說是牲口節。是日,有牲口的人家要做羊羔饃上供。此饃用白面做成羊羔形蒸熟,中午上供後食用,還要放鞭炮,慶賀六畜興旺。這天停止使用牲口,並於晚上做壹鍋炒米湯給牲口喝。所謂打壹千,罵壹萬,七月十五吃頓炒米即指此。
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小時,在財主家放牛,每天不叫吃飽。有年七月十四夜他和夥伴在山上殺了1頭牛吃。為了應付財主,他把牛尾巴插進山縫,謊說牛鉆山縫了。次日財主來山上壹薅牛尾巴,真的哞哞地叫了幾聲。從此以後,每年七月十五,便成了牲口的生日。這天東姚、任村等鄉還相繼興起了點花山和對鞭活動。
每年七月初,牛倌們便要在山坡上用亂石壘成石窯,內裝稭草,排成壹溜。婦女們在家裏要用白面做棗花糕,到七月十五上供。男青年用麻、桑皮、碎布條擰成鞭子,準備和外村對鞭。
七月十五的晚飯後,明月剛剛升起,牛倌們即登上山頭點燃裝好的稭草,和方八鄰近村莊比誰的火苗高,燃的時間長。這時,方圓數十裏的各個山頭火花相映,形成花山。
山下的打糧場上,浩大的對鞭隊伍(每人取壹把做好的鞭子)眾人喊:壹--二,××家(村),對對鞭!叭!叭!鞭聲頓起。對方村莊聽到呼喊自己村時,也要回喊對鞭,依此類推,村村相對。
七月十五夜,明月當空,花山輝映,鞭聲清脆,人山人海,熱鬧異常。
七月為壹年秋季節令之始,秋收在望。上述習俗反映了這個特征,秋耕時是牲口最勞累的時期,讓牲品過節,實際上是人們事先把它調養好以準備秋耕;點花山預祝秋季豐收;對鞭是練習鞭技,準備秋耕鞭牛。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此節兩漢時已具雛形,其時在立秋日。至唐代,已出現登臺觀月、泛舟賞月、飲酒對月等活動。《開元遺事》載:中秋夕,上與貴妃臨太液池望月。北宋太宗年間,始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明劉侗等所著《帝京景物略》載: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於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
是夜,明月懸空,清輝灑地,秋高氣爽,是壹年中月亮最亮的夜晚。舊時林州民間這壹夜,家家戶戶舉行拜月、賞月活動。拜月時將事先準備好的大個兒蘋果和圓月餅4個擺列到院中的供案上,面對明月上拜。舉家老小圍坐院中,觀賞角盤似的明月,大人們從圓月中產生壹種穩定、和諧、圓滿、團聚的感覺。小孩兒邊吃月餅邊哼小曲:明奶奶,上鍋臺,請小姐,喝茶來……老人們向兒孫講說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免搗藥等神話故事。
中秋節是林州民間的壹個重要的傳統節日,至今有興無衰。這個節日因建立在人們對自然美--月的審美心理基礎上,超越了時代和地域,增加了無窮的活力。 距今27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我國人民已經測出了冬至。古人對冬至的解釋為: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古代我國對冬至節很重視,《漢書》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壹天比壹天要長,陽氣升,是個吉日,因此值得恭賀壹番。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林州民間是日家家戶戶吃扁食,有吃扁食能防凍耳朵之說。
冬至節後,嚴冬來臨,舊時窮苦勞動人民時光更難熬了,壹般殷實之家也很重視這個節令。冬至後農民非常重視看雪。壹九雪,九九皆有雪。從農事講,越冬作物極需冬雪保持地溫、墑情。此時地裏能大凍,二麥斂藏必固。如缺雪必致來歲多蟲害。天氣過暖。果木開花,就難望豐收。雪大就可以凍殺害蟲,來年農業豐收有望。這是林州勞動人民千百年來的經驗。